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伦敦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潘滢抱着一摞策展资料冲进咖啡馆时,发梢还在滴水。她随意抹了把脸,目光扫过靠窗的座位——姜言果然在那儿,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敲敲打打,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衬得他愈发斯文败类。
番外篇·伦敦的雨
1
伦敦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潘滢抱着一摞策展资料冲进咖啡馆时,发梢还在滴水。她随意抹了把脸,目光扫过靠窗的座位——姜言果然在那儿,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敲敲打打,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衬得他愈发斯文败类。
"又装模作样。"她腹诽着走过去,故意把湿漉漉的帆布包甩在他面前的桌上。
姜言抬头,镜片后的丹凤眼弯了弯:"伦敦艺术学院的高材生,连把伞都买不起?"
"买伞的钱不如多买两盒颜料。"她抽出纸巾擦手,瞥见他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财务报表,"姜大少爷不是来读金融硕士的吗?怎么还管着国内美术馆的账?"
"父亲说这是历练。"他合上电脑,推来一杯热可可,"倒是你,策展方案还没过审?"
潘滢咬住吸管不说话。玻璃窗外,泰晤士河的雾气裹着雨丝翻滚,像极了三个月前那场颁奖典礼的直播画面。黎家母女尖叫着被拖走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可当她真正站在母亲画作前准备策展时,却发现那些斑驳油彩里藏着的不仅是回忆,还有更多未解的谜团。
"昨天去大英博物馆看展,"她突然开口,"有幅十七世纪的静物画,苹果盘底下藏着句'偷窃者可耻'的拉丁文。"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杯壁,"我妈的《家》里那个'家'字,真的是我小时候调皮写的?"
姜言擦拭镜片的动作顿了顿。
雨声骤然密集,吧台后的咖啡机发出尖锐鸣叫。潘滢盯着他衬衫第二颗纽扣——这是她紧张时的小习惯。那晚在美术馆路灯下,这颗纽扣曾随着他急促的呼吸轻轻颤动,当他红着眼眶说"我这次回国就是来寻你"时,她差点就要信了。
"滢滢,"他忽然握住她冰凉的手指,"有些事不知道反而......"
"姜先生!"清脆的女声打断对话。潘滢触电般抽回手,转头看见个穿香奈儿套装的亚裔女孩。对方妆容精致,胸前的学生证晃得刺眼——皇家艺术学院,林绾绾。
"听说您负责青年艺术家扶持基金?"女孩直接挤进卡座,香水味冲得潘滢皱眉,"我正在筹备毕设,主题是'创伤与治愈'......"
姜言礼貌而疏离地后退半寸:"申请流程在官网都有。"
"可我需要特别推荐人呀。"林绾绾眨着贴了碎钻的眼睫,"您父亲不是美术馆董事吗?对了,下周五我的个展开幕......"
潘滢猛地站起来。帆布包带子勾住桌角,姜言伸手去扶却被她甩开。"你们聊。"她抓起资料就往外冲,雨伞都忘了拿。
"潘滢!"姜言的喊声混在门铃叮咚中。她跑过三个街区才停下,抬头发现竟站在国家美术馆门前。雨水顺着《向日葵》的海报淌进领口,烫得她眼眶发酸。
手机在此时震动,陌生号码传来彩信——是黎欣欣穿着病号服蜷缩在轮椅上的照片,背景像是疗养院花园。附言只有五个字:游戏继续哦。
2
策展课教授是位银发老太太,总爱把"艺术是谎言的真相"挂在嘴边。这天下课,她单独留下潘滢:"你提交的'女性艺术家被遗忘史'方案很好,但缺了最关键的东西。"
"史料?"潘滢翻着笔记,"我可以再去V&A博物馆......"
"是伤口。"教授指尖点在她心口,"你不敢触碰真正的创伤。"
潘滢站在地铁玻璃门前发呆。隧道灯光忽明忽暗,映出身后男人模糊的轮廓。那人戴着鸭舌帽,手里报纸头条赫然是《剽窃犯之女现身伦敦》。她攥紧扶手,在车门开启的瞬间闪身而出,却撞进熟悉的雪松香怀抱。
"跟我走。"姜言不由分说拽着她穿过人群。直到钻进中国城的面馆,他才松开手。她腕上已泛起红痕。
"黎欣欣上周从疗养院失踪了。"他把手机推过来,屏幕上是一张偷拍照:黎欣欣戴着渔夫帽站在苏富比拍卖行门口,身边跟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正是林绾绾的策展人男友。
潘滢嗤笑:"整容了?鼻子挺得像埃菲尔铁塔。"
"他们在查你母亲的画。"姜言压低声音,"三个月前《家》拍出两百万英镑时,我就觉得蹊跷。你记得那幅画的买家吗?"
记忆突然闪回颁奖典礼。技术人员刮开颜料时,黎姨尖叫着"阿兰是我的乳名"。潘滢后背发凉:"买家是匿名......"
