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一个普通的周末,虽然天空时不时飘落着小雨,但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内依然游人如织;“5.18”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年的“5.18”是全国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这一天,依托极地海洋公园,关注心智障碍青年(又称“心青年”)的公益项目——杭州海洋天堂融合
钱江晚报
5月18日,一个普通的周末,虽然天空时不时飘落着小雨,但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内依然游人如织;“5.18”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年的“5.18”是全国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这一天,依托极地海洋公园,关注心智障碍青年(又称“心青年”)的公益项目——杭州海洋天堂融合就业服务中心(简称“海洋天堂”)正式启航。
作为“海洋天堂”的创办人兼理事长,陆丽珺女士在致辞中动情地说:“每个生命都应拥有自己的星辰坐标;尊重不是施舍,爱需要空间,真正的文明,在于让不同形态的生命都能找到欢喜存在的理由。”
△陆丽珺
陆丽珺的丈夫、杭州长乔集团董事长黄炳庚表示:“海洋公园不仅是游玩的地方,更希望成为传递温暖的平台。”
△点击观看视频
献给“心青年”的礼物
“海洋天堂”正式启航
海洋天堂融合就业服务中心位于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中心广场2-3层,主要为16岁以上“心青年”提供生活技能训练、社区融合活动以及融合就业服务。中心占地2500平方米,是国内唯一坐落在主题乐园童话世界内的心智障碍青年服务家园。
“海洋天堂”设有“星海工坊”“星海烘焙”“星海运动场”等主题活动场地,通过个性化支持帮助“心青年”走向品质生活。他们可以在老师的辅导下学会自己动手做糕点、制作咖啡、画画和做各种手工;七间布置精巧的客房可供“心青年”们午休;还有室外空间供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种花种草……如果想一个人静静,还有专门的“星海小岛”。
△参观“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的名称,源自于2010年由李连杰、文章等主演的一部电影《海洋天堂》,这部电影关注的是孤独症孩子这一群体。作为一名重度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当时陆丽珺看了电影后泪流满面:孤独症孩子、海洋馆……这样的故事和场景,似乎就是为她编排的,她想到了自己和儿子的未来:“我要是先于孩子离世,该怎样去安顿他的人生?”
陆丽珺默默立下了一个誓言:要成立一个公益机构,来支持孤独症孩子的融合教育和融合就业,在患有孤独症的儿子18岁成人礼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她对国内的助残公益机构做了深入调研,并先后去美国、日本等国考察,并加盟35年来一直关注和服务成年智障人士的广州慧灵集团,成为其服务共建伙伴。
△陆丽珺
陆丽珺的想法得到丈夫黄炳庚(杭州长乔集团董事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不要担心‘海洋天堂’亏钱办不下去,凭长乔集团现在的经营状况,要支撑这样一个机构完全没问题。”黄炳庚说。
2024年1月,杭州海洋天堂融合就业服务中心注册成立。到今年5月18日“海洋天堂”正式启航,陆丽珺多年的这个公益梦终于落地。
“心青年”家庭的希冀:
孩子今后能回归社会
活动现场,潮新闻记者碰到前来参加活动的敏敏的父亲殷先生。
殷先生告诉潮新闻记者,他的孩子敏敏今年已经19岁,是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才感觉她跟普通的孩子有点不一样;6岁的时候去医院做了智力测试,发现她的智力水平低于常人。”
殷先生不甘心,还是安排敏敏跟常人一样读小学,自己则经常辅导孩子学习。但结果却让殷先生颇为失望:往往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后来殷先生把敏敏安排到乡村的小学学习,总算“混”到了小学和初中毕业。
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殷先生觉得,高中让孩子学一门技能是最合适的选择。于是初中毕业后,敏敏去了一家还不错的职高,学习烹饪知识。但中式烹饪不是标准化的制作,对敏敏这样的孩子来说能力根本跟不上。无奈之下,殷先生又给敏敏转到另一所职高。
得知杭州长乔集团成立“海洋天堂”公益项目的消息,今年4月份的家长开放日,殷先生特地到“海洋天堂”实地来参观,感觉这里的设备设施很新颖、前卫、高端,配套一流,规模也大。“这里的‘星海烘焙’提供的是标准化的职业训练,对敏敏这样的孩子来说比较适合。而且孩子小时候来过极地海洋公园许多次,非常喜爱这里的海洋生物。”
△“海洋天堂”室外一景
殷先生希望,通过这里的融合就业培训,孩子今后能回归社会,成为一个能独立生活的人。
