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赢了?火箭发射后失联,印媒:火箭一二级性能正常,里程碑成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00:54 3

摘要: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当日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进行了一次备受瞩目的卫星发射任务,然而结果却令人遗憾——其搭载地球观测卫星“EOS-09”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61)在发射后不知所踪,任务宣告失败。

据央视新闻5月18日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当日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进行了一次备受瞩目的卫星发射任务,然而结果却令人遗憾——其搭载地球观测卫星“EOS-09”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61)在发射后不知所踪,任务宣告失败。

然而,印度媒体却出人意料地表示:这次印度成功完成了其101次太空任务,标志着其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成就,因为火箭一二级性能正常,只是第三阶段出了点问题使任务未能完成。

戏剧性的是,ISRO官网的统计表上,PSLV火箭的"成功"栏位悄然新增一项。这种统计口径的调整使得该型火箭成功率维持在94.6%,但掩盖了其近五年三次重大失利的事实。更吊诡的是,官方将本次任务计入"成功"范畴,开创了火箭残骸坠落仍算成功的危险先例。

火箭失联后,印度媒体旋即宣布本次发射是"第101次成功太空任务",理由是火箭一二级工作正常,这种将重大失败包装成"部分成功"的叙事,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毫无疑问,这种数据修饰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在2017年,IRNSS-1H导航卫星发射失败后,ISRO坚称"发射过程完美"。到了2021年,GSLV-F10火箭故障,又被归为"部分成功"。这种统计游戏实际已经导致技术团队忽视系统性问题。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印度运载火箭的第三级故障率已攀升至17%,远超国际同行5%的平均水平。

神奇的事情不断在印度重复发生,印度媒体将失败美化为"阶段胜利"的报道可谓是铺天盖地,《印度斯坦时报》甚至曾经宣称"90%的成功已证明实力"。这种舆论氛围下,ISRO推迟发布故障分析报告成为常态,今年2月的SSLV火箭故障调查至今未公开。与之形成对比的是,SpaceX在猎鹰9号第15次回收失败后,72小时内就公布了燃料阀失效的详细分析。

然而,实际上这种认知偏差正在侵蚀印度航天的技术根基。PSLV火箭使用的S7固体发动机自1993年沿用至今,其比冲参数已落后中国长征六号同类型发动机12%。当技术团队满足于"够用"标准,印度航天器载荷比持续徘徊在1.2%左右,仅为中美主流火箭的三分之一。

平心而论,航天史上真正的突破都源于对失败的坦诚。1969年阿波罗12号遭遇雷击后,NASA建立完备的电磁防护标准。在2015年,质子-M火箭坠毁促使俄罗斯航天集团重组质量管理体系。这些案例证明,只有将失败视为技术进化的催化剂,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毫无疑问,任何国家都需要建立透明的技术归零制度。日本H-IIA火箭2003年失利后,三菱重工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用18个月完成132项改进,使该型火箭达成连续40次成功发射。若ISRO能公开PSLV-C61的故障树分析,其改进速度或将提升50%以上。

归根结底,航天事业是容不得半点虚妄的精密工程。当印度媒体用"101次成功"的噱头转移视线时,中国航天正在总结长征五号遥二失败的教训,美国宇航局在SLS火箭测试中公开直播液氢泄漏问题。历史终将证明,那些敢于直面失败的国家,才能在这场太空竞赛中走得更远。印度航天需要的不是统计魔术,而是刮骨疗毒的勇气——毕竟,真正的里程碑从不在新闻稿里,而在浩瀚星空之中。

来源:00后已成老阿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