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如果全世界像唐国明一样,租居八平米、日食一餐,那会怎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6:44 2

摘要: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

哈哈,如果全世界像唐国明一样,租居八平米、日食一餐,做出了千古留名的文化成就,那会怎样

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精选脂批、文句汇校标注、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精神的唐国明,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一组数之和与另一组之和的和差b的规律,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还发现a前与a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a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1+n)=d(n+ n²),还推导出了,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列数组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列数组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数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一、

大风吹起又吹起,谁敢占领一个鹅毛诗王的领地/在智慧飞扬的鹅毛翅膀上,在升起过红太阳的地方,我的声名已像大风一样,传遍了王的领地

故国如一本书已打开在那里;有时如一条河流;有时如一个荷塘,常有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梦想/其实,故国就如一本书,读不读它,都在那里;翻不翻它,都敞开在那里

花朵挂在高高山坡的墙上,我不能摘取我只能仰望;满坡的稻子像卫兵一样,似守护着花朵这位娇贵的姑娘;我坐在墙下,欣赏着花朵,直坐到月亮挂在山岗上/爱我的姑娘一个又一个去了远方,听说她们在远方窗下,把自己打扮得如花朵一般,我已忘记了她们张开裙子的模样/一切都远了,我坐在村子里,像一棵孤独的树,守着稻田上的村庄,如一片被抛弃的鹅毛,在一个叫故土的地方

野花开在山坡上;开满山坡的野花,被大风吹乱,野花被大风吹到没有野花的远方/一朵又一朵花被插在花瓶的水上,花朵一朵又一朵这样没根地飘着寻找扎根的土壤/在没有土壤的地方,一朵又一朵鲜花就这样,被一朵又一朵插在花瓶的水上;被一支又一支手举过之后,又被扔在地上

二、

一页历史的高坡,永远让我们爬过;在时间的纸页上,一把火燃烧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的黄昏村落/一壶无边无际的诗酒,一千年一万年醉着,就似乎没有醒过/一条大河在无穷无尽中,向没有边际的远处长着

鞋踩过大地,鞋又将我带去哪里!路在脚下,鞋会让我踩上去/生活中每一个人穿着一双鞋走向观望;鞋子每天在出发的路上;路旁的花朵如一双双被生产出来的鞋子,在等待着适合的脚,穿向远方/远处寺庙的钟声使如鞋子一样的乌鸦,飞上了天空,让一双一双黑鞋子行走在路上/夜黑如无数双鞋子的堆积,踏向早晨,踏出太阳/麦苗上结满了无数双小鞋子,它们沿着无数的路径踩进人们饥饿的胃肠/小鸟如吊在空中的鞋子,自由地飞来飞去,太阳这个做鞋的老人,每天把无数双发光的鞋子,丢向大地

一棵他乡的树,生长在墙上,如阳光照耀上山岗,我每次看到它从墙上向下延伸的根须,我如看到江河流淌/为什么这棵树生长在墙上,选择在墙上生长,是不是地上没有它生长的地方/好像我一样,因为一个别人以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来到远方这垛墙上,像这棵生长在墙上的树一样,借助一垛墙把根,扎向水泥地下的土壤,再向苍天成长/它或许有一天成为栋梁,或许有一天被人连根弄死在这一垛墙上/每一次看到这棵长在墙上的树,我如面对升起在山坡上的太阳/能在墙上生长的树,到哪儿都能习惯世态炎凉

永远是一种衰老的残暴;家就像涂在世界这张纸上的一堆符号,我只不过是大地上一个恐怖的虚构/天空的言说像星星在黑透的穹窿中闪出,大地让我饱尝了没有出生到天空的悲痛/脚下的路在远方被无穷无尽的流放,我在路上留下了自己的符号与面貌/我土红色的脸宽广得如世界一样,从身边流过的黄河如一本书,无数的思想与力量,在其中飞腾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

我的眼睛是我一生照亮大地的两个太阳,一个小女孩在春天将她的清风明月装进了我的身体,月亮是我黑夜房子上的圆窗/死亡在诗的翅膀上,停住了我飞天入地的想象,我已被世界借向一座宇宙的图书馆,被世界当作太阳投入了天空,留给了世界这洁白的纸张/山峰起起伏伏,传递着天空的河流;很旧的灯光下是黑夜尽头的睡床;我纸上帝国闪闪的理想,已被时代铁的手腕合上/太阳的泪水,一滴滴滴向黄昏,悲剧是人类历史上的滴滴血腥/路飞跑在一双又一双脚下受伤;路是向四面八方思想的网/命运在指定的路上,一声不响;我迈着大步走进空想/隆隆的风声响彻了天空,村子如一座城市那般辉煌