"用的是瑞士银行账户。"姜言调出资料,"我托人查到汇款方是'兰亭艺术基金',负责人叫陈谨,在八十年代曾是你母亲的......"
"初恋情人。"潘滢机械地接话。母亲日记里夹着的旧照片突然浮现——穿白衬衫的青年站在画架前,背后题着"赠阿兰:愿做你永远的缪斯。陈谨,1985年春"。
3
林绾绾的个展叫《破碎镜像》。潘滢站在展厅入口,看着海报上被刀割裂的少女面容,胃部一阵抽搐。姜言本不许她来,但她偷了邀请函。
"这幅《替身》灵感来源于东亚家庭常见的代际创伤。"林绾绾正在给媒体讲解。潘滢瞳孔骤缩——展墙上挂着的,分明是母亲未完成的遗作《双生花》!画中两个女孩原本各执红蓝花朵,此刻却被涂改成一人掐着另一人的脖子。
"请问林小姐如何获得这幅画的?"潘滢听见自己冰冷的声音。
"藏家借展哦。"林绾绾笑得甜美,"倒是潘学姐,听说你策展方案又被拒了?需要我教你怎么讨好评审吗?"
人群发出低笑。潘滢向前半步,突然瞥见画框边缘有道细微裂痕——那是七岁那年,黎欣欣抢画时摔出的伤痕。她浑身血液凝固:母亲所有画作都应锁在银行保险库,除非......
手机疯狂震动。姜言发来监控截图:昨夜有人潜入美术馆仓库,安全系统显示密码输入时间是02:17——正是她梦游症发作的时间段。
"说起来,"林绾绾凑近她耳语,"陈先生托我问问,你母亲那本日记,打算什么时候物归原主?"
4
泰晤士河在夜色中泛着铁锈红。潘滢缩在阁楼地板上,面前摊着母亲日记本。姜言找到她时,她正用紫光灯照着1986年3月15日的页面——原本空白处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化学公式。
"母亲不是单纯的画家。"她声音沙哑,"这些是当年美院实验室的颜料配方,陈谨负责的项目。"
姜言蹲下身,看见公式末尾标注着"致幻剂测试"。"八十年代先锋艺术家常用LSD激发创作,"他皱眉,"但违规添加在油画颜料里......"
"所以陈谨要找回所有流落在外的画作。"潘滢攥紧日记,"黎欣欣偷走的最后一幅《家》,根本不是母亲要藏签名,而是藏着他们当年非法实验的证据!"
窗外闪过车灯。两人扑到窗边,看见林绾绾的玛莎拉蒂停在楼下。副驾驶走下来的身影让潘滢呼吸停滞——黎欣欣戴着母亲最爱的珍珠项链,冲她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姜言突然扳过她的脸:"接下来我说的每句话,你都要记住。"他指尖发颤,"我父亲和陈谨是大学同窗,美术馆董事的身份是假的,这些年我接近你是为了......"
潘滢狠狠咬在他手腕上。血腥味漫开时,她抓起日记本冲下楼梯。身后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以及姜言最后的呼喊:"别去码头!"
5
废弃仓库里,陈谨正在焚烧画作。《双生花》在火焰中卷曲,露出夹层里的实验数据。"阿兰总爱玩这种小把戏。"他推了推金丝眼镜,"不过多亏你梦游时说出保险库密码......"
潘滢被反绑在椅子上,看着林绾绾把注射器扎进黎欣欣胳膊。"放心,只是让你体验下你妈最爱的灵感源泉。"陈谨微笑,"当年那些画家磕了药,能在画布上看见天堂呢。"
黎欣欣突然抽搐着大笑:"没想到吧小贱人!从你报名行为艺术开始,就是陈叔叔设的局!姜言那小子也是......"
潘滢猛地后仰,椅子砸向身后的汽油桶。火光冲天而起时,她听见警笛声与姜言的嘶吼同时刺破夜空。
三个月后,苏富比拍卖行。潘滢站在《双生花》修复品前,接过姜言递来的柠檬水。"陈谨的案子下周开庭,"他眼下带着青黑,"律师说你能拿回所有赔偿金。"
"包括精神损失费?"她故意晃了晃缠绷带的手。那晚姜言扑进火场救她时,背后至今留着狰狞伤疤。
展馆灯光忽然暗下。全息投影在墙面绽放——被烧毁的画作以数据形式重生,两个女孩手中的花化作无数光点。潘滢转头看见姜言在操作台前敲代码,镜片映出流动的星河。
"策展人的新方案,"他不敢看她眼睛,"叫'未完成的真相'。"
雨又下了起来。潘滢握紧口袋里的日记残页——最后一页还有道双重加密的方程式,母亲用口红写着:致我的孩子,当你看到这里时,去威尼斯找......
来源:小小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