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统信软件工程师小张在湖边晨跑后,正从通明湖信创园11号楼走向对面100米处的星巴克咖啡厅。工作日的这个时间,被6栋大楼环抱的喷泉广场上,已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他的手机弹出消息——一家芯片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正在这里等他沟通系统适配的筹备事宜。“别急,我们8点05分就
作者/Eason、琳玉
校对/Tina
策划/Eason
清晨8点,通明湖畔的雾气还未散尽,沿湖散步,恍如江南。
统信软件工程师小张在湖边晨跑后,正从通明湖信创园11号楼走向对面100米处的星巴克咖啡厅。工作日的这个时间,被6栋大楼环抱的喷泉广场上,已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他的手机弹出消息——一家芯片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正在这里等他沟通系统适配的筹备事宜。“别急,我们8点05分就能碰面。”
相比于步履匆匆的西二旗和中关村,亦庄的氛围要从容很多。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现象在这里非常常见。联通数科与中兴数据库同处一楼、中科腾龙与亚信安全在同一栋楼内,龙芯中科大楼与统信操作系统总部相距不超过50米……科创园区与商业街、人才公寓之间往往只隔着一个红绿灯,“5分钟”步行即可触达“信创核心产业圈”。
大都东南,通明湖畔,亦庄新城。从2019年在亦庄启动建设至今,国家信创园,已经汇聚了400余家企业,产业链完整度近100%,楼宇参天,千企竞发,代码如星火,算力若江河,一支支自主创新的大军,正坐落在信创园的每一栋大楼里。
当系统工程师与软件开发者在咖啡厅偶遇,当数据库团队与AI实验室成员共赏一片湖景,也许,就是下一个颠覆式创新的故事开头……
01
自主决定命运:
通明湖畔崛起一条信创“产业链”
2023年3月,中科源芯创始人李金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北上亦庄”:将刚成立的光电芯片公司从南方整体搬迁至北京亦庄通明湖信创园8号楼。
从EDA工具支持到流片服务、从技术交流到客户对接、从产业适配到资源整合,通明湖畔的产业生态让李金野感到意外,大部分的信创龙头都汇聚在园区几栋楼里,从8号楼出发“5分钟”即可步行到达。
通明湖畔,四栋大楼,一条信创“产业链”雏形。
中科源芯主要研制光子集成芯片,并开发高性能光电子器件、模块与应用系统,涵盖的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全链路环节,属于典型的“卡脖子”领域。其中铌酸锂,被誉为光通信领域的“守门人”,在过去,日美企业曾一度垄断了这一市场,美企Lumentum和日企富士通更是联手占据了超过九成的中国市场份额。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一纸禁令,华为及其70多家附属公司被禁止从美国采购以芯片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零件。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国内产业的高度重视,构建一条安全可控、自主创新、全面完整的信创产业链,打破“缺芯少魂“的危险局面,不会因”被卡脖子”而“窒息”,实乃国之大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019年9月,亦庄通明湖畔的信创园正式启动,而信创园的8、10、11、12四栋楼,正是以“CPU+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为信息技术底座构建的一道“国产安全链”。
从硬件到软件,一道“安全国门”背后,30多项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中科源芯在做的只是其中一个。
“自主决定命运”,龙芯中科一直将其视为公司的口号。龙芯中科作为龙头企业上榜第一新声《2024年度中国最佳信创芯片厂商》榜单,龙芯中科20年磨一剑,在通明湖信创园成立之后,就将“中国英特尔”的旗帜插在了信创园10号楼。
“没有操作系统自主权,就没有信息产业的发展权”。2019年统信软件从成立之初,统信软件董事长就带着团队扎根通明湖畔12号楼,势要“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能被全世界认可”。
“内核100%自主可控、日均承载100亿笔交易”,中兴通讯GoldenDB不仅是龙芯中科和统信操作系统在数据库领域的合作伙,在金融、运营商核心系统的市场份额持续领先,目前在信创园8号楼埋头“铸就国产数据库新引擎”。
“身份安全中国市场份额第一”,作为云安全和终端安全的领导者,亚信安全从成立之初就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曾经作为安全厂商多次参与建党100周年、两会、金砖五国峰会、冬奥会、国际博览会等30多次重大会议的护航行动,是中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入驻通明湖畔11号楼。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以安全的名义,通明湖畔4栋楼里,围绕信创产业“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四大关键领域进行全链条布局,构建起一道高效的“信创产业链”。
02
攻坚之战:
从“缺芯少魂”到自主突围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代码如星火,算力若江河,破垄断之困,立自主之基。
2024年5月23日,一场“共筑龙基·迈向未来——信创新质生产力产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一款基于龙芯最新3A6000处理器的望龙电脑,搭载统信UOS专业版1070操作系统,实现8秒开机,和最新的Windows11 + Intel i9电脑旗鼓相当。
“龙芯+统信”、全国产“CPU+操作系统”,从1999年在北京发出“缺芯少魂”的警示,到2024年“剑指Wintel架构”,中国的“自主突围”一路坎坷,走了近30年。
根据第一新声对信创产业的跟踪发现,中国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又一场伴随国际技术封锁与自主创新博弈的长期战役。从“缺芯少魂”的困境到国产替代的规模化推进,信创产业历经数次关键战役,逐步构建起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第一场战役:破冰之战——从“缺芯少魂”到“核高基”的推出(1999-2018)。
