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讽刺的是,这一诊断结果距离他退出总统竞选仅过去一年——2024年大选期间,拜登在电视辩论中频繁口误、反应迟缓,被民主党内质疑“无法胜任”,最终黯然退场。
2025年5月19日清晨,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被一条消息刷屏——前总统拜登确诊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83岁的拜登,这位曾因健康问题退出2024年大选的政坛老将,为何在卸任半年后突然曝出重病?
从阿富汗撤军的混乱到通胀失控的困局,拜登的执政生涯与他的健康危机,是否藏着美国政治更深层的病灶?
“迟到”的癌症与“早衰”的政治生命
根据拜登办公室5月18日发布的声明,他因泌尿系统症状加剧就医,确诊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且癌细胞已转移至骨骼。
尽管声明强调“癌症对激素敏感,可有效治疗”,但医学专家指出,骨转移意味着疾病进入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30%。
讽刺的是,这一诊断结果距离他退出总统竞选仅过去一年——2024年大选期间,拜登在电视辩论中频繁口误、反应迟缓,被民主党内质疑“无法胜任”,最终黯然退场。
他的健康问题与政治命运早已交织,2021年从阿富汗仓促撤军时,拜登被拍到在记者会上闭目养神;2023年国情咨文演讲中,他因与共和党议员激烈争吵而气喘吁吁;甚至2024年1月卸任前签署特赦令时,手部震颤的视频被全网疯传,这些细节如今看来,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执政遗产:裂痕与火种
回顾拜登的四年任期,恰似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上任首月便推出1.9万亿美元疫情救助计划,短期内创造1570万个就业岗位,但超发货币埋下通胀隐患。
他力推《通胀削减法案》,试图重振制造业,却因补贴门槛过高遭欧盟反制;他誓言“治愈美国灵魂”,但2024年民调显示,54%的美国人认为他将以“糟糕总统”载入史册。
最具争议的莫过于阿富汗撤军。2021年8月,美军混乱撤离的画面全球直播:攀爬运输机的平民坠落、遗弃的武器落入塔利班之手……
这场被《纽约时报》称为“国家信誉灾难”的行动,让拜登的支持率暴跌15%,鲜少人知的是,撤军决定背后是他与军方的博弈——五角大楼曾要求增兵,却被拜登以“结束永久战争”为由拒绝。
癌症背后的政治隐喻
拜登的确诊,意外成为美国政治生态的缩影。他的病情进展与执政轨迹惊人相似:早期雄心勃勃的改革(如抗癌“登月计划”),中期遭遇不可控变量(如俄乌战争推高油价),晚期陷入系统性衰竭(经济滞胀与党内分裂)。
就连治疗手段也充满隐喻——声明强调“激素疗法有效”,恰似拜登任内依赖美联储暴力加息对抗通胀,短暂见效却损伤经济根基。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国际反应,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送上“诚挚慰问”,被网友调侃“鳄鱼的眼泪”;奥巴马发文称“拜登为抗癌做出巨大贡献”,却被扒出两人任内癌症死亡率仅下降0.3%;中国网友则翻出拜登2021年“癌症可被治愈”的演讲,感叹“政客的乐观主义救不了自己”。
一个人的病与一个时代的症
当拜登在海湖庄园接受化疗时,加州硅谷的实验室正研发新一代抗癌药,而堪萨斯州的农民在为3.99美元/加仑的汽油发愁。
这位老人的人生终章,恰似美国霸权的黄昏写照:曾经的雄心被现实击碎,昔日的盟友各自转身,内部的裂痕愈发难以弥合。
《华尔街日报》曾评价:“拜登想用一代人的时间解决所有问题,结果问题解决了他。”从喀布尔机场的硝烟到前列腺里的癌细胞,从“治愈美国”的誓言到社交媒体上的祈祷表情包,拜登的故事告诉我们:政治家的命运,终究敌不过时代的重力。
而那些未竟的理想与失控的困局,或许才是他留给世界最真实的遗产,此刻华盛顿的樱花正随风飘落,而历史书上关于“拜登时代”的那一页,才刚刚写下第一个句点,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来源:圈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