现世的生活把我们捆绑在一个痛苦与无聊的轮子上,轮子在永无休止地转动着我们的生与死亡/汤汤水水、山峰起伏的馒头,已将大地这张圆桌堆满;沉思的懒汉们给世界贡献出了,无所不为的思想光芒/在知识树上我们已摘不到智慧的果实;世界已枯燥无味,快乐已被完整地保持在天国的图书馆

为了奔向属于自己的下场,我如河流一样/我湍急,我刺骨,我叫喊,我一声长吁,我一声短叹,我一声欸乃;我用飘逝的鞭子重重地抽打在自己的身上/我滚动荡漾着无穷无尽的忧伤,晨钟暮鼓地流出经久不衰的声响/我如冲天的火光,把我流过的山河照亮;我是一支闪烁着灵感的笔,我是大地一支生命的火炬,我是用全身心弹奏着自己、跳荡在大地上治疗坛坛罐罐的阳光/我成长在荒野之上,我沿着生命的台阶,越远越长/我浮上浮下,如千古遗篇中流出的泪光;我如一根大地的血管,不断向远方输送着我的梦想/我如荣枯的花朵,永不腐烂地流传着香

三、

一切对于我来说,像深夜烧毁的诗稿;梦想的光芒就如黄昏过去黑夜来临/很多故事不堪回首,庆幸能租下一个自己自由自在做梦的房子;似乎岳麓书院传递了千年的光,又落在了我的肩上/流浪的鞋子不知道会把我带往何方,给我们希望的总是这些夜晚的窗/黑夜那些窗子总是通往一条归来的门廊;黑夜的一切像窗子一样,时暗时亮/黑夜如一位伟大的画家,我只有把一切盛在杯子里,在黑夜喝下去/每个人都有一个黑夜的故事,每个人都爱自己的黑夜;只有鞋子每天带着我出去,每天带着我回来/我在白天也像呆在黑夜,在我的意识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许多的故事都发生在黑夜中那空空的门廊,我忧闷的时候就默默与灯在一起;黑夜就这样让我只有梦想没有目的/夜晚都是从一盏灯开始的;在黑夜执灯的人,他的路在哪里/黑夜总是无穷无尽,一棵幸存在黑夜做梦的树,只有结出黑夜的果实/人在黑夜永远离不开床,我的写作基本完成在床上/黑夜有时就像一页纸一样,书在黑夜里只有读黑夜的烛光/在黑夜里游走的自己,不知何时才会回到故乡/一个作家的生活也许会被黑夜这样装下,一个无乡的人总是被摇晃在零乡/我夜晚的伙伴永远是钢笔与墨水,黑夜抱着我如同抱着黑夜饥饿的女儿/陪伴文人一生的只有黑夜、笔墨、书与纸;我总是带着这些,在一只叫夜船的床上流浪/黑夜的血泪储存在墨水瓶里,让钢笔书写完成黑夜的历史/黑夜的大树给黑夜的王子结出的,总是一些寓意远行的梨子/黑夜是我的房子,黑夜是我的王宫;黑夜永远这样无穷无尽,在黑夜中久了,就会成为在黑夜书上行走的太阳

