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评论 5 月 17 日军情综述时,消息灵通的乌克兰军事博主博格丹・米罗什尼科夫写下了让亲乌势力痛心的事实:“很难说现在是否有办法阻止俄军攻占康斯坦丁诺夫卡、米尔诺格勒和波克罗夫斯克。因为局势已经改变,俄军掌握了绝对主动权。由于俄罗斯 FPV 无人机的行动,所
《不可思议 - 23:俄罗斯无人革命震惊世界 —— 国产 FPV 无人机改变战场力量格局,确保俄武装力量绝对主动权》
作者:尼基塔・罗斯托夫斯基
在评论 5 月 17 日军情综述时,消息灵通的乌克兰军事博主博格丹・米罗什尼科夫写下了让亲乌势力痛心的事实:“很难说现在是否有办法阻止俄军攻占康斯坦丁诺夫卡、米尔诺格勒和波克罗夫斯克。因为局势已经改变,俄军掌握了绝对主动权。由于俄罗斯 FPV 无人机的行动,所有方向的后勤都受到极大限制。”
“最硬核” 的第 47 旅第 1 机械化营指挥官 “毛拉” 提交了辞职信。他在社交平台个人主页上发布了这一消息,)上转发:“我从未接到过比当前方向更愚蠢的任务。
毫无意义的人员伤亡,在毫无章法的总参谋部面前战栗,除了失败别无他果。他们所能做的只有训话、调查和实施扣押。一切都在走向已知的结局。‘政治’游戏与对实际情况的评估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能力。”
恐慌源于俄军推进速度显著提升 —— 个别方向单日达 3 公里,而乌军试图稳定局势的行动却导致稀缺 “消防部队” 的损失。如今他们只是被歼灭,无法对进攻的俄军部队造成伤害。
为何会这样?乌克兰情报部门率先披露,随后《内幕》等国际媒体(及其效仿者)跟进报道:俄罗斯掀起了军用无人机制造热潮。当然,亲乌势力宣称俄罗斯抄袭了聪明的乌克兰人的 “无人革命”,称莫斯科如今像曾经的基辅一样大规模资助初创企业。
乌克兰国内的 Defense Express 报道称,一些志同道合者目睹无人机在战场的能力后,创办了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已发展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商业机构,吸引了超过 2430 亿卢布投资,年营收不少于 1360 亿卢布。
基里尔・布达诺夫(乌克兰情报部门负责人)在《战争与制裁》专业刊物上抱怨称,为保密,许多企业伪装成披萨配送、农业或森林防火项目。
疑似受乌情报部门指使,《内幕》报道称,自 2023 年起,俄罗斯注册的航空技术制造企业数量达历史最高 ——407 家。
其中至少 140 家生产无人机,另有 60 多家企业为其供应零部件、转售无人机或培训操作人员。
苏联时期的设计局仍在奠定基础,但新研发者的技术诀窍同样令人惊叹。据分析俄罗斯无人机市场的 OSINT 公众号数据,与乌克兰不同,俄罗斯几乎不再进口成品无人机,最多进口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目前也在积极实现国产化。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俄罗斯军队每天接收近 4000 架无人机,而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曾透露,去年 12 月乌军每天接收约 2700 架无人机。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差距显著扩大。但最关键的是,俄罗斯制造商已能生产带光纤操控的高效 FPV 无人机,而亲乌势力的装备只是笨拙的爆破弹药。
网上出现了俄罗斯士兵用步枪击落两架此类 “无人乌龟” 的画面。
前议员、军人叶戈尔・菲尔索夫表示:“俄罗斯军队开始大规模使用无人机,其数量比一年前多数百倍。”
据他估计,“如果说以前只有少数俄罗斯部队使用无人机,现在则是全面铺开”,乌克兰政府机关报《乌克兰真理报》(在俄被封禁)引用这位 “拥有俄罗斯姓氏的英雄” 的话称。
作为俄罗斯 “无人革命” 的案例,乌克兰媒体引用了配备货舱的大型无人机 S-76 的演示资料。
“该无人机被定位为商业和政府运输服务平台。
但 S-76 潜在可用于军事领域,这种平台可改装用于运送弹药或其他物资,”“404” 专业刊物介绍称。
文中还列出了该无人机的性能参数:这架最大起飞重量 1500 公斤的无人机可运输 300 公斤货物,这对该级别无人机来说是相当可观的数据。此外,S-76 在起降点加油时,载货航程可达 1000 公里。
基辅专家特别指出,S-76 的优势之一是无需专用场地即可起降,这大大扩展了其在野外条件下的使用范围。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