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深茶从业者的心声,当下茶友该如何买茶,掌柜该如何卖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22:53 2

摘要:茶叶打折,只是把原本的高利润给折下来,并没有动到成本的部分,也就是说,打折并没有影响到品质。

《1》

不懂行的人总以为,茶行业原本就利润值非常之高。

茶叶打折,只是把原本的高利润给折下来,并没有动到成本的部分,也就是说,打折并没有影响到品质。

所以,打折会令人精神振奋,一看到便宜又“高端”的茶,比如太姥山炭烘荒野银针一斤只卖399元,就抢疯了。

把压箱底的预算都拿出来,去收这一箱一箱打折的“宝贝”。

殊不知收到的尽是烂茶——没有优秀的产区,没有良好的工艺,也不是炭烘,甚至没有良好的仓储条件.....

但,于没有喝过真正的优质的太姥山荒野银针的茶友来说,可能,这种烂茶,就是他认知的上限。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他会被这种烂茶的香气,滋味,汤感,耐泡程度所误导,认为这种风格才是顶级白茶的代表。

并且,还会被这烂茶的价格给影响,认为优秀的好茶就是这个价位。

欧买糕。。。。。。(此处省略五百字)

《2》

当然有人会出来怼村姑陈,称,也不可能所有打折的,都是烂茶吧,你也太武断了。

确实,从理论上来讲,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所有打折的茶都品质不佳的。

就像不可能世界上只有老S这一位优秀的制茶师一样。

自然规律是不会这样造人的,造物主的剧本也不可能这样安排。

但事实的真相就是,列位看官在直播间看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打折的茶,都是品质并非上佳的那一些。

好的茶成本摆在那里,制茶师的工资摆在那里,采茶工的工钱摆在那里,有机茶园的羊粪费用摆在那里,挑茶工的工钱省不下来....

当下什么最贵?

人。

但凡一款产品,涉及到各项人工的,成本肯定降不下来。

现在的酒店基本都配备了送货机器人,往每间客房送东送西,为的就是成约成本。

一台机器能用两三年,能省下请四五个员工的钱。

如果拿老S的产品,跟“399的太姥山荒野银针”相比,那在价格上肯定是没有优势的。

毕竟,人家只是名字叫做“太姥山荒野银针”,实际上来路不明,产区不明,是不是福鼎的还不知道。

但老S是货真价实的太姥山荒野茶青,货真价实的日光萎凋,货真价实的炭烘——他直到今天还在炭烘今年的白茶,这份认真敬业,谁能相比?

他的技术与实力,分摊到一斤一斤的茶里,难道2块钱就可以买到么。

普通人都不是慈善家,谁愿意自己辛苦做出来的茶卖个连成本都不够的价钱?

还要养活一家老小呢。

能拿出来便宜卖的,肯定不是认真做出来的那一款,也肯定不是优秀的茶青。

精心养育出来的亲生女儿,谁不想嫁个好人家,让她一生衣食无忧。

只有捡回来的养女,平时当女佣使用的,才会随便为了几两聘礼,就嫁给青蛙。

《3》

在许多许多许多许多的掌柜眼中,便宜卖,是打开销量的最佳武器。

遇到销售停滞的时候,唯一的招术,就是降价。

这种凭本能销售的销售方式,这种一卖不动就降价的老土招术,只能说明,这位掌柜,并不懂得销售。

还记得从前,那时节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销售的理念与技巧的。

然而这十多年来,自从直播兴起,自从“直播间便宜卖”成为风潮,从前那些经典的销售案例全不见了,所有获取销量的方式,只有一个简单粗暴的,降价。

直播带动了降价,而产品质量最终毁于降价。

所有压缩了的利润,最终一定会体现到成本里,这是商业的必然,这是企业活下去的必然。

有消费者会不理解,说为什么茶叶要卖到那么贵?

这里面其实有两个思路,换言之就是,世界上的茶分为两种,一种是便宜的,一种是贵的。

简单来说,便宜的茶就是粗种,粗采,粗加工,粗放,粗卖的。因为没有几毛钱成本,自然价格便宜。

这一类茶的代表,是从前超市里一盒20块钱的茶包——里面净是碎茶末,但也能喝,也会有人觉得好喝。

认为茶叶只是片树叶、不应该卖这么贵的茶友,喝这种茶就好了,又便宜又大碗,物有所值。

厂家开起机器来,一天能生产几十万盒,成本低,卖得快,皆大欢喜。

而另外一种茶,也就是贵的那一类,是精工细制出来的。

这种茶的定位,就是高端路线,就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也不是卖给普通人喝的。

普通人嫌它贵很正常,不买就是了。

就像国宴用酒,跟7块钱一瓶的高梁酒,不是一个档次。

也不见喝烧刀子的人,去置疑高端酒为什么卖这么贵吧。

但坏就坏在,普通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普通人,普通人就喜欢去向往贵的茶,想沾指它,却又嫌它贵,SO,diss它的价格成为日常的娱乐活动之一。

这就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了。

国民女神林徽因,出身高,又美又有才华,她不嫁给普通人,难道不是正常的逻辑么?