四、

尤其为利禄等死,不如为千古留名而生/如果可以,我想用一元钱,将整个世界卖给自己,让我做梦下去/现实只租给我八平方米,我在八平米的泥土上开始了世界统治/八平方米对于我来说很大又很小,我就在这个八平方米的房子里,读书写作为梦想奋斗;在这里我找到了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在这里我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鹅毛诗歌,在这里我以区间同位法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论证世界数学难题3x+1、得出万有的规律,发现等差且项数相同的两组相互连续整数的和差规律;在这里我开创了半途主义、诗意流/在这八平方米里,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无数书在我手指间翻过,无数片枫叶从我的窗外飘了又落,一阵又一阵寒风与春风一阵又一阵吹过;从房租每月200元到500元每月,我从没有从这八平方米的房里移动过半步,每天重复着研读、写作、投稿、顿悟/未来我已富甲天下、万古富有、贵到无穷,暂时却没有爱情刚能温饱/我不知道为什么,苍天安排我在八平方米内去为天下人思考/在残酷的八平方米里,我感觉到了幸福;在寒冷的八平方米中,我写出了春天随鸟群归到岳麓山来的诗歌/八平方米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可对于这八平方米来说,我不是主人,我只是过客;我不是定居,我只是漂泊/我不知在这八平方米的船上,我还能漂泊多久;我只知道在这八平方米中,有一个,我无穷无尽的文化宇宙与智慧王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个八平方米的母亲已在岳麓山下,生下了名扬天下的唐国明;我唐国明只须八平方米,却能将天下统领/我的皇宫只有八平方米,我就是这八平方米内的皇帝;我没有统治当下,我只有统治自己;我的统治一旦开始,就会永远没有尽期/天空已经把我流放到大地八平方米里,让我写诗读书与天下联系,思考半途哲学问题/大地每天只赐给我一顿饭食,让我这样一生去完成流传千古的事迹/我从岳麓山下八平方米里升起太阳,我升起的太阳已经把世界照亮/八平方米没有将我的梦想毁灭,一餐饭一天没有将我的生活改变;我仍然,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面对整个天下的皇帝/也许你没有读懂我,我也没有读懂你;我的皇宫,我的臣民,我的百万雄师,全在我能千古流传的诗文里

五、

我是不是不应该把“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这句话当做一个哲学观点而提出/我是不是不应该到处宣称: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我开创出了“诗意流半途主义”;是不是不应该宣称“半途主义”就是: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仍处在4的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之中/我是不是不应该跟人说: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此刻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是不是不应该受穷,也不应该住在这个8平方米里,如一头在岳麓山下不断耕耘的大黄牛,写出有利天下、造福万代的文学作品/我是不是不应该将找到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方式再现出来,拿去问世出版发表/我是不是不应该声称从3x+1猜想中发现了万有的规律;不应该十年如一日地两耳不闻窗外事,在岳麓山下将冷板凳一坐到底;不应该从向阳坡上8平方米搬到向阳坡下向阳村地下室,做出那些攻不破、摔不烂,打不垮、灭不掉,冷了不能穿、饿了不能吃的东西/我是不是不应该不计较功利地去做一个雷打不了、火烧不到、风雨无畏、一餐饭不死的自己;不计较得失地追求做一个千古留名的人,追求写出流芳百世的作品/我是不是不应该娶不起老婆、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吃不起肉;不应该为了天下《红楼梦》读者少去人生一恨而付出;到头来落得个名气才气与生活不匹配的悲剧,而让全世界一说起我就唉声叹气/我是不是不应该为了梦想拮据地每天吃一餐饭,最后成了习惯一天一餐的一餐饭先生/我是不是不应该在地下室,以地下室先生的身份宣称:我是一个不失长风情怀,已具鹅毛风范的文人/我是不是不应该“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我是不是不应该“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我是不是不应该“实事求是,思危奋发;与时俱进,安和天下”/我是不是不应该“读万卷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行万里路,穷天地之理,成一家之言”/我是不是不应该“似神仙下凡,火烧不死,寻残觅缺,考古《石头记》;如曹公在世,雷劈不倒,食风餐月,复原《红楼梦》”/我是不是不应该:不忍心诗歌被口语化、垃圾化、下半身化,十年埋头为保卫诗歌、圣洁诗歌、复活诗歌原生纯洁性、音乐性、民间性,创作出鹅毛诗;宣称:以汹涌之势,圣洁诗歌神坛的脏泥污水,以大风吹送鹅毛扬空之力,让诗歌重回不胜寒的高处/我是不是不应该“无事上山取林泉,白水当酒对明月”;我是不是不应该“不为风雨不为云,只为一梦在耕耘;板凳一坐十年冷,煮血蒸泪烧诗文;泪看一片枯荷尽,归居麓山灯月明”/我是不是不应该这样,还是不应该那样,我这样那样,我不这样不那样,那要怎样

六、

如果全世界像我唐国明一样,做出了千古留名的文化成就,还没有改变不吃午饭的生活,世界还有没有希望/如果全世界像我唐国明一样,以农人的身份实现了一个人人可以用千万个理由,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世界还有没有希望/如果全世界像我唐国明一样,租居8平米内,找到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写出开创半途主义的鹅毛诗,得出半途哲论,写出诗意流小说,世界还有没有希望/如果全世界像我唐国明一样,不想着挣钱,只想着千古流传,以不计功利得失的鹅毛风范,以千古流传的长风情怀坚持做一件事,世界还有没有希望/如果全世界像我唐国明一样,雷打不动、火烧不移、风雨不倒地吃得起苦;以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面对着世俗,世界还有没有希望

