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创新谋发展 稳中求进谱新篇——高台县博物馆扎实推进“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实践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9 09:42 2

摘要: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高台县博物馆立足实际,以文物保护为核心,通过优化基础保障、创新服务形式、深化基层联动等举措,稳步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高台县博物馆立足实际,以文物保护为核心,通过优化基础保障、创新服务形式、深化基层联动等举措,稳步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升级文物存储环境,夯实保护基础。近年来县博物馆先后实施了库房改造提升、文物环境预防性保护项目,增设环境监测终端28个,对重点文物展柜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针对纸质地契、木质构件等脆弱文物,定制防燥防虫陈列柜20组,初步建立分级管理制度。与甘肃文博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文物修复项目4个,掌握了木质、纸质文物等难点问题的修复技艺,提高了文物价值鉴别和病害的识别能力,目前修复人员可以完成对馆藏文物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创新展览形式,讲好本土文化故事。在保留《西塞遗珍——高台文物精品展》《古冢丹青——高台魏晋十六国时期墓葬壁画艺术陈列》常设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馆藏文物特色,与省内多家博物馆合作,联合打造了“‘我们’的生活记录——甘肃魏晋画像砖特展”“触目皆琳琅——甘肃古代玉器特展”并先后在甘肃省博物馆及我馆展出,受到公众欢迎,反响良好。为适应科技发展需求,我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同步开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讲述及演绎文物故事短视频210期,单期点击量最高达1.1万次;制作“文物云展览”专题页面,运用VR虚拟导览、3D交互触屏等数字化技术,实现馆藏文物的沉浸式、多维度展示。

深化馆校社教合作,培育文化传承力量。打造“文博第二课堂”,开发“高台十二时辰”“高台从哪来”等实践课程,年均开展活动25场次,覆盖学生5000余人次。与县内12所中小学签订共建协议,组织“文物进校园”年均活动18场次,通过“观看展览+文物课堂+动手实践”模式,让学生直观触摸高台历史文化。在乡镇、社区等地方设立“流动博物馆”服务点,举办“老照片里的高台记忆”“高台瑰宝零距离”等主题特色活动,惠及群众3000余人,切实拉近文物与基层群众的距离。

探索文创开发路径,推动文化惠民落地。联合企业设计“高台纹样”系列文创产品,推出融入魏晋画像砖元素的冰箱贴、钥匙扣等15类产品。设立“平价文创专区”,推出笔记本、帆布包等4种惠民产品,实现文化传播与便民服务的有机结合。

稳步推进智慧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效能。近年来我馆重点完成243件(套)重点文物的三维数据采集,初步建立基础数据库;开发“语音导览”小程序,覆盖常设展文物解说40件,方便观众自助参观;更换和新增监控摄像头,实现重点区域安全监控全覆盖。通过数字化手段逐步提升管理效率,为后续智慧化升级奠定基础。

高台县博物馆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方针,在现有条件下扎实推进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与周边县市博物馆的协作交流,探索适合县级馆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努力让文物“活”在当下,为传承地方文化、服务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邢宗英)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