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驼镇: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书写乡村振兴“丰”景答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6:53 1

摘要:“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近年来,白驼镇深刻领会“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核心要义,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引领,整合资源、多元种植、创新模式,以小麦良种繁育、玉米科技示范、大豆玉米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近年来,白驼镇深刻领会“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核心要义,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引领,整合资源、多元种植、创新模式,以小麦良种繁育、玉米科技示范、大豆玉米复合套种、马铃薯科技示范、油菜荞麦轮作等种植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

从“一粒种”到“一条链”,实现小麦产业的进阶之路

白驼镇锚定“北部粮仓”定位,将小麦作为粮食生产核心支柱。制定《白驼镇小麦产业发展三年规划》,推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的“五统一”管理模式。按照创新集中建点、主体带种、农户自种等多种方式,打造“三湾四梁(溜溜湾、化岭湾、童家湾、芦花梁、鲁家梁、高峰梁、路山梁)”7个千亩以上的小麦良繁种植基地,种植兰天37号、兰天42号、陇原235号等小麦良繁品种14680亩,带动全镇种植小麦23000亩。同时,规划建设60吨产能的集收储、烘干、筛选、面粉加工全产业链示范园区,推动小麦产业从单一种植向深加工延伸,不仅保障了区域小麦良种供应,更提升了产业附加值,筑牢了粮食安全的产业根基。

当玉米遇上大豆,土地上演“1+1>2”的丰收魔法。

玉米作为三大农作物之一,是白驼镇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在刘坪村打造的500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玉米科技示范基地内,玉米精量播种机来回穿梭,精准完成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播种过程高效有序。该基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引进清水县创佳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运营,带动30余名群众就业,年产值预计达60万元。在4700亩全膜玉米种植基础上,创新开展13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白驼村打造800亩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采用“2行玉米+ 4行大豆”配置,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实现“一地双收”,探索出粮食增产新路径。

浓情“薯”光进行曲,温暖田野里的每一寸土地。

当前正值马铃薯播种关键期,白驼镇申堡路马铃薯科技示范种植基地播种机轰鸣作业,机械开沟、科学播种、合理施肥有序进行。今年,该基地集中流转800亩土地用于马铃薯种植,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购定西一等薯种40000斤,全面推广无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采用机械化种植与采收相结合模式,致力于实现节水、增产、增收多重目标,为粮食安全增添新动力。

念油田“花海”变油田,绽放田间的一片绚烂色彩

在稳定小麦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粮油作物种植,将油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服务”模式,鼓励农户利用冬闲田开展“油菜+荞麦”生态轮作种植,打造粮油种植示范基地400亩,实现一田多收,让群众既收获食用油,又收获粮食。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连片规划种植,建成多个油菜、荞麦百亩集中种植示范基地,全镇油菜、荞麦种植面积达6250亩,昔日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如今变成了群众增收的“金色油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白驼镇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立“主要领导统筹、科级干部包抓、村组干部联户”三级责任体系,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技术能人指导,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实现科技赋能、土地增效、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为粮食安全注入持久活力,确保粮食生产各环节高效推进。

来源:陇上放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