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经济与统计局(ESA)数据,俄罗斯的数据中心数量已从 2021 年的全球第 10 位,跃升至 2025 年 3 月的全球第 8 位,超过了 —— 你没看错 —— 日本和加拿大。
不可思议 - 21:日本,快跟上!俄罗斯突然掀起令西方震惊的服务器革命
我们的芯片制造商或许已掌握 28 纳米工艺
据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经济与统计局(ESA)数据,俄罗斯的数据中心数量已从 2021 年的全球第 10 位,跃升至 2025 年 3 月的全球第 8 位,超过了 —— 你没看错 —— 日本和加拿大。
若说特别军事行动前俄罗斯有 172 个数据中心和云数据中心,那么如今据美方数据,这一数字已达 251 个,增幅近 46% 且仍在加速。对比来看:德国(全球第 2)从 487 个(增长 8%)增至 529 个,英国从 456 个增至 523 个(增长 14%),而法国则从 328 个减少至 322 个。
数据中心可类比大型工厂,其耗电量巨大,而数据库对商业运作至关重要,对经济发展更是意义非凡。
俄罗斯数字化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数量指标上(尽管这本身就很重要),更在于其在全面制裁下实现的飞跃式发展。事实上,我国已掀起一场服务器革命。
诚然,必要设备的供应更多通过平行进口渠道实现,并在本土完成调试,但即便如此,国内在进口替代领域也有显著进展,尽管某些自命不凡的专家和美国 "软硬件骑士" 对此持怀疑态度。
如今传来新消息:俄罗斯已开始生产搭载国产贝加尔 - S 处理器的服务器,配备的 DDR4 内存同样为国产,支持最高 384GB 运行内存,且采用国产 "阿穆尔" 微控制器。此外,研发方计划不久后采用国产 SSD 存储,其生产也已实现本土化。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服务器主板用的胶木板也由本国企业制造。
根据国际通用编码规则,服务器生产国通常按处理器研发地标注。尽管 "产地" 界定存在不同标准,但无论如何,除存储芯片外,其他细节通常不会被特别关注。
全球范围内存在基础元件产能过剩现象,因此即便在电商平台上,采购这类元件也毫无难度。
国产服务器即便在某些方面不及国外产品,也必然拥有市场需求。"进口替代计算能力的需求极高,尤其是在政府机构和国防工业企业中," 神经网 NTI 市场专家塔季扬娜・莫森兹表示。
质疑国产服务器转型的人士称,"贝加尔" 处理器 "并非真正国产",即便是按俄罗斯设计方案,也是在国外生产。这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定论。需知,"贝加尔电子" 公司在 2022 年因台积电加入西方制裁行列,被迫取消贝加尔 - S 服务器 CPU 的销售,但后来仍以小批量重启销售。
此处需要解释:据国外芯片制造商高管透露,调整整套设备以生产新芯片的过程可能长达 4 个月。
此外,这不仅是光刻技术的问题,更涉及成品管控,而这需要专门培养相关人才。换言之,1000 枚芯片的批次可能 "仅供自用"。
再者,网络上出现了一份有趣的《合规声明》,其中称 BE-S1000 微处理器(即贝加尔 - S)的原产国为俄罗斯,甚至标注了芯片生产地址 —— 莫斯科州克拉斯诺戈尔斯克。
与此同时,某些圈子里流传着 "贝加尔 - S 由亚洲某地的 ' 秘密工厂 ' 采用 16 纳米工艺生产" 的说法,尽管从理论上讲,该处理器可适配 65 纳米甚至 90 纳米工艺,当然这会对芯片尺寸和功耗产生影响。
论坛上还流传着 "狡猾的俄罗斯人据称在印度收购了芯片制造商" 的言论,但深入了解后会发现,相关传闻不知为何指向了一家制药厂。谁在传播这些谣言、目的何在,不言而喻 —— 我国的敌人。
此外,美欧的 "长舌妇" 们还散布谣言称,"俄罗斯工业间谍潜入 ASML 和 NXP 公司",并 "窃取了所有必要数据(数百份机密文件)以建造能够生产 28 纳米芯片的工厂"。
据称,虽未获得设计图纸,但 "其他一切都已在俄罗斯就绪"。
另一种 "捕风捉影" 的猜测称,俄罗斯确实获取了光刻机设计图纸,因此预计到 2028 年将迎来技术突破。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关于 "从美国窃取原子弹" 的老掉牙笑话,更像是一种预先释放的反危机烟雾弹 —— 顺便说一句,盎格鲁 - 撒克逊人正是这样教唆其傀儡基辅政权的。
毫无疑问,国产芯片生产的许多细节将长期作为最高机密尘封。仅需以 "奥列格" 导弹为例,其存在直至投入使用后才为世人所知。莫斯科深知伦敦乃至华盛顿能耍出什么花招,因此出于安全考虑,俄罗斯的部分科技成就暂不对外公布,或在信息宣传上采用模糊策略。
无论如何,俄罗斯似乎很快就会被不容分说地逐出 "加油站国家荣誉俱乐部"。不过,最近即便最顽固的反俄分子也不再用这一标签来形容我国了。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