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苹果给了印度希望,结果中美谈成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16:22 2

摘要:英国广播公司5月19日评论文章指出,苹果公司的转移生产计划一度点燃了印度的“世界工厂”梦,然而中美关税下调打乱了印度的野心,可能导致原本流向印度的制造业投资“停滞”或“回流”。

英国广播公司5月19日评论文章指出,苹果公司的转移生产计划一度点燃了印度的“世界工厂”梦,然而中美关税下调打乱了印度的野心,可能导致原本流向印度的制造业投资“停滞”或“回流”。

尽管有观点认为中美经济“脱钩”将使印度受益,但恶劣的营商环境、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不足、组装环节利润微薄等诸多问题,是印度绕不开的挑战。专家认为,印度需降低生产成本、完善物流和法规,否则难以实现制造业野心,甚至可能被边缘化。

这种情绪的转变与上个月印度的兴高采烈形成鲜明对比。

野村经济学家索纳尔·维尔马与奥罗迪普·南迪在本月报告中指出,除中国外,印度还面临着越南等其他亚洲竞争对手。

长期以来,印度恶劣的商业环境令外国投资者沮丧,也阻碍了印度制造业增长——其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二十年来一直停留在15%左右。政府智库“Niti Aayog”承认印度在承接中国转移投资方面“成果有限”,并指出越南、泰国等国凭借廉价劳动力、简化税制、低关税和主动签署自贸协定扩大了出口,而印度已然落后。

另一关键问题在于,印度电子产业(如iPhone制造)仍依赖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观察者网5月19日报道)

近几年,出现了很多看好甚至盛赞印度、越南、墨西哥、土耳其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声音。

不但很多专家这样言之凿凿,就连欧美一些智库也非常看好这些国家,尤其是对于印度。

相关国际组织和知名智库每年一次给出的营商环境排行中,印度在其中一些排行中,出人意料地挤入前几名,得分几乎与新加坡、中国香港相当。这些评选的缺陷在于,只看规定年份里,不同经济体承诺改革、决定改革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利好消息放出,而不是真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哪怕是最权威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行榜中,也曾出现过咄咄怪事:“法国倒退4位排在卢旺达之后。在对投资者的保护方面,打了十几年内战的塞拉利昂列第22位,大幅领先第170位的瑞士。在电力供应方面,世界上最穷最无投资回报的地方之一——海地,因为通了电就排名第67,帮助海地人连通电网的加拿大却只排第145位。”

尽管印度的市场环境,是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普遍难以忍受的。这种难以忍受,既包括软硬件环境,包括电力供应的稳定性,道路和通信基础设施的有效性,职业技术教育覆盖的广泛性,更指向监管。印度监管,尤其是对于外资企业的监管,集合了东亚、拉美、欧洲监管最为繁冗低效的几乎所有特点,但只要有豪言壮语放出,就会被视为“少年可期”、“大有可为”。

事实上,哪怕是越南、泰国,营商环境也远远优于印度,而这些国家的劳动力素质和法治环境也远非印度可比。

虽然如此,印度因为被界定为类同于欧美的民主模范国家,又有巨量的人口,所以一俊遮百丑,其问题就被得到了掩饰,或者说,虽然承认问题存在,但轻视解决问题的难度。

从长期来看,印度经济的腾飞,甚至成长为类似于美国、中国这样的世界一极,并不是不能实现的。人口优势和市场优势这确实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和美国企业在印度市场受到反复刁难,但劳动力成本的洼地优势,可以对冲甚至覆盖比如良品率低下等问题,而潜在市场的广大,使得跨国企业宁可让渡很大一部分利润,也要保住印度市场。

印度移民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取得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再加上前述的相同政治制度,增加了欧美国家将印度看成是自己人,甚至予以容忍的豁免度。

还要看到,虽然印度国内总体上教育供给水平极度不平衡,但在西方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在高种姓人口阶层中,基于人口基数所折算出的高水平科学、技术人才绝对数量,也是不可低估的。

简单来说,长期而言,印度前景确实可以判断为非常良好,但难就难在当下的选择和行动。

无论如何,印度要圆自己的世界工厂梦,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融入亚洲,尤其是中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已经密切形成的产业价值链体系。事实上,现在的美国中高端制造业,以及各种层次的生产服务业、创意产业,之所以仍然保持强大竞争力,就在于善于调用这一产业价值链体系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关税博弈,必然会因为美国产业、制造业的利益需要,对东亚-东南亚产业价值链体系作出暂时的让步。而至少在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印度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角色地位。

来源:渝川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