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轮印巴冲突中,印度损失至少5架有人战机,而巴空军则只是“衣角微脏”,印军几乎可以说是完败。
本轮印巴冲突中,印度损失至少5架有人战机,而巴空军则只是“衣角微脏”,印军几乎可以说是完败。
然而,面对此次惨败,印度智库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把责任丢到了中国身上,认为是中国的部署,帮助巴基斯坦开了天眼,真是“人穷怪社会”。
莫迪
我们都知道,印巴停火后,印度政府举行了一场全国为期10天的全国大庆。
莫迪政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蒙蔽国内群众,防止战败的消息传出,影响自己的统治稳定。
但问题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尽管印度封禁了大量传播真实信息的账号,甚至还封禁了一些中国媒体的社交官号,但依旧无法避免民众获知真相。
因为各路西方媒体一直在不断地披露印巴空战细节,莫迪政府压根就来不及封禁。
眼看着自己苦心营造的的胜利局面就要被戳破了,印度智库坐不住了,赶紧跳出来为莫迪政府站台。
而他们为了转移民众视线,硬生生的把中国拉出来顶缸了。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
5月1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出了一则新闻,内容显示印度某智库认为中国早在印巴空战爆发前,就帮助巴基斯坦做出了两大部署。
第一:协助巴方重新部署雷达系统。
第二:中国调整了对印度的卫星监控,时时向巴方提供情报支持。
该智库认为在中国的支持下,巴方对印度的行动了如指掌,给此次印巴冲突带来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印度智库的判断,或许也是印度军方的判断。
因为网上资料显示,该智库和印度国防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就连现任印度国防部长辛格都在智库中担任顾问一职。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
在印度智库做出此判断之后,顺势又往中国身上泼了一盆脏水。
他们宣称中国对印度冲突的插手程度超过的全世界的认知,呼吁印军必须要做好两线作战的准备。
不得不说,印度智库确实有够抽象的。
他们口中的“中国介入印巴冲突”,完全就是猜测,没有任何的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其还像模像样的呼吁印军做好两线作战的准备,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再者来说,以印军的实力,在巴基斯坦手中都拿不到制空权,甚至连防空系统都被远程摧毁了,现在还妄言两线作战,怎么?担心灭国的速度太慢吗?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智库为何如此着急的想要把中国拉下水,甚至不惜口不择言呢?
印军
有分析认为,目的可能有三个。
第一:抹黑中国的形象。
中国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和平崛起的原则,从来不插手他国内政,对于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冲突。向来都是积极劝和。
比如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中方曾派遣李辉大使进行了数次穿梭外交,力求让两国放下兵戈,以政治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
虽说在美西方的破坏下,中方未能劝和俄乌冲突,但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留下极高的形象,就连俄罗斯都不止一次的赞扬中国的劝和行动。
而印度一直以来都对华充斥着敌意,自然是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国际形象蒸蒸日上,于是就污蔑中国插手了印巴冲突,试图让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善良”。
印度智库的行为显然是徒劳无功的,不要说他们没有任何的实证,就算拿出了所谓的证据,国际社会恐怕也会认为是伪造的,毕竟印度的可信度,比起中国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李辉大使
第二:印度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前面我们提到,尽管莫迪政府在努力的封锁消息,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获知了真相,他们已经开始质疑莫迪所谓的“胜利”,究竟是真是假?
对于莫迪政府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因为印度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极其严重,甚至已经到了民粹的程度,他们肯定无法接受在对巴作战中失败。
印度庆祝“胜利”
一旦真实消息曝光,那愤怒的印度民众一定会把矛头对准莫迪政府,到时候莫迪恐怕就要像当年的尼赫鲁一样,瞬间从神坛上跌落下来,成为民众疯狂抨击的目标。
为了避免最坏的局面发生,印度智库索性把中国拉下了水,因为印军输给中国,总比输给巴基斯坦好听一些。
毕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62年就曾揍过印度,纸面实力也比印度强,民众对战败的反应大概率会小一些,莫迪政府承担的压力也就小一些。
第三:印度在转移矛盾焦点。
在现阶段,印度社会的关注的重点是印巴冲突中,究竟谁胜谁负。
将中国拉下水后,那民众视线就会被转移,毕竟国际矛盾肯定更吸引民族主义者的眼球。
事实上,小编认为,莫迪政府之所以反对中国修改藏南地区的名称,其实就是在刻意的强化中印之间的领土矛盾,以吸引民众的关注。
当然,印度不会在此关键时刻在中印边境挑起争端,他们也清楚绝对打不赢的。
莫迪政府只是想要在矛盾转移后,拿到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继而充分的篡改印巴空战的真相,以维护自身的统治。
信源截图
对于印度的污蔑和抹黑,小编觉得外交部有必要解释和澄清一下,尽管印度上下可能不会相信,但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以正视听,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真诚。
同时,我们也要密切的关注印巴后续的情况,因为尽管双方实现了停火,但局势并未彻底平息。
根据媒体的消息,印度似乎还准备继续断水,以展现对巴基斯坦的强硬态度。
这是极为危险的举动,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摩擦。
而南亚一旦局势升级,对整个亚洲都不一件好事,尤其是会影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对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尽可能的避免双方局势再次升级。
来源:大叔的旧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