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每一所肩负育人使命的学校都迎来了蜕变的契机。在这波澜壮阔的教育图景中,平原县第二中学正如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苗,以传承教育家精神的坚定信念,在鲁西北这片教育沃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进篇章。
当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每一所肩负育人使命的学校都迎来了蜕变的契机。在这波澜壮阔的教育图景中,平原县第二中学正如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苗,以传承教育家精神的坚定信念,在鲁西北这片教育沃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进篇章。
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县域农村中学的发展困境尤为突出。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平原县第二中学长期面临着学生基础薄弱、家庭教育缺位、师资结构老化等多重发展困境。
从生源结构来看,我校85%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其中30%为留守儿童,家长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差、自主学习能力弱。在师资队伍方面,全校教师平均年龄47岁,50岁以上教师占比达43%,教师群体普遍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传统“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低下。
面对这些现实挑战,我校立足校情,大胆探索,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实施“三段五环”教学模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 平原县第二中学校委
三段设计:构建完整学习链条
1. 课前准备阶段
● 精准目标设定:教研组通过学情分析会,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例如,数学学科针对基础薄弱学生设定“掌握基础运算规则”的保底目标,对学有余力学生设置“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拓展目标。
● 前置学习任务:教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推送预习微课、导学案等资源,引导学生完成预习任务。例如,语文教师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布置课文朗读、生字词预习等任务,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2. 课中实施阶段
●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播放视频等方式导入新课。例如,物理教师在讲解“摩擦力”时,播放汽车刹车、人行走打滑等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组建学习小组,每组4-6人,明确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分工。在化学实验课上,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巩固阶段
● 分层作业设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布置基础题、提升题和拓展题三类作业。例如,英语学科基础题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和短语,提升题设计情景对话练习,拓展题则布置英文短文写作任务。
● 个性化辅导反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教师针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辅导,通过“错题本”追踪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环联动: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1. 目标引领(标):每节课开始,教师通过PPT、板书等形式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例如,历史课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时,明确“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2. 自主学习(学):学生根据导学案和预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圈画重点、标注疑问。在地理课上,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地图,自主完成“中国地形分布”的相关知识梳理。
3. 展示交流(展):各小组通过板演、讲解、辩论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补充。在政治课的“网络利弊”辩论环节,学生们各抒己见,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 教师点拨(点):教师针对学生展示中的共性问题和知识难点进行精准点拨,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数学课讲解函数图像时,教师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函数变化规律。
5. 巩固训练(练):通过课堂练习、达标检测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生物课上,教师设计“遗传规律”的变式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活力
1. 科学组建小组: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优势互补。
2. 建立评价机制:采用“个人+小组”双轨评价体系,每周评选“学习之星”和“优秀小组”,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在班级文化墙设置“小组积分排行榜”,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 小组检查
思维导图运用:提升学习效率
1. 学科融合应用:在语文、历史等文科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历史事件脉络;在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例如,英语教师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归纳语法知识点,使复杂的语法规则一目了然。
2. 培养思维能力: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构思,有效提高了写作效率和质量。
◎ 思维导图运用
分层走班教学:满足个性需求
1. 动态分层管理:根据学生学科成绩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例如,每学期末根据学生成绩进行班级调整,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学习。
2. 差异化教学策略:基础班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提高班侧重知识的拓展应用,拓展班则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基础班加强词汇和语法训练,拓展班开展英语演讲、辩论等活动。
●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我校中考有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在2024年全县教学质量评估中,我校综合排名上升了3个位次。
● 教师专业成长加速
通过参与改革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全校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累计开发校本课程12门,在县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40余人次,形成了“老带新、共成长”的良好氛围。
● 家校共育初见成效
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访活动等方式,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家长对学校改革的满意度从65%提高到90%,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逐步完善。
虽然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信息化教学资源不足、教师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三段五环”教学模式与智慧教育深度融合,为县域农村中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站在教育改革的新起点回望,平原县第二中学的实践犹如一滴水珠,折射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七彩光芒。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只要立足校情、勇于创新,即使在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力量有限的条件下,也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改革之路,教育的奇迹不在于资源的丰瘠,而在于教育者心中的那团火能否点燃希望的灯盏。
未来,我校将继续努力深化改革,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培育更多向阳而生的生命,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教育的力量,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在教育的春天里,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芳华!
- E N D -
作者 | 张怀梅(平原县第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李文建(平原县第二中学副校长)
责编 | 王丹 排版 | 小鸿
初审 | 曹敏 终审 | 邱伟
学校宣传搜索“鸿媒教育”
来源:鸿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