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逃离城市?对城市年轻人来说,他们用脚步写下了答案——在城市边缘,在林下、湖畔和青青田园,享受自由至上的松弛。
今天是中国旅游日,转发本文将获相关景点优惠哦≈
周末去哪?在社会观察家眼里,这是超大城市正待破解的治理课题。
逃离城市?对城市年轻人来说,他们用脚步写下了答案——在城市边缘,在林下、湖畔和青青田园,享受自由至上的松弛。
于是,当红社媒上,Bikewalk、Citywalk与采摘、烧烤、露营、观鸟、路亚、越野、桨板、定位、手作、民宿……关于东西湖区的关键词探秘,总会引来暴击式围观。农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东西湖场景丰富的休憩旅行方式,满足了大武汉休闲族群的所有想象。
01
叫好更要叫座
5月18日上午8时,东西湖区银柏路中段,华豆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豆源”),桑树枝头的露珠尚未散去,来自汉阳的段志坤已经采满一箩筐黑亮的桑葚。
“终于实现了桑葚自由!”边摘边吃的段志坤沉浸在儿时逃学的回忆里,忘了自己已是45岁的中年人。桑树尽头,一群十来岁的少年正在追逐散养的200只麻鸭。
华豆源50株优质果桑种在鱼塘沿线,旨在复原中国“桑基鱼塘”场景——桑叶喂蚕,蚕砂养鱼。鱼塘底泥可作桑树肥料,桑叶、桑葚则是鱼儿的天然饲料。春夏之交,塘边散养的麻鸭因常吃桑葚落果,产出的鸭蛋个大壳硬,以此腌制的皮蛋、咸蛋独具风味。
万物共生,方称和谐。在华豆源农耕研学馆的超级课堂上,中小学生对二十四节气和传统农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在华中唯一的豆类种质资源库,辨识豆科植物、手工制作豆腐,变身“一日农人”。
更多游客在农学博士的讲解下走进无人农场,刷新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感受劳动实践的价值。
中午12时,视线移至东山街群力社区。
一条鱼(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一条鱼”),渔耕乐园停车场里已无余位。热风吹拂的田野,四处回响着欢快的笑声,空气中满是浓郁的小龙虾香味。
“这是武汉最新鲜的小龙虾!”从武昌驱车前来遛娃的王斌,是3次登门的熟客。渔耕乐园4月5日开张当天,他看到“一条鱼”钓鱼钓虾的网络视频,次日一早就带娃体验,6岁儿子“玩到不想回家。”之后两个周末,王斌又约上朋友前来二刷、三刷。
渔耕乐园水上项目的所有渔获,游客可打包带走,也可在户外厨房自行加工、现场享用,园方为此聘请专业厨师为游客提供加工服务。王斌因此在朋友圈感叹:来了一趟“连吃带拿”。
占地160余亩的渔耕乐园,分区主打水文章。
水上乐园区依托40亩养殖水面,设置桨板、皮划艇和水上高尔夫项目。户外露营区濒临湖面,游客在巨大天幕下的全真草坪上,观澜清风或自助烧烤。
亲子乐园区,孩子们在“浑水摸鱼”游戏里捕获鲜鱼,家长们可以带走“活鸭套圈”捕获的麻鸭;800平方米室内钓场,可容纳40对亲子家庭同场炫技。户外垂钓区,9条钓鱼钓虾水道一字排开,能同时容纳1000人打响擂台赛。
远离城市的田园里,快乐在蔓延。有人屏住呼吸,有人肾上腺素飙升。
如果说“华豆源”与“一条鱼”展示了东西湖区都市农业的科技范儿与人气值,那么偏居辛安渡街的枕山栖谷,则让汉口游客感受到绿野环抱的诗与远方。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日落时分,枕山栖谷的池塘、民宿沉浸在温润的夕照里。有深蓝色的天空打底,游客围坐在茅草屋下私语或畅聊。密林帐篷次第点灯,留有余温的农家土灶仍然闻得见锅巴饭菜的浓香。
远离城市喧嚣,这里无需设防。
“我们是在旅游攻略上搜到这里的。”来自孝感市孝南区的刘晓璐,趁周末带上小伙伴们前来庆生。等夜色渐浓,他们将点燃溪畔的篝火,用跃动的火光与星光对话。
周末晴好,各路游客乘坐轻轨、地铁,汇聚在金银湖、杜公湖畔或码头潭边。更多亲子家庭和年轻游客选择自驾,前往隐于东西湖区绿色田园的休憩空间。
从清晨到黄昏,脚步串联开来的,是一趟多彩的多巴胺之旅。
02
发展大有门道
