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产品到哪里都有市场!自商务部4月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以来,至5月初,已累计达成采购意向逾167亿元,吸引2400多家外贸企业和6500多家采购商参加。
据5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好产品到哪里都有市场!自商务部4月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以来,至5月初,已累计达成采购意向逾167亿元,吸引2400多家外贸企业和6500多家采购商参加。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外贸产品拓内销,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引导外贸代工企业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据统计,2024年我国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家企业中,接近85%的企业同时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的近75%。
政策赋能,夯实内外贸一体化根基。政策的精准发力,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引擎。商务部启动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紧密连接起外贸企业与国内市场。同时,各地政府与电商平台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绿色通道、专项采购资金、减免保证金与技术服务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力降低外贸企业内销成本,拓宽销售渠道。广东省举办电商平台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座谈会,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为外贸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福州市则通过金融政策扶持,支持金融机构为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设立跨境贸易专项补偿资金池,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这些政策举措,犹如一场场“及时雨”,为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技术革新,激发内外贸融合新活力。技术创新,是驱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浙江宁波金山双鹿电池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5G、AI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让生产流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升级。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技术优势,双鹿电池在国内外市场都赢得了广泛认可,销量持续攀升。广东玩乐童话公司借助AI技术,为传统毛绒玩具赋予了新的活力,开发出的AI毛绒玩具一经推出便备受市场青睐。在东莞,政府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深度融合,搭建AI技术共享中心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助力玩具等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技术的赋能,让外贸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脱颖而出,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适应能力,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转变思维,精准对接市场新需求。从代工思维向品牌思维、用户思维的转变,是外贸企业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深刻洞察这一趋势,积极布局电商业务,着力打造柔性生产线。面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能够迅速响应,实现“小单快反”,不仅高效承接国际订单,还能精准满足国内市场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其电商直播间凭借优质产品与高效供应链,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粉丝,线上销售额持续增长。泉州鹏泰服饰有限公司依托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起智能化生产模式,实现了从工厂型企业向生产运营型企业的华丽转身,能够敏捷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动态变化。这些企业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市场需求特点与消费趋势,围绕消费者偏好开发产品与服务,成功实现了从“寻找市场”到“创造市场”的重大跨越,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效帮助外贸企业突破困境,拓展发展空间。中国正凭借自身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行动力,以确定性的发展从容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国内外市场的广阔舞台上,书写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李军
来源:宣讲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