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最近,蔚来的NT3.0平台和NT2.5平台车型上,重新出现了OBC的身影。蔚来曾在2021年推出的NT2.0平台上,全系车型取消了交流慢充口,仅保留直流快充口,当然,也就不需要OBC了。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最近,蔚来的NT3.0平台和NT2.5平台车型上,重新出现了OBC的身影。蔚来曾在2021年推出的NT2.0平台上,全系车型取消了交流慢充口,仅保留直流快充口,当然,也就不需要OBC了。
那么在蔚来今年上市的旗舰车型ET9,以及一系列NT2.5平台车型上,又重新加入了交流充电的能力,再次引入了OBC。
抛开产品定义上的取舍,在OBC领域,近年随着新的电路拓扑,以及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OBC的功率密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体积和重量都相比以往更低,这对于电动汽车设计而言,可以更好地处理OBC这样的部件的位置布局,降低对整车重量的影响。
在电动汽车上,OBC一般承担AC-DC和DC-DC的功能,即整流和升降压,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将电压升压至电池包充电所需的电压。过去主流的OBC是采用PFC+DC-DC两级式拓扑设计,因为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的转换,效率受到限制;其次是在电路上设计复杂,元器件数量多,导致体积和重量较高,同时物料成本也难以压缩。
在今年1月,阳光电动力推出的一款OBC就采用了单级拓扑架构,仅需一次隔离变换,就能实现交流与直流双向功率控制,有效精简系统设计。为了提高效率,方案中还使用了GaN功率器件,在提高转换效率的同时提高系统功率密度。
最终该OBC额定输出功率6.6kW,DC-DC额定输出3kW,全电压充电效率为96.2%,峰值效率超过98%。相比传统方案,OBC整机重量可减轻25%以上,功率密度提升65%,达6.1kW/L,使其更容易与车辆电气系统集成,便于整车轻量化设计。
据阳光电动力介绍,该OBC方案中融合了AI算法,基于谐振变换电路,进行精确数学建模,获得多目标多自由度更优控制策略,功率器件在全范围内实现软开关,损耗降低,系统效率显著提升。内部功率器件采用顶部散热,降低热阻;功率回路面积大幅缩小,提高系统集成度。
另外,通过电路设计和更先进的控制策略,OBC能够去除易受温度、电压波动等因素影响的母线电解电容,消除器件寿命短板,整体使用寿命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特斯拉Cybertruck上的OBC同样采用了单级拓扑,不再分为PFC和DC-DC两级,不需要两套功率桥和控制系统,而是采用四相CLLC/DAB单级架构,直接完成AC到48V转换。
CLLC谐振变换器和DAB移相控制结合,可以实现全负载范围内的零电压开关(ZVS)和 零电流开关(ZCS),大幅减少开关损耗,典型效率>97%,提高转换效率。同时,四相交错并联设计将功率分散到四个子模块,降低单个模块的热应力,降低散热压力。
同时在功率密度方面,CLLC可以采用第三代半导体等半导体器件,支持MHz级的开关频率,能够有效减小变压器和电感体积。加上四相交错并联的结构,优化输出电流纹波,减少滤波电容和电感的需求,进一步压缩OBC的整体空间。
随着SiC的成本快速下降,目前SiC在OBC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不少国产SiC器件在积极打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但主驱上应用还需要长时间的验证,而OBC不直接涉及行车安全,且运行工况相对稳定,所以OBC也是当前国产SiC器件的一个重要市场。
从英飞凌此前的OBC产品战略路线来看,SiC在2024年大范围应用到OBC上,将OBC功率密度提升至4kW/L,而在2025年,GaN将会开始推进OBC的应用,将功率密度进一步提升至6kW/L以上。
而这个趋势,是新能源汽车高电压的趋势,以及车身空间对OBC体积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促成的。随着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增大,传统7kW以下的OBC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目前已经有厂商正在开发11kW至22kW功率的OBC,用于大电池的纯电车型。
功率增大,OBC的体积自然也会相应增大,但在汽车上寸土寸金的空间中,如何提高OBC功率密度,降低OBC的体积,也是关键之一。另外还要在支持11kW至22kW的功率同时,还要支持800V以上的电池电压、支持双向输出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散热管理、器件成本、电磁兼容性等都是大功率OBC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优化电动汽车的能耗,OBC的转换效率也非常关键。而根据TI的数据,使用其GaN功率器件可以实现超过500kHz的CLLLC开关频率和120kHz的PFC开关频率,同时集成栅极驱动器简化了系统级设计,使用GaN的OBC功率密度可以比使用SiC的OBC更高,系统转换效率也高达96.5%。
因此,GaN正在成为OBC的选择。长安汽车在今年推出的启源E07上,搭载了全球首发的GaN OBC,官方数据显示,该OBC体积功率密度达到6kW/L,充电效率和供电效率高达96%,各项数据均为行业最高(截至2024年10月)。据了解,启源E07上搭载的GaN OBC采用了纳微半导体的高功率GaNSafe 功率IC。
长安汽车表示,采用GaN OBC后,整车生命周期可累计为用户节省约1563元充电费用,增加约10000公里续航里程。
单级拓扑通过整合功能、高频化设计和SiC/GaN应用,在效率、功率密度、成本等方面都相比以往的两级拓扑更有优势。尽管还面临控制复杂度等挑战,但随着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普及和数字控制技术进步,单级拓扑将在2025年后成为下一代OBC的核心方向。
来源:核芯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