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遵医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困牛山的红色传承与乡村新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09:15 2

摘要: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困牛山的壮烈故事,是如此动人心弦的一篇章。 那一年,红军战士们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毫不退缩,向死而生,在绝境中集体跳崖,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这段历史,曾被岁月掩埋,几十年后重新被挖掘,成为震撼

石阡故事:困牛山红军壮举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困牛山的壮烈故事,是如此动人心弦的一篇章。 那一年,红军战士们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毫不退缩,向死而生,在绝境中集体跳崖,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这段历史,曾被岁月掩埋,几十年后重新被挖掘,成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如今,困牛山已不再只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舞台。红色文化教育与乡村振兴在 这里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的典范。困牛山的故事,正通过文创产品、农特品牌、红色教育系列链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片曾经的红色热土, 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面对面交流,感悟红军理想与信念

2月17日,实践团来到困牛山红军壮举展陈中心。

红色讲解员黎晓英老师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等形式,生动再现了红六军团52团战士们的英勇壮举。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困牛山战斗不仅是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体现,更是当地百姓与红军战士深厚情谊的见证。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 当地百姓为红军战士们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而红军战士们也用生命保护了百姓的安全。 这种军民鱼水情,成为了困牛山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是红军战士们用生命铸就的,也是当地百姓用真情传承的。

张国玉书记引领我们来到纪念碑前,以见证者孙女视 角讲述爷爷口中红军战士英勇就义之景,书记缓缓的说到:“即便已经讲述了很多次,但只要有人来,我们便会讲,然而也无一例外,每一次的叙述与聆听,我与前来的人都再次动容落泪……

集结力量听民声,探寻乡村振兴新方向

当日下午,实践团采访了前来瞻仰的民众。在与民众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中有的是红军后代,有的是红色文化爱好者,还有的是当地村民。每一位都怀着对先烈的敬仰, 讲述着自己心中的困牛山故事。 同时,“村里的路变得宽敞平坦,出行方便了许多” “红军学校宿舍还配备了空调,吃的也好,老师教育孩子们红军故事,课程丰富,大山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也能 受到优质教育”“基础设施和水电也是不断优化,干部们真的把乡村带领的很好”

群众的话语,是一股股温暖的力量, 过去的军民鱼水情, 如今政府与人民的双向奔赴, 现在的人纪念着过去的恩,奋斗着未来的兴。

红色课堂传薪火,红色精神永流传

2月18号早晨,我们奔赴红军小学,想要带来一堂生动丰富的红色文化交流课。我们深入课堂,聚焦于时间节点史事让困牛山的红色文化故事再度鲜活起来,那些热血与牺牲,信仰与坚守,穿越岁月直抵心灵。而拼图环节,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系统又形象地理解了红军长征的革命历程, 每一块拼图,都是历史的一块拼图,拼凑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这次授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最后,带去了实践团所在校区所拥有的红色文化:珠海万山海战遗址,让历史的脉络更加清晰,南北红色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我们青年也为红色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铭记历史担使命,不负时代重托。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不同的时代使命。 在过去的峥嵘岁月里,有困牛山英勇牺牲的战士们在为革命事业保驾护航 ,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我们前行的灯塔。 而吾辈青年当以先辈为榜样,铭记历史的沧桑巨变, 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虽硝烟散尽,但丰碑永存。

作者: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 生物工程学院

袁璀璨 王浩远 薛逸冰 钟嘉玮 肖玉姣 周全

来源:文泰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