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河北日报》重磅报道隆尧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9 11:53 2

摘要: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作为隆尧县主导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以阀门制造、铸铁炊具、汽车配件和五金制钉等产业为支柱,以绿色铸造为特色的县域产业体系,拥有年120万吨铸造产能,在省内县域名列前茅。2024年实现营收42.3亿元,同比增长19.2%,步入发展快车道。

隆尧县加快推动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提质向新

数智赋能促升级 聚链成势共发展

5月12日,北舫精机(河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组装智能化数控机床。河北日报记者闫德见摄

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作为隆尧县主导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以阀门制造、铸铁炊具、汽车配件和五金制钉等产业为支柱,以绿色铸造为特色的县域产业体系,拥有年120万吨铸造产能,在省内县域名列前茅。2024年实现营收42.3亿元,同比增长19.2%,步入发展快车道。

“明晰产业转型方向,联动聚集创新要素,强化产业数智赋能,推动铸造产业做大平台、拔节向上。”隆尧县委书记杨立彬说,该县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智改升级,引导企业以链聚势、抱团协同发展,实现铸造产业向绿、向智、向新,力争今年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因地制宜 智改升级

5月12日,在隆尧经济开发区河北航隆专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55辆崭新的新能源冷藏车整齐排放在院内。来自京东物流集团的工作人员刚刚对其完成验收。

“这批新能源冷藏车4月20日下单,4月30日达到交付标准,仅用时10天。这种生产效率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该公司总经理李俊杰介绍,之前,10天时间仅够完成生产计划制定等准备工作,生产车辆还需要一个半月。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鲜电商行业迅速崛起和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发展,冷藏车等特种车辆的需求逐渐增大。如何让企业占据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特种车辆生产经营涉及层面多、工序复杂,我们通过数智化转型升级优化各环节流程,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李俊杰介绍,公司引进先进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业务洽谈、销售确认、订单排产、生产分配的智能审批和自动流转,推行生产经营数据互通共享、关键生产过程精准控制、质量溯源、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并对相关数据集成处理,促进产品创新、运营提质和管理增效,生产效率较原先提升数倍。

依托该平台,公司还以模块化思维打造数字底座,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全面互联互通。去年,该公司引进激光雕刻机,通过管理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及复杂形状的自动精准雕刻,促使生产效率、产品的美观度和质量踏上新台阶。“今年,我们还引进了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等先进设备,并于下半年实现玻璃钢自动化裁剪,循序渐进推动生产线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李俊杰说。

5月12日下午,河北隆尧青龙剑钉业有限公司打包车间,刚下线的成品钉自动称重、装箱,并由机械臂完成自动码垛。这套由企业购买配件、研发组装的自动打包系统,每天能打包1800余箱,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至4倍。

“制钉业是小众产业,很少有企业为其生产专业化设备,要想实现智能化改造,很多时候要靠‘自力更生’。”该公司总经理马群泽介绍,今年初,该企业借鉴工业高清光学视觉检测,完成了钉子的智能化检测,将次品率由千分之三降至万分之五。近年来,该公司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瓶颈,大力开展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取得实用性新型专利20余项。

今年,隆尧县持续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因情施策,实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开展数智化转型,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力争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0个以上,新增规上企业5家以上,推动10家以上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5月12日,河北隆尧青龙剑钉业有限公司打包车间,机械臂正在自动码垛。 河北日报记者闫德见摄

精准引智 攀高向新

5月13日下午,在宽衍(河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实验基地,工作人员按下遥控器启动按钮,方形机巢自动开启,一架无人机完成自检后迅速起飞,按照设定路线对模拟桥梁进行全面检测,并将采集的数据、图像信息实时回传,通过大数据模型,很快完成了缺陷定位、损伤评估及检测分析。

该公司副总经理苗辉介绍,这款新研发的异形结构无人机巡检系统,搭载了视觉、超声波等多种传感器,可以完成复杂场景下的各种检测项目。该系统凝结了多项联合研发的先进科技成果,比如,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无人机航拍影像智能处理、分析等技术,具有高效、安全、高精度、实时性的优点。

科技创新离不开智力支撑。近年来,该公司立足基础设施智能化检测装备的研发制造,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与同济大学、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轨道交通智能综合检测车,实现对隧道外观、结构错台、收敛变形等项目的综合检测,覆盖了地铁90%的巡检工作;与同济大学、昆明铁路局、中铁二院联合研发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检测车,实现高速、复杂环境下隧道表观结构病害等自动化检测,准确率达95%,巡检效率提升60%以上。

2022年,该企业还依托西安、南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云集的优势,在两地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公司科研创新实力。今年初,搭载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同步定位系统的智能综合检测车,成功通过企业内部综合隧道实验,实现了毫米级精准定位。

“我们通过招人才、引外智的方式,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形成了‘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苗辉说。

近年来,隆尧县积极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等方式,提升企业含“新”量。针对集群内中小企业,搭建企业技术攻关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平台,积极对接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目前,我们与河北工业大学达成初步合作,由其组建专家技术团队,为集群把脉问诊,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隆尧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陈占华介绍,今年,该县还将组建绿色智能铸造产业集群科技特派团,深入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组团入驻 聚链成势

5月12日16时,北舫精机(河北)有限公司总经理苑福诚走到仅一墙之隔的河北驰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询问下单的零部件生产进度。有趣的是,这里加工用的智能化数控机床正是北舫精机(河北)有限公司生产的。

“订单很快就能完成,给你送货上门。”河北驰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建平答复说。

方建平告诉记者,他和苑福诚是十几年的合作伙伴,这次他们共同落户隆尧,隔着一堵墙实现了产业链互补。

和这两家企业一起落户的还有8家企业,涉及不锈钢三角阀、不锈钢两片式球阀、不锈钢过滤阀、铜球阀接头、消防阀等,各家企业的产品分别构成上下游关系。

为何10家企业会集中落户隆尧?

时间要追溯到2023年,在浙江台州开办企业的方建平来到隆尧县考察,一眼相中了这里的发展条件和空间。

“隆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离北京、济南等大城市很近;入驻园区很方便,简单装修、安装设备就能快速投入生产;全程有专业人员帮代办,随时帮咱们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咱们产业有互补性,去了就是邻居,不仅节省运输成本,还能更加紧密地抱团发展……”一回到台州,方建平便化身“招商大使”,游说上下游企业和商业伙伴,最终10家企业与隆尧县同时签约,带着产业链落户。

“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去年,我们10家企业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实现产值2亿元。”方建平说,今年,企业组团发展、聚链成势的优势将进一步释放,预计产值超2.5亿元。

今年,这10家企业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隆尧县相关部门一起引进了年产1500吨精密铸造件项目、年产40万套阀门配件项目、阀门机加工项目、机械配件项目等上下游配套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链。预计今年还将招来两家组装加工企业,构建从生产设备制造、零部件生产到成品组装的全产业链。

“我们以绿色智能铸造产业为核心,按照‘园中园’模式建设起熔炼中心、装备制造科创园两个园区,通过以商招商、以链招商等形式,签约入驻企业25家,实现了企业协同、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隆尧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王少杰说。(河北日报记者 闫德见)

主办:隆尧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隆尧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