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的夏收夏种,你想象不到的苦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6:01 2

摘要:没在生产队呆过的人,没法体验到那时农民劳动的苦与乐。那时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靠的是人的一双手,一副肩膀,一双脚。

没在生产队呆过的人,没法体验到那时农民劳动的苦与乐。那时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靠的是人的一双手,一副肩膀,一双脚。

生产工具是要人工操作的犁耙、锄头镰刀、箩筐畚箕、扁担。加上耕牛的帮助。

工具落后,劳力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力量,纯属体力活。

在生产队,最苦最累的是夏收夏种,时间紧,时节不等人,社员要赶紧抢收稻谷归仓,又要赶着播种。如果错过了时节,就会严重的减产。所以生产队不敢怠慢,收与种都在抢时间。

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必须争分夺秒,劳动的时间长,强度大。

每天天没亮,社员就披着晨曦,踩着露水出工了。凌晨四五点忙到早上九点十点,才收工回家吃早饭。

早饭时间很短,刚放下碗,还不及喝口水,又匆匆忙忙出工了,一直忙到中午一点多,太阳火辣辣的时候才收工。

由于太阳火辣,中午休息时间稍长一点,也就是两个小时左右吧。

下午两点半钟左右,又要出工了。这时太阳还是白花花的,炙烤着大地,社员们顶着烈日,来到田间,又开始忙碌起来。

下午一直忙到月亮爬上山头,群星闪烁的时候。

劳动的强度大,社员们付出巨大的体力。收割稻谷时,一手抓住稻杆,一手挥动镰刀,快速地收割,而要弯腰弓背。

脱粒是用竹筒,社员双手握住稻杆,用力地甩打在竹筒边上,把稻谷甩脱出来,没有一定的力量是不行的。

收割脱粒后,倒在箩筐里,社员就用扁担挑到晒谷场里晾晒。两箩筐谷子有一百来斤,没有一定的体力是挑不动的。近的还好些,远的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了。

在晒谷场劳动也是十分辛苦的,头戴草帽,光着脚,顶着烈日,时不时要用耙子翻动谷子,好让谷子两边受热,干得快些。

晒谷场是烫的,烫得脚都要起泡。天气稳定还好些,如果天气多变,时而来一场风雨,那就更难了。这时全队的人员都要出工,忙得收谷子,雨过后,又要重新担出来晾晒,真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呀。

这边刚抢收完稻谷,那边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抢种了。

抢种并不比抢收轻松,不但白天要出工,晚上也要加班,真可谓日夜不停。

夏种时,男人一手扶犁,一手牵着牛绳,一圈一圈地翻土,松土,犁田。女人把禾苗用力地抛在水田里,卷起裤脚,下田插秧。

腰弯成九十度,埋着头,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插入水田里。要插得每棵的间隔差不多。一个上午,一个下午,连续几个小时都这样弯腰,真的累得直不起腰来,没有长期的磨练,根本干不了这种活。

早晨干到太阳爬上头顶,火辣辣地照着,汗水顺着脸颊一颗颗地掉进水田里。这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写照。

夏种时晚上要去加班拔秧苗的。晚上一般要劳动得深夜十一点多,才能保障第二天及时插秧,第二天一早,又要出工。所以,夏种时,社员休息的时间是很短的。

一身泥土一身汗,脸颊晒黑身脱皮,一个夏收夏种,农民就是这样的模样。

生产队时,夏收夏种的那种苦,那种累,那种忙,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永远体验不到的。

现在,农村耕种已用上了机械化,农民从艰苦劳动力解放了出来,轻松了,也快捷了。

来源:2222小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