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融合通信边缘计算物联网关——开启智能互联新时代!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10:04 2

摘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海量设备的数据传输、实时响应和智能化管理成为关键挑战。传统中心化云计算模式已难以满足低延迟、高可靠、高安全的需求。为此,多网融合通信边缘计算物联网关应运而生,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智能枢纽!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海量设备的数据传输、实时响应和智能化管理成为关键挑战。传统中心化云计算模式已难以满足低延迟、高可靠、高安全的需求。为此,多网融合通信边缘计算物联网关应运而生,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智能枢纽!

多网融合通信边缘计算物联网关

多网融合通信边缘计算物联网关集北三/4G全网通/短波电台无线通信/数据处/数据传输功能于一体,具有数据采集、参数配置、数据存储、报警、数据传输、数据导出、数据展示以及边缘计算等综合功能。具备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功能,4G公网通信功能,RNSS定位功能,短波电台自组网通信。广泛应用于洪灾害监测预警、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雨量站、水位站、水雨情监测站、森林防火监测站、气象监测站等无人值守自动化监控场景。

主要特点

》产品可靠性、稳定性高:采集/控制与传输一体化设计,采集与传输由一套软硬件系统实现,可靠性高,设备具有数据采集、参数配置、数据存储、报警、数据传输、数据导出、数据展示以及边缘计算等综合功能。

》基于北斗/4G通讯模块的自动切换功能,短波局域网组网,网口光纤通信。当某一通路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立即自动切换至其他可用线路,确保通信稳定性;数据可通过多个通道传输,以确保至少有一条数据正常上传至云端;数据具备本地存储和备份功能,同时能够通过云端获取实时和历史数据。

》数据存储:设备采用NAND FLASH以及SD卡进行数据存储,双存储保证数据的可靠保性并防止数据丢失,为未来的数据分析提供支持。

》数据下载:具备多种导出数据方式,有线TYPE-C导出,有线RJ45网络导出,无线蓝牙导出,无线wifi导出以及U盘导出等。

》数据处理器以及运算:系统采用双架构Cortex-A7与Cortex-M4模式。Cortex-A7主要负责应用程序和Linux操作系统的运行,Cortex-M4则负责实时处理和较低功耗运行,二者可以协同工作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系统安全:具有软、硬件“看门狗”和容错能力,能在无人值守环境长期自动运行、在运行异常情况下,能自恢复至设备的正常在线状态;设备重启后能自动向信息中心发送注册信息。

》通讯协议:符合《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规定,采用《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支持MQTT即时通讯协议,支持标准Modbus RTU协议。

》远程配置:灵活的用户编程设置能力,可远程配置、修改系统参数,远程修改基本参数、传感器参数、通信参数,支持远程诊断、维护升级。

》智能电源系统:低功耗设计,采用低功耗电源芯片供电,对遥测数据采集单元进行电源管控,采用算法对cpu运行频率,休眠周期等进行低功耗设计。

》现场数据显示: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看、数据告警、数据导出、设备检修以及参数配置等功能,需要有显示以及配置功能。选用7寸触摸液晶屏作为显示和交互的平台。其触摸功能使用户能够通过直触屏幕进行操作,实现用户友好的界面。

》工业级设计:-30~+75℃宽温设计,宽电源输入(DC9~28V),耐高低温,耐风沙尘,耐强电磁干扰。适用于各种恶劣的工业现场,采用完备的系统保护机制和防掉线机制,保证数据终端永远在线。

》具备智能管控功能:外接仪器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实时参数的动态监测及联动报警。

主要功能接口

◆ 数据采集接口: AI、DI、PI、RS485,接口具有防静电以及浪涌保护功能,可选择设置多种工作模式和标准:定时采集、增量采集、根据设定阈值标准采集。

◆ 控制接口:DO、PO、RS485。远程、联动、定时控制,远程遥控。

◆ 通讯接口:RS232、RS485、4G全网通、RJ45网口、北斗通讯、短波电台。

◆ 监控功能:监测各类设备供电状态、启/停状态、故障状态和运行工况。

◆ 报警功能:数据/状态异常、设备故障时,自动上传报警信息。

◆ 定位功能:支持GPS/RNSS北斗卫星定位。

详细规格详细规格

来源:WH万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