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博物馆2025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22:13 2

摘要:2025年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宋韵风华 石语岁时——泸州宋代石刻艺术特展”开幕式在阿坝州博物馆举行。仪式由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艳主持。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文军致欢迎辞,泸县博物馆副馆长徐朝纲代表泸州地区博物馆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2025年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宋韵风华 石语岁时——泸州宋代石刻艺术特展”开幕式在阿坝州博物馆举行。仪式由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艳主持。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文军致欢迎辞,泸县博物馆副馆长徐朝纲代表泸州地区博物馆交流致辞,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阿坝州文物局局长赵寿春宣布展览正式开幕。开幕式现场,文广旅系统的干部职工和马尔康地区的各族群众共同见证了展览的胜利启幕。

引言:凿刻时光 高原回响

为加强民族地区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和密切联系,阿坝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与泸州地区的三家博物馆商议决定在阿坝州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

当雪域高原的晨雾轻抚过石刻的千年纹路,当梭磨河的流水应和着宋词的平仄韵律,一场关于文明的诗意交响在阿坝奏响。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宋韵风华 石语岁时”特展以石为舟,载着长江之滨的宋人风雅,溯流而上至川西秘境。这场展览不仅是默言石刻与高原长歌的时空对话,更是对国际博物馆日年度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的深刻回应。面对技术革新、文化多元与社会变革的浪潮,我们以文物为媒,以行动为笔,坚守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在守护文明基因中锚定历史坐标,在赋能社会教育中传递人文温度,在创新文化表达中激活时代共鸣。

展览过程:从长江之滨到雪域高原的文化交流

(一)跨越千里的文明接力

石不语,自有春秋;人有志,可越山河。历时4个月筹备,38件精选展品从泸州三家博物馆的库房启程,穿越崇山峻岭,沿茶马古道历史路线跋涉600公里抵达阿坝。为守护文物安全,文物运输团队利用专业技术让每件石刻完成一场现代版的文化迁徙。每一件石刻的迁徙,都仿佛一场跨越千里的“文明摆渡”:南宋匠人的凿刻声、茶马古道的驼铃声在此刻共振。

(二)展陈布展:宋人生活美学的解码

展览以宋人一天的生活为叙事主线,用八个篇章展现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建筑美学、服饰文化与饮食风尚,还原宋代“雅俗共融”的生活图景,构建从“神界”到“人间”、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生活”的时空隧道,呈现宋代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与对彼岸世界的想象

展览亮点:石纹镌刻宋人风骨,多元

共绘文明图景

(一)凝固的《东京梦华录》:南宋生活的立体叙事

本次展出的近40件展品中,以“妇女启门”石刻为核心,辅以武士、四神、拈香挂画等场景,再现了宋代富庶泸州人的雅致生活。浮雕中仕男拈香、瑞兽衔花的灵动线条,不仅是雕刻技艺的巅峰,更是一部宋代社会史的立体档案——从礼乐规制到市井烟火,从“把酒祝东风”的诗意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皆藏于方寸石纹之间。

(二)重磅文物支撑:38件展品即有33件珍贵文物

本次特展文物规格创泸州外展新高,展品总数38件/套,既有33件/套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套,二级、三级文物29件/套,部分文物为首次向社会展出。

结语:石语岁时,共赴合和之约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泸州宋代石刻的南风北渐,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迁徙,更是一次文明的共生。当我们驻足于“妇女启门”石刻前,门内是南宋士族的雅集清赏,门外是雪域高原的经幡飞扬——历史与未来在此刻完成了超时空对话。

通过参观,观众将发现宋代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强的特点,这使得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保留和发展。同时,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通过展览,我们将继承和弘扬祖先传承下的合和思想,促进各民族间加深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国际博物馆日,阿坝州博物馆以行动回应时代命题:守护文明星火,传承优秀文化。以行动证明: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

来源:阿坝州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