伴随东西湖区现代都市农业迭代发展,专业果蔬市场机构立足一、二产业,纷纷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极具情绪价值的个性化供给,实现“接二连三”或孕育三产业态,推动全区农文旅深度融合,全域旅游蔚为大观。
华豆源从“出生”到“出圈”,就是东西湖“农字号”“奔三”的典型样本。
2012年盛夏,武汉市金色惠农生态农业合作社在柏泉街西湖一大队成立,带动269户社员共同致富,培育“杜公湖”等多个绿色蔬菜品牌,获得30项著作权与专利发明。理事长王建兵因此入选“全国十佳农民”,当选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王建兵在农耕园修剪豆科植物。
2018年,王建兵在参与援非项目中,深切感受到土地的珍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新农人如何守护粮食安全?
奔走之下,合作社与湖北省豆种植物工程中心合作成立研究机构,开展育成豆类蔬菜种子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示范,其中2大类6个品种在全省推广种植1.1万亩。之后,依托种质资源保护专家科创工作站组建的华豆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面向社会开展劳动、美育和食育教育。
公司主理人周璐是大学教师,3年来,她辗转在大学课堂和田间地头之间,编纂了20万字的《劳动教育课程指导手册》,被全国23个劳动教育基地用作基础教材。
周璐(右)与家长探讨社群教育方案。
寓教于乐,传承农耕。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的体验与教益,通过社群广泛传播,和谐了亲子与家校关系,越来越多的家长通过朋友圈向周璐“催更”。
如果说“华豆源”出圈源于新农人的初心,“一条鱼”的诞生则来自严酷的市场化抉择。
2013年,秦银华在群力大队(现群力社区)成立武汉渔水情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工厂化循环养殖模式,将杂交黄颡鱼引入武汉。
此前,涉足水产养殖的秦银华,曾经历“3年连亏30万”的煎熬。丈夫是东西湖围垦第三代,他变卖房产,坚定支持秦银华闯入一路走高的水产赛道。
组团300家养殖户、规模超过3000亩。秦银华指导的特种养殖,亩平均利润比养殖四大家鱼高出近3倍。她的故事走上了人民日报,有媒体称她是“巾帼鱼王”。
创业,没有一劳永逸。
2021年到2023年,秦银华眼看黄颡鱼出苗尾数从1亿跌落到3000万。新引育项目尚未量产,如何扛住眼前的风暴?
焦虑之际,东西湖区女科技工作者联盟“突围三产”的建议,让秦银华眼前一亮。
秦银华(右)与丈夫查看葡萄小镇民宿点位。
2024年,秦银华牵手华中科技大学共研《超大城边村社区治理群力模式》课题,其中“城里人周末去哪儿”的叩问,让秦银华找到了破题方向。
作为阳光玫瑰武汉最早引种地,群力社区是国家地理产品“东西湖葡萄”原产地,种植面积达6400余亩。采摘时节,果园挤满了自驾客,但周边却没有旅游配套。
破题,破圈。
今年4月5日,“一条鱼” 渔耕乐园正式营业。秦银华儿子李洪阳带领“7个葫芦娃”大学生团队接手运维。通过社媒传播造势,把日均入园游客拉升至1200人次。
6月,葡萄小镇将迎来旅游配套的第一个采摘季。
青年留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图为“7个葫芦娃”团队。
“一条鱼”激活了小镇农文旅产业生态,将府河沿线柏泉街、东山街全域旅游衔接起来。
及至枕山栖谷景点“空降”辛安渡街,汉北河沿线补上旅游接待短板,大汉口最西端的诗与远方,有了面向汉川、孝感辐射的落点。
枕山栖谷占地90亩,周围黄桃、葡萄、蓝莓、蜜瓜、甘蔗和草莓种植面积达4658亩,游客四季不断。在主理人杜娅芬看来,发力旅游未来可期。这几天,她正张罗在清吧设置特产橱窗,让城市圈客人了解辛安渡、认识东西湖、爱上大武汉。
“华豆源”“ 一条鱼”和枕山栖谷,3名当家女人,把绿色一产点化出三产的金色星光。
03
融合闯开新路
面对“三农”家底,如何实现农业特、农村美、农民富,为武汉探索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提供实践样本?
