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大唐女子,人们或许会想到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如若要到图像世界里寻找,便首推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簪花仕女图》,它被誉为唐代仕女画巅峰之作。
《簪花仕女图》(局部) 资料照片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②】
说起大唐女子,人们或许会想到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如若要到图像世界里寻找,便首推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簪花仕女图》,它被誉为唐代仕女画巅峰之作。
那是大唐长安的一个春夏之交,牡丹和辛夷花盛放的季节,几位贵族女性精心装扮一番后,便带着宠物和侍女出游了:她们梳高髻,画短眉,着宽幅大袖,在庭院中漫步、拈花、拍蝶、戏犬、赏鹤、沉思。簪花是这幅画有别于其他仕女画的一大特点,画中6位女子分别簪牡丹、海棠、荷花等鲜花,这正是唐代的一种“时髦”。《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仕女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
唐代仕女画多反映贵族女性优雅闲适的生活,以张萱、周昉为代表的画家开始描绘她们的宫廷生活,形成了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创作的第一个高峰。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指着画卷中心的一位贵妇介绍,画家以“高古游丝描”和“铁线描”来描绘薄纱的轻盈、长裙的华丽,以“琴弦描”隐约勾勒仕女的婀娜身段,使人物兼具柔美之韵味和灵动之态势。“《簪花仕女图》以精湛的绘画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着中国古代仕女画的最高水平,其现实主义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唐末乃至以后各朝代的仕女画坛和佛教艺术。”
《簪花仕女图》还在不经意间反映了丝绸之路的辉煌!画中一只黑白相间、活泼可爱的小狗,正是丝绸之路带来的“异方宝货”——西域“拂菻狗”。它的故乡是遥远的拜占庭帝国,唐代称为“大秦”或“拂菻”。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宋代以前的画作存世少之又少。据了解,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画作只有3张,而宋代画作有30张。因此,有人说“唐代绘画真迹件件是国宝”,一点也不为过。《簪花仕女图》是世界上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文物价值弥足珍贵。
“指事绘形,可验时代”。画家用精妙的艺术摹写,打开了一扇穿越大唐的窗,让我们得以从绘画的角度,去感受大唐气象。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