七、

我不能放弃,即使我在梦里活着在现实里死亡了,我也不能结束我的梦想/为了站起来,我在那缺粮少食的岁月,吃尽了野外能充饥的一切食物,为梦想走过很长的路/此刻,我每天能吃上几元钱的饭菜,在8平方米的房子里,能睡能梦想能看书/所有的人劝我不要把梦想当事业,而我一直当做事业在做/我从出生一开始就梦想远方,梦想天涯,梦想天下/我在梦想这条路上走得,有点远有点长、有点久、有点寂寞/梦想不会害了我,只有梦想的我,才会快乐/因为我是远方的一棵树,我就是那种传说中能独木成林的树,我在长向天空长向云朵,长向无穷无尽的时间尽头/相信我这条树一样的路,相信我这棵树在沙漠中能长出河流,相信我能把已经残破在我荒山野岭的那段“长城”完整修复

八、

墨迹是我,我是墨迹。是墨迹的我,即使已经遥远,已经苍凉,已经苍凉成夜晚冲天的豪气与月光,但我仍像一只天鹅,在天空一样张开的纸上汹涌、飞流/走天下,书千秋,落江湖/多少年来,我被一双双纤弱又有力的手握着,泻过表里山河;一笔拖过,拖出凄厉山鸣谷应的呼啸/这就是我;就是我这一只天鹅,在每一个书墨发黄的天空飞着/冲沧海墨池,再落纸上宇宙,写出风写出雨,写尽桑田残枯;带着风、露着骨,如江河滔滔,将声音传播给每一个喧嚣市井、炊烟村落/我踩下的脚印,我飞过天际的路,被刻崖石,被拓、被印刷着,被铺天盖地贴向未来时空虚谷/我飞,日夜不停地飞着;飞流在云梦湖边,飞落成片片羽毛;飞流出无边无际的空,飞落出安静的无;被裱在黑山白水,张挂在朱阁竹楼/我就这样不断地乌云翻滚,涛涛奔流,在白茫茫大地书写所有/即使背后的月亮村庄已升起了烟火,我从人间飞向天国,却仍然没有逃出人丁兴旺的生活;只给宽如天空的纸上又增添了一首首鹅毛诗歌

九、

不是不想嫁,不是不想娶,天下哪有女人承受得起我的才气与身体/不是不世故,不是不名利,天下有哪座房子能留住我的心与诗书/江与山相逢,天与地相遇,日月从我的鹅毛诗里像天鹅南往北去/你爱我,我爱你;花开花落的时节你在哪里/云在涌风在起,像神如仙的我仍在隐居/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日,能配鹅毛诗人的嫦娥,她是否已降生在大地/总在高处的人,眼里只有天空与远处;迎风弄影的我,有一腔值得你相伴终生的才气,有一个这一辈子只承载你的身体与一堆千古流传的诗书

即使我的名气与才华与我租住的8平方米多么不匹配;即使我的半途主义、诗意流、鹅毛诗、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与我论证的“1+1”与“3x+1”,只为我每天换来一餐饭与几件朴裳素衣;我总是笑嘻嘻地在岳麓山的明月下与灯影里,与我的林黛玉、薛宝钗,与我的西施、虞姬、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嫦娥做红颜知己/即使有许多双手与绳子想捆绑我回归油盐柴米;即使有无数的箭与无数支枪管对着我长着无数双天鹅翅膀的身体,想将我射回现实。可我在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的飞翔里,仍然雷打不动、火烧不移、风雨不倒地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我只想活在稿纸与墨香里写下自己想写的,我只想在自己想飞的梦里飞下去/在只想与钱恋爱、只想与钱结婚、只想与钱生子、只想与钱睡觉,只想在与钱永不分离的尘世中,我只想与风与水与江与湖与山与花,与竹与诗与酒与清风明月一样的女孩在一起;我不想像女诗人潘金莲那样,因一首满足自己干渴身体的流水诗名声鹊起,从此就可以日夜将西门庆抱在怀里糊口度日/哪怕天下只租给我8平方米,哪怕天下只赐给我一餐活命的粮食,哪怕天下的女孩都将添香的红袖为我藏起;为造福万代,我却如一股大风一样,带着我满天的鹅毛诗与鹅毛雪飞天盖地