围垦而来的东西湖,在建设国家级开发区的闯关之路上不忘本色与来路——勠力产业创新,加快推动科教人才、交通区位、生态资源“三个优势转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围绕建设“中国网谷”总目标,东西湖区形成“一谷引领、两轴驱动、三带协同”空间发展格局。
“三带协同”明确,沿汉江北岸打造滨江风貌示范带;推动柏泉、东山、辛安渡片区优化提升场镇集聚功能,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沿府河-汉北河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东西湖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东西湖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接力出台。
全区持续打造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条精品乡村休闲线路、6个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强化乡村休闲游目的地、城市研学体验大课堂、精致农业集散地功能。建设多个彼此支撑、优势互补的旅游休闲综合体。
围绕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全区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形成北部以硚孝高速为轴,集赏花采摘、科普教育、乡村民宿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片带,南部以农事体验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
·新实践,在路上。
汉江北岸,以武汉最早网红村石榴红村为起点,由鸦渡、蔡家两个社区14个永久保留村湾改造提升形成的乡伴慈惠景区,先后引进景点项目26个,已形成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乡村休闲产业链,是武汉近郊知名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
府河南岸,业态补位方兴未艾。府河-汉北河大堤沿线、金银湖-杜公湖-巨龙湖沿线、硚孝高速沿线,农文旅融合提质进一步加速。
2024年,东西湖区乡村休闲游景区景点接待人数368.6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42244.98万元。全区当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70亿元,比2023年同比增长16%以上。
进入2025年,农文旅融合以新场景拉升新消费。今年第一季度,全区乡村休闲游景区景点接待人数达81.5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411.1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8%和46.2%。
4月12日,东西湖区发布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利好措施发布当日,15个农文旅项目与乡伴慈惠景区签约。
各方力量联动起来,共同下活一盘棋。
5月14日,东西湖区妇联组织区内部分研学项目负责人座谈交流,邀请相关街道旅游公司代表现场对接。此前密集的走访,已促成景点之间的密切关联。
在街道层面,东山街围绕“一条鱼”谋划葡萄小镇农文旅整体运作方案。辛安渡街商会启动协调机制,约请枕山栖谷衔接果蔬种植大户。
点位发展上,华豆源依托科研实力与市场影响力,走出柏泉街、走出东西湖区,目前已在慈惠、金银湖、辛安渡等街道和区外武湖农场,建立4大点位共2920亩的劳动教育、科普实践基地,擦亮东西湖区现代都市农业品牌。
萌发于田野,收获于田野,最终反哺田野。在职业农民王建兵看来,这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初心。
初心,从“星星之火”连缀成“满天星火”。
走出种地烧饭的桎梏,甩掉单一体验的束缚,东西湖区农文旅以互生共荣之势营造全业态乐活场景,以雨林萌发之力迎来“新消费”时代。
///
还等什么,手动转起来!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图 - 戴东辉 东西湖融媒图片资料库通讯员 - 杨旭 闵瑾洁 张洁 魏柳 黄筱 李寒梅 责编 - 陈丝编审 - 汪杭
来源:武汉临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