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音单元(6-12寸)=“大鼓”,负责20-200Hz低频(如鼓点、爆炸声);
用“乐器组”类比扬声器分工:
- 低音单元(6-12寸)=“大鼓”,负责20-200Hz低频(如鼓点、爆炸声);
- 中音单元(4-6寸)=“吉他/人声”,负责200-2000Hz中频(最影响人声清晰度);
- 高音单元(1-3寸)=“长笛/小提琴”,负责2000Hz以上高频(如弦乐泛音、三角铁敲击声)。
破除“低音炮越大越好”误区:低频下潜深度取决于喇叭振幅(振动幅度)和箱体设计,小尺寸低音炮(如8寸)在小房间可能比大尺寸更可控。
实操技巧:
1. 如何通过试听判断喇叭好坏?
- 低频测试:播放《鼓诗》,听鼓点是否“弹而不闷”(好低音:敲完后鼓皮振动余韵清晰,差低音:声音浑浊像“闷在箱子里”);
- 中频测试:播放蔡琴《渡口》,听人声是否“松弛自然”(好中音:喉音细节清晰,差中音:人声发虚或刺耳);
- 高频测试:播放《月光奏鸣曲》,听钢琴高音是否“通透不刺”(好高音:泛音细腻,差高音:像“金属刮擦声”)。
2. 书架箱 vs 落地箱:小房间选哪个?
- 书架箱:适合10-20㎡房间,低频够用(需配脚架提升结像),不占空间;
- 落地箱:适合20㎡以上空间,低频下潜更深,但离墙需30cm以上避免驻波。
问答环节:
✅ 问:金属高音和丝膜高音怎么选?
答:金属高音(如铝带/钛膜)解析力强,适合古典、电子乐,高频明亮但可能刺耳;丝膜高音(如丝绸/羊毛)听感柔和,适合人声、流行乐,长时间听不累。
✅ 问:全频喇叭为什么便宜?适合什么场景?
答:全频喇叭用一个单元覆盖全频段,省去分频器成本,但高频延伸和低频下潜不足。适合桌面音箱、背景音乐系统(如厨房/卫生间),对音质要求不高的场景。
✅ 问:低音炮放在墙角为什么更响?
答:墙角是“低频驻波聚集区”,低音炮摆放时需避开房间三个边长的1/3处(如房间长6米,别放2米或4米位置),可用“爬行法”找最佳摆位:人坐在听音位,让人帮忙移动低音炮到房间各处,听到低频最干净的位置就是最佳点。
来源:HIFI音乐试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