我是照亮天下8平方米的烛光/生前闲云流水,死后明月清风/我的性格竟如我追梦多年身上体现出来的/为了成为流传千古的无用之王,我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地求学;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地做人;实事求是、奋发图强的做事,与时俱进、学水安和天下地写文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半途主义是由著名作家唐国明提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是: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和天下的人。

他经典的表述为:“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唐国明通过已经发表、出版大部分草稿的《零乡》,以诗意流方式融合诗、文、史、哲、数理,将半途主义具象化为对“归属感缺失”与“人类永恒漂泊”的哲学反思,形成了独特的“鹅毛诗式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废话”文学风格。

半途主义认为人生与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与过程中,既无绝对的起点也无绝对的终点,一切皆在“途中”。

人作为“途中人”,既不属于过去、现在或未来,也不拘泥于故乡与他乡,而是始终处于半途之上。生命的价值在于“此刻”,即“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在千难万险中,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每个人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的皇帝。在《零乡》这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

一个忠于自己的皇帝的士兵,一个不失鹅毛风范骨、长风情怀心,开创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写有《零乡》、忠于自己理想的作家唐国明,与一些神神色色的人,以长城要塞为中心,共同交集出了一部从古至今,跨越几千年的话剧一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整部作品以鹅毛满天的方式,以诗意流的形式,讲述了永处半途之上、永处无归零乡状态的“我们”,为了一个归,一个此刻又一个此刻艰难奋进到今的历程。

唐国明的《零乡》是一部融合自传、哲学思考与诗意表达的长篇作品。该书被视作“诗意流”与“半途主义”文学的开创性实践,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类普遍的精神困境,被称为“一部关于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自传小说”,《零乡》结合了文学、哲学与数学思维,通过碎片化的废话叙事展现个体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困境。书中包含2019年、2022年前后出版的《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从文学哲学上说,“零乡”是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通过“零乡”这一概念,指出人类处于“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此处”的状态。“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才是我们唯一的归宿。”提出了“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此处”,以及人类在“重复在此”里,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

2025年3月14日安徽全椒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好书推荐”发布了何章平先生写的《在喧嚣中觅得诗意栖居:》一文里——称唐国明为“都市生活的诗人哲学家”。称《零乡》一书“书中的每一页都闪烁着智慧的熠熠光辉,每一章都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度叩问,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困境。”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编辑

唐国明,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体,集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字。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精选脂批、文句汇校标注、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另外,唐国明在数学上——

一、发现论证了等差数列4个新规律

1、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如1、2、3、4与5、6、7、8;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4的平方16。如2、3、4与5、6、7。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如2、4、6和8、10、12,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2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

2、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与另一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相等。如:2、4、6、8与10、12、14、16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等于15、17、19、21与23、25、27、29,两组数之和的和差,都是32。

3、从1开始的,项数相同、数差是2,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奇数,一组数之和是另一组之和的3分之1。如1、3、5和7、9、11,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9:27。如1、3、5、7、9、11与13、15、17、19、21、23,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66:198。

4、a前与a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a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b= dn(1+n)=d(n+ n²),如4前的1、2、3与4后的5、6、7,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12。如12之前的9、10、11与12之后的13、14、15,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12。如12之前2、4、6、8、10与12之后的14、16、18、20、22,和差就是数差2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为60。如100之前的91、94、97与100之后的103、106、109,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36。如16前的1、4、7、10、13与16后的19、22、25、28、31,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为90。

同样可推导出,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列数组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列数组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如4、5、6前的1、2、3,与4、5、6后的7、8、9,和差就是:数差1×[(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的平方]=18。如“14、16、18”前的6、8、10、12,与“14、16、18”后的20、22、24、26;和差就是:数差2×[(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4)+两边数组项数4的平方]=56。

三、开创性的将3x+1猜想拓展为哲学模型,来解释宇宙万有的生成过程。通过“奇变递增为偶”和“偶变递减为奇”的运算规则,指出任何大于0的自然数最终都会落入一个特定的类似于3x+1猜想4、2、1数字循环圈中,形成一种“万有总在途中”的通变模式。即:

……2x ↔ x ↔ (3x+1)÷2ⁿ ↔ …… ↔ 2ⁿ ↔ 4、2、1……

从而推导出宇宙星系万有的诞生与演化,不可能来自于爆炸,而是遵循类似于3x+1猜想“奇变递增为偶,偶变递减为奇”的圈套生成,最终归于“4、2、1”循环模式的形式。即:宇宙不始于爆炸,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扩散造化中。

来源:作家唐国明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