殷先生说,印象中杭州之前还没有一家像“海洋天堂”这样针对16岁以上“心青年”的公益服务机构。“很敬佩陆总这样一位特别有爱心的人士,做这个公益项目很难,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没有勇于付出(包括精力和金钱)的勇气,是做不了这个公益项目的。”
据统计,国内目前共有1000多万心智障碍人士,其中80%以上成年后处于“毕业即失业”的状态。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些家庭中大部分父母因长期照料心智障碍孩子,不得不放弃职业发展而陷入经济危机。这不仅是千万个家庭的隐痛,更是整个社会亟待破解的困局。
陆丽珺表示,杭州海洋天堂的核心服务,是构建“心青年”品质生活和融合就业支持体系。“从居家生活训练到社区融合,从艺术调理到职业技能培养,我们为‘心青年’设计了阶梯式成长路径,通过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海洋天堂不仅是服务机构,更是一个倡导平台。陆丽珺介绍说,依托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每年70万的游客资源,“海洋天堂”设计了“公益体验岗”“爱心志愿者”等项目,邀请公众与“心青年”互动。“当游客亲手接过一杯由‘心青年’制作的咖啡,或共同完成一幅海洋主题画作时,偏见将悄然消融,取而代之的是理解与接纳。”
△海洋公园内的助残日公益嘉年华
活动现场,长乔集团、星巴克、江南布衣等企业被授予“情暖海洋·爱心护航”荣誉。这些企业将通过提供志愿者服务、岗位体验机会以及爱心资助等方式,支持“心青年”成长。
△授牌仪式
工作后“累并快乐着”
拿到第一笔工资给老师买奶茶
实际上,目前已有3名“心青年”通过就业辅导实现了就业的梦想,在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白鲸餐厅担任服务员岗位。19岁的潘承颖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活动现场,潮新闻记者遇到了以志愿者身份亮相的承颖妈。
承颖妈阳光、开朗,一点都看不出“心青年”家长的焦虑和忧愁。承颖的同事对承颖的评价也是活泼、开朗,母女俩的性格看来是一脉相承的。
“我的孩子性格是外向型的,喜欢跟人沟通。我们没有觉得孩子是个负担,相反,孩子给我们带来快乐,这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大家喜欢叫她‘小天使’,我们觉得蛮幸运的。”
承颖妈说,她的老家在温州,承颖是因为两岁多的时候得了脑膜炎,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最终落下病根,成了一名偏脑瘫的心智障碍患者。“那时候医生都下了死亡通知书,初为人母的我如同遭遇晴天霹雳,不知如何是好。孩子的爷爷坚持去找温州当地最好的医院,孩子在重症监护室呆了10来天。那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由于大脑长时间缺氧,小承颖落下了后遗症。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后,孩子被转到普通病房,之后又转到康复病房。一开始,承颖妈常常感到内疚、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有带好孩子。但当手术后三个月小承颖喊了一声“妈妈”,给了承颖妈一个笑容的时候,承颖妈瞬间被感动、被治愈。
从此,承颖妈放弃工作,专心陪伴小承颖。刚开始的时候,小承颖每个月都要进行康复治疗,每次都要半个月左右。等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当地没有特殊学校,承颖妈就让孩子去了普通学校。但因为在学校受到其他孩子的歧视,小承颖过得并不开心。之后去私塾读了两年,因为同样的原因,最后还是放弃了。
得知杭州有专门的特殊学校后,承颖妈在孩子11岁的时候,把小承颖转到了杭州健康实验学校。在那里,小承颖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初中毕业时,一开始承颖妈还担心毕业后只能待业在家,刚好碰上健康实验学校根据孩子的需求创办了职高班。
在职高班,承颖学习了铺床、洗车、西点和咖啡制作、竹编等职业技能。即将毕业时,又有幸被“海洋天堂”选中,开始了各为期三个月的融合就业培训和实习。如今她已是极地海洋公园白鲸餐厅的一名服务员。
△承颖在工作中
拿到第一笔工资的时候,承颖别提多开心了,那是对她工作的认可,满满的成就感。“她首先想到的是去健康实验学校,请老师们喝奶茶。”承颖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孩子多懂事!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自己的坚持。因为离家比较远,工作日她每天5点多要起床,6点半前要出门,和另一个小伙伴一起坐地铁、换公交。旅游旺季实在觉得累的时候,她偶尔也会让我去接她。”承颖妈说,那是一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第二天她就会满血复活。
全国助残日只有一天,但“海洋天堂”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多像承颖这样的“心青年”走上融合就业的路,一步步融入这个社会,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