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霞:以笔墨传情,用公益筑心的文化践行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9 11:23 2

摘要:在中原大地的文化星河中,总有一些身影以热爱为笔,以情怀为墨,在传承与奉献中勾勒出温暖的底色。刘宏霞便是其中之一。这位从登封走出的文化使者,用半生的职业积淀滋养心灵,以退休后的热忱投身公益,在书画艺术与文化传承的天地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在中原大地的文化星河中,总有一些身影以热爱为笔,以情怀为墨,在传承与奉献中勾勒出温暖的底色。刘宏霞便是其中之一。这位从登封走出的文化使者,用半生的职业积淀滋养心灵,以退休后的热忱投身公益,在书画艺术与文化传承的天地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深耕岁月:从职业之路到文化觉醒

1968 年 5 月出生的刘宏霞,早年毕业于郑州财税学校,凭借专业素养先后在登封市供销社、登封市五金公司任职。随后,她调入河南省教育读物发行总社,在文化传播的岗位上深耕数十载,直至 2016 年退休。这段职业生涯,如同细密的针线,将她对文化的懵懂热爱缝进生命肌理 —— 那些与书籍相伴的日夜,那些穿梭于文字与油墨间的时光,早已在她心中埋下一颗深耕传统文化的种子。

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同龄人开始享受含饴弄孙的清闲,她却选择将半生积累的文化感悟化作破土的力量,毅然踏上公益与艺术的双重征程。她深知,文化的传承不该困于岁月的褶皱,而应在鲜活的行动中焕发新生。

翰墨飘香:搭建纯粹的艺术精神家园

2023 年10月,刘宏霞创办了河南建设女子书画院,选址郑州市经三路与红旗路交叉口东北角 50 米处。这座以 “非盈利、纯公益” 为底色的艺术空间,像一方远离尘嚣的净土,拒绝商业喧嚣的裹挟,只为书画爱好者搭建心灵栖所。在这里,墨香取代了铜臭,交流超越了功利,每一张宣纸都承载着对艺术的虔诚。

定期举办的书画创作交流、户外写生、主题笔会等活动,成为省内外几十位书画名家与爱好者的 “文化驿站”。他们或围坐案前,让笔尖在水墨交融中对话,切磋皴法的虚实、色彩的浓淡;或走进嵩山深处,在流泉飞瀑间捕捉自然的呼吸,让山石的肌理、云霭的飘逸化作笔下的意象;亦或围绕 “禅意”“乡愁” 等主题展开笔会,不同风格的笔触在同一主题下碰撞,如星辰汇聚成银河,照亮传统艺术的新维度。

受艺术氛围浸润,刘宏霞自身也完成了从 “平台搭建者” 到 “创作者” 的蜕变。因信佛而与禅意文化结缘的她,于 2023 年 6 月起研习佛教主题书法,10 月正式创作 “童子拜观音”“佛” 字等作品。她的笔下,每一根线条都像是与心灵的对话 —— 横画如古寺的门槛,历经岁月仍坚守宁静;竖画似深山的竹茎,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当墨香与心香交织,艺术便成为了照见灵魂的镜子。

公益筑梦:让文化之光普照社会角落

如果说书画院是她的 “精神自留地”,那么公益事业便是她的 “文化责任田”。在父亲山文化的传承中,她是执着的守护者。她参与筹备第二届中华父亲节的举办工作,在推动各城市父亲山文化研究爱好者的联络,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4 年 3 月,她出席世华父亲山文化中心专家座谈会,与学者、艺术家们围坐一堂,共商嵩山(父亲山)文化发展大计。说起嵩山的古代典籍,她眼中闪烁着光芒;谈及 “嵩山论道” 学术会议的构想,她的语气充满热忱;当提到筹建父亲山文化学院的愿景时,她更是难掩激动 —— 在她心中,嵩山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山脉,更是中原文明的精神坐标。她积极推动写生基地与文创中心的落地,希望通过书画家的笔触,让嵩山的雄浑、父亲山的厚重走向全国,让每一块石头都成为文化的诉说者,每一片树叶都成为文明的传递者。

在孝道文化的沃土上,她化身播撒种子的耕作者,深耕于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的事业。这个以 “弘扬孝文化、造福大中原” 为使命的全省性公益组织,在她眼中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她深入推动孝文化 “五进五示范建设”—— 走进机关,让孝廉之风浸润公务人员的心田;踏入企业,将孝德理念融入企业文化的血脉;奔赴校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 “百善孝为先” 的幼苗;穿梭于社区乡村,让孝心成为邻里守望的纽带。每一场讲座、每一次活动,她都像不知疲倦的信使,将 “孝老、敬贤、感恩” 的理念化作春雨,滋养着千万个家庭。

初心如炬:以热爱奔赴文化新征程

从职场到公益,从书画创作者到文化传播者,刘宏霞的每一次转身都闪耀着对文化的赤诚。她用自家的车辆接送嘉宾,用退休工资垫付活动经费,却笑着说 “这是最值得的投资”。在她看来,文化公益的真谛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 —— 是书画院里一次又一次的研磨挥毫,是孝文化讲座中一声又一声的耐心讲解,是父亲山文化研讨会上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辩。

如今,在河南建设女子书画院的雅室里,总能看到她为活动布置忙前忙后的身影;在孝文化推广的讲堂上,总能听见她饱含深情的讲述;在父亲山文化研讨的会场中,总能感受到她对文化传承的拳拳之心。她像一株扎根中原大地的蒲公英,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又像一盏默默燃烧的烛火,用微光点亮他人对传统的热爱。

刘宏霞的故事,是一曲关于坚守与热爱的赞歌。她以书画为翼,飞越岁月的藩篱;以公益为帆,横渡时代的浪潮。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 —— 不是高居庙堂的孤芳自赏,而是走进生活的温暖陪伴;不是单向度的输出教化,而是心与心的双向奔赴。当笔墨遇见公益,当热爱化为行动,文化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而这,正是刘宏霞用半生书写的答案。(阎洧涛)

来源:公信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