摘要:2025年5月,中国汽车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完成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汽车安全技术正式迈入“主动防护时代”。新规要求所有M1(乘用车)和N1(轻型货车)类车型必须装备AEBS系统,新
2025年5月,中国汽车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完成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汽车安全技术正式迈入“主动防护时代”。新规要求所有M1(乘用车)和N1(轻型货车)类车型必须装备AEBS系统,新增对行人、自行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考核,并引入仿真测试技术。交通运输部同步要求营运客车、载货汽车等全面装配AEBS系统。
这一政策转变,不仅将重塑中国汽车安全标准,更将引爆一个千亿级市场。回溯历史,每一次技术国标的强制实施都催生了资本市场的大牛股:2019年ETC政策造就万集科技10倍神话,2022年电子雷管让保利联合11天9板……如今,AEBS的强制安装浪潮下,谁将成为2025年的投资主角?
政策解读:从“高端选配”到“全民标配”的生死线
新国标的突破性在于三点:
覆盖全品类:从乘用车扩展到轻型货车,填补了货车安全系统的空白;
技术升维:要求识别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等复杂目标,倒逼车企采用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等高阶传感器;
成本重构:8万元以下车型装配率将从不足3%提升至100%,撬动250亿增量市场。
据测算,2025年中国乘用车AEBS渗透率仅为56.5%,新能源车稍高至62.9%,但低价车型市场仍是一片蓝海。随着政策落地,未来三年相关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
产业链掘金:三大核心赛道龙头浮出水面
AEBS系统由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构成,各环节龙头已蓄势待发:
1. 感知层:传感器“军备竞赛”开启
豪恩汽电: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龙头,其毫米波雷达模块占AEBS成本30%,2024年相关收入超14亿元;
万集科技:车载激光雷达已进入车企供应链,技术路线适配新规高精度要求;
联创电子:车载镜头市占率领先,受益于多摄像头融合方案普及。
2. 决策层:算法与芯片定生死
德赛西威: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龙头,AEBS算法通过ENCAP五星认证,配套主流新能源车型;
经纬恒润:控制策略适配多场景,商用车市占率35%,正向乘用车领域扩张。
3. 执行层:制动系统国产替代加速
亚太股份:线控制动系统(IBS)供应商,已为比亚迪、吉利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万安科技:完成AEBS+电子制动系统(EBS)整合,订单量预计增长200%;
锐明技术:后装AEBS产品已在国内公交、出租车行业落地,技术验证成熟。
历史重现?这些标的具备10倍基因
对比ETC、TPMS等政策红利期牛股特征,当前AEBS产业链企业呈现相似爆发潜力:
高弹性空间:8万以下车型渗透率不足3%,政策驱动下需求暴增30倍;
技术壁垒高:感知算法、融合制动等环节头部企业市占率超50%;
业绩确定性:2026年核心部件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头部厂商毛利超40%。
重点关注:豪恩汽电(感知层龙头)、亚太股份(执行层全栈方案)、德赛西威(智能化平台型公司)。
结语:安全革命背后的投资逻辑
AEBS强制安装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重分配。从“被动合规”到“主动迭代”,从“成本中心”到“利润引擎”,这场变革将孕育出新一代的产业巨头。正如十年前ABS国标催生了博世、大陆等国际巨头,今天的AEBS赛道,正为中国企业打开全球汽车安全市场的入场券。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当政策红利与技术红利叠加,2025年的资本市场,或将书写新的造富神话。
来源:MoYo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