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

导读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的发展路径,不断汇聚合力、拓展格局,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5年5月12日,威信县第一中学的学生在花房子会议会址参加红色研学活动。活用“大资源”,优化“大思政课”育人载体。要坚持系统观念,优化社会资源向思政课教学资源的转化路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的说服力,着力构建资源共享、技术赋能、多元协同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纽带,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深度联动资源平台,推动育人资源精准对接和优势互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同心圆式“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强化价值引领作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通过案例教学、情景体验等方式,以小切口揭示大主题、小故事展现大情怀,让学生亲眼见证、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进而自觉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和有力践行者。创新数字化育人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依托网络平台的共享性,建设集思政课教学案例库、素材资料库、示范课程库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建立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教学创新中心资源开发系统等信息化教学系统,在课程中融入直播、VR等新媒体技术,打造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云上大思政课”平台,鼓励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创作微电影、短视频、动漫等,让思政课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1月1日,哈工大学生在抚远开展“大思政课”。巧用“大师资”,强化“大思政课”育人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要完善选、育、用、评全链条管理模式,着力打造整体结构优、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建强育人队伍,形成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师资库。严格思政教师准入标准,选优配齐思政课专职教师。广泛吸纳社会优质人力资源,注重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等主体的协同作用,聘请知名专家、杰出校友、银龄教师、各行业先进代表等担任兼职教师。提升育人能力,培养“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通过理论研修、教学观摩、实践锻炼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突出育人实效导向,引导教师既深耕理论又扎根实践,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发挥育人优势,成为推动思政课数智化建设的“筑梦人”。鼓励教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打造精准育人新范式、教学资源新平台、虚实融合新场域。通过学科交叉研究解决“大思政课”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使教师成为思政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2025年3月31日,“热的血——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文物史料专题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善用“大课堂”,深化“大思政课”育人实效。“大课堂”是“大思政课”育人的重要平台,实现了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深度融合、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有机结合、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拓展育人链条,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内在规律,按照有效衔接、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要求,推动思政教育“小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的无缝衔接,确保学生思想成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拓展育人空间,构建三重课堂育人格局。巩固“第一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校内实践“第二课堂”功能、丰富校外实践“第三课堂”资源。重点开发学校校史馆、博物馆、奥运场馆等文化场馆的育人功能,系统整合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组织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拓展育人路径,打造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品牌。以国家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为契机,创新“行走的思政课”等育人方式,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让学生精神上受感动、思想上有触动、落实上见行动,真正成长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来源:前线理论圈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