你不娶她,自然有配得上的人去娶她。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阶层里,认清自己的位置,才是正理。

非得去肖想一些自己够不着的东西,又因为够不着而嫌它高贵,这种愤世嫉俗的心态,害人害己。

趁早弃之。

《4》

很多年前,村姑陈专门去福大的MBA班蹭过一节课,讲市场营销的,那一章,教的是如何树立竞争壁垒。

老师的原话是,要想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就一定要,做出一些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

这样,才能实现差异化营销,拥有独特的销售主张。

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产品有画像,在消费者脑中有具象,当消费者谈论起你的产品的时候,第一反映是你的产品的最大卖点。

比如我们想到星巴巴的时候,脑中浮现的是什么?比如我们想到驴牌的时候,脑中又浮现的是什么?比如我们想要给皮肤补水的时候,想到的哪个品牌?

那些频繁打折的掌柜们,请你们细细想一想,你的产品,有标签么,有画像么,有清晰的定位么?

你说你是太姥山白茶,那么请问,全互联网上搜索太姥山白茶,能搜出来多少个品牌,而你,如何在这些品牌中,脱颖而出被消费者牢记?

你说你是荒野银针,那么请问,荒野银针在网上有多少款?你与其它款,有什么区别?

在生产一款产品之前,有没有事先想过,这款产品,它可以让消费者产生什么样的记忆点。

如果没有独特的记忆点,那消费者凭什么在浩如烟海的产品中,去选择你的产品呢,难道就因为你比别人便宜?

有钱人,差的不是钱,差的是花钱的理由。

这世上永远不缺愿意为高品质产品买单的人,缺的,是高品质的商品,缺的,是持续生产高品质商品的茶厂。

所以,请动不动就想便宜卖,就想打折,就以为自己只是粗制滥造没成本的那些茶掌柜们,垫高了枕头想一想,自己的产品,有什么独特的个性能让消费者买单的。

你的茶是适合送礼,还是适合收藏,抑或是适合做口粮茶,或者适合跟同行去斗茶?

盲目做出一些毫无个性的茶叶,一看卖不动就赶紧降价打折,这种掌柜完全不适合做商业,并且,还会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5》

愿意花钱买优质的茶叶的消费者,其实很多,很多,很多。

只是大部分茶掌柜还没有接触到这一个消费群体罢了。

穷人思维,是做不好品牌的。

不要以为20块钱一盒茶,花一个月的时间卖出去700份,就是赚大了。

蚂蚁搬家,什么时候才能筑就长城?

如果你碰到一个愿意买高端茶的客户,一单就足抵700份的金额,岂不是更省心省时省力。

关键还是茶要好。

茶好,再贵都有粉丝,茶不好,再便宜都会面临高退货率。

种植方式好,产区好,工艺好,仓储好。

真材实料的炭烘,真材实料的做有机,不要抱着量入为出的观念去做茶。

便宜茶,好卖。但很快就会被更便宜的茶取代。

这世上,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

【后记】

这一篇,写的时候浮想连翩,所以,没有结构,也没有章法。

写得比较乱。

但重阅数遍,仍旧被其中的真挚情感打动,遂,放弃修改。工整固然重要,但真实的感情,更加地难能可贵。

当下的世界,真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冒出来的,其形迹,宛如那特殊的十年。

有一位茶友,姑且仍称其为茶友。

故意从茶叶当中精心挑选了一把叶片,来找我们理论,称,为何这款白牡丹全是叶子。

买过小陈茶事家白牡丹的茶友千千万,谁不知道我们家的寿眉在别人家都是白牡丹的级别,我们家的白牡丹更是芽头奇大,叶片细窄,何来全是叶片一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莫须有。

我细细看了他拍的图片,图片中,除了他手上摆拍的那一把叶子之外,底下箱子里的茶,芽头极多极大白毫极密实,以六七年的老牡丹的状态来看,真真是一款品相极佳的老白茶了。

就这样的品相,还被人诟病为全是叶子。

果真,人性是经不起拷问的。

这两年,光怪陆离,各路英杰们轮番登场,上演着后口罩时代经济下行的一幕幕闹剧。

不得不说,还真有点大师小说里那特殊的十年的调调。

每个人都检举自己的亲人以求立功,每个人都想把同事搞下去自己上位。

这位来恶心我们家白牡丹的茶友,想必也经历过那十年吧,否则,怎么感觉手段与嘴脸,与小说里描写的一模一样呢。

佛曰,打诳语者,必下阿鼻地狱。

好孩子上天堂,坏大爷走四方。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