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公安局恒口分局大同派出所以“做实社区警务队筑牢主防根基”为抓手,创新运用“小探头”、“云喇叭”等科技手段,实现了反诈工作“两升两降”,电诈防范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现“零发案”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公安局恒口分局大同派出所以“做实社区警务队筑牢主防根基”为抓手,创新运用“小探头”、“云喇叭”等科技手段,实现了反诈工作“两升两降”,电诈防范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现“零发案”良好态势。
专题学习+普法宣传,增强社会“影响力”。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组织民辅警开展专题学习10次,邀请法制民警开展案例解析培训2次,全面提升民辅警业务能力;以“反诈广场舞”、“12·4宪法宣传日”等大型活动为契机,开展宣传活动21次、覆盖群众2.5万人,重点向群众解读防范诈骗知识要点,现场解答群众疑问,不断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和防诈意识。
社区警务+“小探头”,增强反诈“执行力”。结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社区民警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将宣传触角延伸至每个村(社区)、每一名群众;加快推进“小探头”视频监控建设,社区民警运用“云喇叭”功能开展预警劝阻36次,循环播放防诈宣传录音850余次,定时向群众宣传预防电信诈骗等相关知识,通过“小探头”协助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起,收集关键证据2起,让反诈宣防有“质”更有“智”。
入户宣防+强化守护,增强群众“免疫力”。组建“社区民警+村(社区)干部”宣防小组,“扫楼清户”开展入户反诈宣传工作,入户宣传4.8万余户、发放资料5万余份、签订反诈承诺书2.4万余份;充分发挥社区警务队“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坚持用土话方言向群众讲解常见骗局,手把手指导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4万余人,组建“警民反诈微信群”,推送反诈知识、案例150余篇。
预警劝阻+重拳出击,增强打击“震慑力”。整合力量组建预警劝阻队伍,24小时接收预警劝阻指令,累计发送预警短信2400余条、拨打电话3200余个、见面劝阻150余人、止损60余万元。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以打促防”的工作原则,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共破获电诈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为群众挽回损失20余万元,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协同配合+资源整合,增强工作“联动力”。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加强与法庭、司法所、综治办、村(社区)委会等单位的联动协作,以社区警务队为主力,全面整合动员辖区党员、网格员、热心群众、退休干部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反诈防控工作,形成了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加各行业部门、各村社区干部与群防群治力量内外联动、高效协同的全民反诈综合治理格局,反诈治理效能显著提升。自2023年以来,累计组建反诈群防群治队伍27支,动员相关群众156人,辖区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破案数、抓获数同比上升13%和20%,发案数、损失数同比下降100%和30%的良好局面。(唐菲)
来源:人民法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