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6日,山西晚报“山河+”客户端焕新上线。当日,在交城卦山书院氤氲的墨香中,因为深圳地铁10号线题写站名而声名远扬的“山西姥爷”王朝珠,以笔墨为礼,祝贺“山河+”客户端全新启程。提笔落墨间,“山河+”“洞见时代心达万家”“山河+邻聚里”等苍劲有力、被网友们
5月16日,“山西姥爷”王朝珠,以笔墨为礼,祝贺“山河+”客户端全新启程。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王晋磊摄
“山西姥爷”王朝珠在题写“洞见时代心达万家”。
5月16日,山西晚报“山河+”客户端焕新上线。当日,在交城卦山书院氤氲的墨香中,因为深圳地铁10号线题写站名而声名远扬的“山西姥爷”王朝珠,以笔墨为礼,祝贺“山河+”客户端全新启程。提笔落墨间,“山河+”“洞见时代心达万家”“山河+邻聚里”等苍劲有力、被网友们誉为“神仙书法”的大字跃然纸上。
值得一提的是,王朝珠老先生在现场还接受了山西晚报社颁发的“山西晚报社文化智库学者”聘书。这份聘书,不仅是对其书法造诣的认可,更牵出一段跨越二十载的文化情缘。此前,山西晚报办报宗旨“尽心竭力为大众服务”正是王朝珠的兄长、著名书画家王朝瑞先生所书。20余年,兄弟俩为山西晚报相继题字,成为传媒佳话。
“山西姥爷”章首次盖印,给山西晚报落款
交城卦山书院有“山西姥爷”王朝珠的工作室,在墨香与花香中,山西晚报记者讲起“山河+”客户端的发展,说起2004年其兄长王朝瑞先生赠送墨宝的来历,王朝珠老先生感叹这份情意和缘分,便挥毫泼墨,接连写下书法作品馈赠山西晚报。特别是在“山河+邻聚里”隶书中,加盖了刚刚制印好的“山西姥爷”篆书印章,告诉记者“这枚印章还是第一次启用咧。”
记者送上山西晚报典藏特刊《何以山西》金箍棒版。翻看特刊里的山西古建、山西历史文化介绍时,老先生高兴地说:“这个太好了,我很喜欢。”
3月下旬,76岁的山西书法家王朝珠的外孙女张嘉慧在社交平台发帖求助,姥爷为深圳地铁10号线题写站名,希望网友帮忙拍摄站名照片。帖子迅速引发深圳市民热烈响应,短短数日评论区集齐所有站点照片。这场“替姥爷圆梦”的暖心行动,让王朝珠的隶书作品“敦厚圆润”的“神仙书法姥爷体”书法火遍全网,“山西姥爷”成了王朝珠的代名词。
4月2日至4月5日,王朝珠一家应“深圳地铁”邀请,首赴深圳,开启圆梦之旅。4天之行得到了深圳地铁、当地媒体和网友的热情欢迎,央视、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全程报道。
山西晚报记者全程采访跟进“山西姥爷”王朝珠这场跨越山海的墨香情缘,并在深圳圆梦之旅结束后到太原武宿机场迎接“姥爷”回家。
回到家乡的一个多月来,王朝珠邀约不断,有亲友道贺的,有书友学习交流的,还有书法爱好者请教求字的。
4月23日,“书香卦山,阅见家乡”世界读书日活动暨全民阅读月启动活动中,卦山景区特别举办了“卦演万象,墨润鹏城”王朝珠书法作品展,展期一个月,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欣赏王朝珠的书法作品。
而今作品展已经接近尾声,王朝珠准备行装将再赴深圳,应邀参加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搭建书法艺术与晋粤交流双向奔赴的情感桥梁。
兄弟书法家,为不同时期的山晚题字
山西晚报创刊于1999年12月1日,以“尽心竭力为大众服务”为办报宗旨,在纸媒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个个采编人员用脚步丈量三晋大地,用穿街走巷传递时代声音。
2004年夏,著名书画家王朝瑞先生欣然提笔,用笔墨为这份宗旨赋予艺术灵魂,表达对山西晚报的认可和喜爱。而王朝瑞,正是王朝珠的兄长。迄今,王朝瑞的这份书法作品还高高挂在山西晚报社的大会议室里。
20余年后,弟弟王朝珠以同样饱含深情的笔墨,为山西晚报“山河+”客户端的上线送上祝福,见证着这份初心在数字浪潮中的传承与升华。
20余年间,在融媒体发展大潮中,山西晚报积极谋求从传统纸质媒体向现代化全媒体集群蝶变,已拥有“报网端微视库号”多轮驱动平台,全网粉丝量突破2500万,成为重要的综合性主流媒体品牌传播服务机构。
而今,在山西晚报“山河+”客户端焕新上线之际,“洞见时代心达万家”成为客户端的slogan,山西晚报仍旧展示着专业媒体的不可替代性,展示传统纸媒坚守与突破,展示信息生态从单向传播到价值共创的变革的使命担当。“洞见时代”,意味着“山河+”客户端将从记录者到解读者,从信息提供到思想发掘,从地方媒体到新闻智库;“心达万家”则意味着不同于报纸的单向输出,如今已变成了双向抵达,变成了“新闻+政务+服务+商务”。
兄弟二人,一个为传统报纸题字,一个为新兴客户端挥毫,恰似山西晚报从纸张到屏幕的发展轨迹,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铅字印刷的报纸到如今功能多元的客户端,变的是载体形态,不变的是民本情怀;换的是传播语态,守的是内容王道。
兄弟书法家,为不同时期的山西晚报题字,两幅墨宝,一份情缘。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赵晋燕王晋磊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