1999年时任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指出“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龙芯中科、深度操作系统(统信软件前身)、Xteam、蓝点、中科红旗、银河麒麟、中软Linux 等公司陆续成立,信创产业进入萌芽期。2006年,“核高基”政策推出,明确“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方向,标志着信创产业的起步。
破冰之战,虽未在关键产业上突破国际垄断,但龙芯中科、深度操作系统(统信软件前身)、银河麒麟等公司的成立,实现了从0到1 的破冰,为后续国产替代积累了初步经验,奠定了政策与产业框架基础。
第二场战役:觉醒之战——华为断供与供应链保卫战(2019-2020)。
2019年,华为被美国制裁,美国开始加大对中国进出口限制,我国加速推进自主研发应用试点并扩大范围,信创产业招投标大幅增加,信创产业从“试点实践”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在这一事件推动下,华为启动“南泥湾计划”、国家成立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亦庄信创产业园在通明湖畔重塑”信创产业链“,一场“自上而下”的全产业链自主化“保卫战”拉开帷幕。
第三场战役:攻坚之战——突破关键技术点、构建完整产业链(2020-2025)。
2020年央行成立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第一批“金融信创解决方案”开始出现。随后,其他行业“摸着石头过河”,“2+8+N”行业开始在不同环节、不同层级、不同场景纷纷上线信创解决方案,被公认为信创产业规模化的应用实践元年。2022年《“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发布,提出“要加大IT行业的国产化,自主研发和自主可控”。
根据第一新声《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82.35%的企业认为一些环节的关键技术仍未完全突破,上游核心技术/产品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52.94%的企业指出国内信创产业链条较为分散、产业格局不够成熟。
“龙芯+统信”剑指“Wintel架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构建国产安全链,突破关键技术、构建完整产业链,这既是中国信创产业两个最大挑战,也是通明湖畔、信创园和所有企业肩负的历史使命。
第一新声《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
这不只是龙芯和统信软件的“替代”之战,更是一场中国信创“全产业链”必须打赢的“攻坚之战”。
2025 年,统信软硬件生态适配数量已突破 800万,生态合作伙伴达 15000 余家,在全国七大区域服务中心设立31个省级服务点、70+授权服务中心、万人级认证工程师。目前,统信UOS在党政、金融、运营商、能源、教育等关键行业部署数量超过800万套,服务客户超过50000家。
2025年一季度,北京市最新终端设备采购公示显示,作为国产CPU代表企业,龙芯中标比例飙升至61.7%,英特尔、AMD这对“硅谷双雄”反而成了陪跑者。此外,还有数据显示,2025年Q1国产CPU在党政机关渗透率已达58%,其中龙芯独占41.2%的市场份额。
作为“信创底座”,“龙芯+统信”承载的不仅仅是“国产替代”的使命,更是通明湖畔信创园“自主突围”的雄心壮志。
03
打破垄断:
构建“第一产业链”,势将自主进行到底
“全球信息产业长期构建在美西方主导的X86和ARM体系之上,中国要构建第三套信息技术体系,将自主进行到底。”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曾经这样感叹。
英特尔、Micron、Oracle、ASML、EMC、IBM、Dassault........30年时间,一条冰冷而又漫长的锁链,无情的束缚着我们,直到我们差点窒息。打破垄断,只有咬紧牙关将自主进行到底,才能“我命由我不由天”。
打破垄断,2024年3月底,经过5年的沉淀,亦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已突破2500家,龙头企业200家左右。
其中,通明湖信创园落地企业400余家,覆盖21类基础设施、5类基础软件、5类信息安全、近20类应用软件,集聚国内大部分领域信息技术头部企业,包括20余家芯片设计制造龙头、10余家基础软件领军企业、20余款行业应用软件标杆产品、10余家网络安全领域头部企业、30余家终端设备与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产业链完整度近100%,信创产业营收已超600亿元,折算单位面积产值高达153.85亿元/平方公里,远超其他信创产业聚集区,中国信创“第一产业链”悄然形成。
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亦庄已构建起了“芯片-服务器-超算中心-整机终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的全栈式产业布局。除了通明湖畔4栋楼里的龙芯中科、统信软件、金篆信科、亚信安全,周边还包括达梦数据、长城超云、国科微、国科天讯、华翊量子、万户软件、联通数科等行业龙头。
在芯片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企业”,其位于亦庄的12英寸晶圆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12英寸晶圆厂。在显示芯片赛道,集创北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在全球智能手机LCD显示驱动芯片、智能手机LCD TDDI芯片的市场占有率中均位列中国大陆厂商前茅。
同时,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同样表现出色。国科微新发布的“圆鸮”AI图像处理引擎,为安防、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带来更先进的智慧视觉处理芯片及解决方案;京微齐力的FPGA芯片、红山微电子的GPGPU芯片崭露头角。更令人振奋的是,北方华创的刻蚀设备、中微半导体的MOCVD设备已经打入国际供应链,打破了“中国芯”受制于设备的魔咒。
亦庄信创产业链-部分头部企业图
打破垄断,通明湖畔不仅需要一条“信创产业链”,更需要一群优秀的基金参与,一起培育“迈向未来”的科技新势力。
根据第一新声在《投资中国-2024年度中国最活跃机构榜单》中持续调研发现,亦庄国投、红杉中国、真格基金、金沙江创投、五源资本、京东、蔚来等一线基金/CVC,持续“投资中国”,在近年间纷纷布局亦庄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累计投资项目金额数百亿元。
