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确诊为NPD?切勿轻信短视频里的“心理专家”

摘要:近日,各类以“你以为正常,其实是×××的行为”为标题的心理分析类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走红”。这些视频通过总结某种人格或心理问题的特征,在线为网友“诊断”人格。自恋型人格障碍(NPD)、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等专业术语由此被很多

近日,各类以“你以为正常,其实是×××的行为”为标题的心理分析类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走红”。这些视频通过总结某种人格或心理问题的特征,在线为网友“诊断”人格。自恋型人格障碍(NPD)、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等专业术语由此被很多年轻人所熟知,成为“网络热门人格”。

心理分析“走红”映射大众需求

王尚(媒体人)

心理分析短视频的“走红”映射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有着大量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和正确引导,人们就很容易对短视频里的“心理专家”偏听偏信,产生“刷了10分钟,确诊一身病”的尴尬和困惑。

一些人通过心理分析短视频去寻找心理困扰的解决路径,其实并不全是坏事。有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闷在心里不说”,人们如果能主动寻求帮助,找人倾诉,情绪往往就能得到宣泄,更容易从心理困扰中解脱出来。

心病还需心药医。但这个心药的处方应由相关科室的医生等专业人士开具。单纯借助内容良莠不齐的短视频来诊断自身的心理问题,是一种不科学的“冒险”行为,有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陷入更大的麻烦。

人们所遭遇的心理困扰或情绪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或紧张、焦虑,或对事物缺乏兴趣或者无法应对压力等。而且,在一些特殊的阶段或者经历大的变故时,人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陷入心理危机。为此,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指导很有必要。

满足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拓宽心理健康服务渠道,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有关部门需要督促平台规范短视频账号管理,加大对伪科学内容、冒牌心理专家账号的清理力度;完善多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

别被所谓的专家忽悠了

郭元鹏(媒体人)

如果你自私自恋、嫉妒心强、不爱自我反省,那你可能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如果你喜欢独来独往、爱逃避问题、对亲密关系持悲观态度,那你可能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诊断”或介绍人格类型的视频。有人直呼:“刷了10分钟,确诊一身病。”心理分析短视频上的这些“诊断”可信度值得怀疑。短视频“走红”,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刷几个视频后,就“感觉自己不正常”,这一现象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尽管有些心理分析短视频的出发点可能是科普,但视频中的大部分内容却很难达到科普的目的。要知道,心理问题的分析诊断是有专业门槛的,岂能只根据几条行为特征就给人下“诊断”。

这类视频打着“健康科普”“心理健康”的旗号,实际却是制造焦虑、紧张情绪。本来没有什么心理疾病的人也容易被误导而“对号入座”,搞得紧张兮兮的。事实上,心理知识科普也好,心理健康引导也罢,都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心理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而非仅凭一些具体行为就能下结论。大家千万别被短视频里所谓的心理专家忽悠了。

针对这一现象的整治,短视频平台可以有更多作为。短视频平台对相关短视频账号需要严格把关,严格落实账号认证实名制,完善身份认证规则。另外,还要鼓励有资质的心理医生走进网络空间、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11928DZ】获取授权

来源:阿木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