打破垄断,在资本和产业的推动下,大量新兴企业在市场中拿下多项第一、全球首个、行业唯一等荣誉。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2025年,亦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已聚集企业400余家,包括“独角兽”企业3家,“小巨人”企业65家,专精特新企业160家,且目前已挖掘大模型相关应用45个领域、100余个场景。
04
超越:
亦庄要用“行动”,抢占未来高地
2025年4月27日,智谱清影在通明湖畔举办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发布会上,发布了最新产品AutoGLM沉思大模型,这一全新智能体不仅具备深度研究能力(Deep Research),还能实现实际操作(Operator),真正推动AI Agent进入“边想边干”的阶段,模型效果比肩DeepSeek、OpenAI等产品。
“追赶OpenAI、超越OpenAI”,这不仅仅是坐落在亦庄的智谱清影的目标。
DeepSeek、豆包、通义千问、盘古大模型......中国“大模型军团们”不止承载着自身产品性能与表现的提升,更肩负着中国科技产业的“未来与希望”。
不仅大模型,从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等信创“顶流”,到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等科技“新星”,“亦庄”正如一块“吸铁石”,吸引着一大批优秀企业来到通明湖畔,共同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种聚集效应之所以能够出现,除了得益于亦庄完善的产业生态与资本护航外,更与其独特的营商环境与政策优势密不可分。
资金支持、政策保障、产业配套、场景方案,亦庄正在用自己的系列“行动”,抢占未来的“高地”。
一、聚焦龙头、落实“行动”:两年时间、5大领域、9项政策
2023-2025年间,亦庄密集出台至少9项重点政策,包括《打造国家信创产业高地三年行动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建设开源开放信创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十大行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覆盖信创、机器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出雁阵领航、科技强基、场景智跃、平台赋能、开源聚力、标准聚识、金融强链、出海扬帆、产教育才、产城融合十大行动。
二、聚焦场景、打造“方案”:10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50项标志性解决方案
2025年,亦庄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开源开放信创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十大行动),提出到2027年,经开区信创产业市场主体数量、产业营收规模实现倍增,集聚1000家高创新性、高成长性、强竞争力的信创企业,同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打造50项标志性解决方案。
2025年4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建设全域人工智能之城的实施方案(202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北京亦庄将建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集群,面向社会开放100个标志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聚集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企业600家,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
三、基金扶持、资金支持:100亿产业基金、10大资金支持政策
2023年1月,首期经开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简称“一期基金”)的注册成立,规模100亿元。截至目前,一期基金累计已决策投资项目金额84.03亿元,储备项目投资金额44.13亿元,将带动社会投资及返投金额超百亿。
2025年初,北京亦庄拟设立规模100亿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二期,继续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六大未来产业等符合当地产业定位和政策的企业。重点关注产业链提升、强链补链、自主创新等各类项目,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推动力和支撑力。
除了“百亿基金”扶持,亦庄还面向企业推出了近10项资金支持政策:
·标杆示范奖励,首方案奖励:对首次解决重点行业应用场景需求的企业,按非硬件采购额比例给予奖励,最高3000万元;
·标准贯标奖励,首贯标奖励:对首轮贯标企业,单个企业最高50万元/项,单项标准总奖励不超过500万元;
·共性平台支持:适配平台按推广应用情况给予资金支持,最高500万元/平台;
·“雁阵计划”:对带动产业链的领军企业,连续5年每年提供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隐形冠军企业并购贷款贴息2000万元/年;
·研发投入配套:对重大技术突破的企事业单位,按研发投入给予最高3000万元配套支持;
·贷款贴息:重大项目贷款贴息期限最长3年,并购贷款贴息最高2000万元/年;
·上市补贴:北交所上市企业可获市区两级补贴,区级补贴不低于市级标准;
·人才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支持高水平人才创新创业,覆盖住房、教育、医疗等专项服务;
·场景开放补贴:智慧城市、金融等领域开放应用场景,重大项目支持最高1000万元;
·租金减免:国家信创园内重点实验室、适配平台等,可享多年租金减免;
通过“十项措施”+“十大行动”的政策体系,以“真金白银”直接补贴、百亿级基金支持、人才专项投入为核心,形成覆盖企业研发、生产、上市全周期的资金扶持网络。
中国信创看北京,北京信创看亦庄。在大都东南,通明湖畔,亦庄新城,旌旗猎猎,产业可聚八方之气,创新正揽四海之英。
来源:第一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