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辞:与时间对坐的十二种方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16:56 2

摘要: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至7日之间(2024年为5月5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标志着春季结束、夏季开始,万物进入旺盛生长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至7日之间(2024年为5月5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标志着春季结束、夏季开始,万物进入旺盛生长期。

迎夏仪式:古代帝王率百官穿朱色礼服,祭祀炎帝、祝融,祈求丰收。称人:民间用秤称体重,寓意“立夏秤人轻重数,祈福消灾保平安”。吃立夏饭: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混合米饭,称“五色饭”,象征五谷丰登。斗蛋游戏:孩童将煮熟的鸡蛋装入彩绳网兜,互相撞击,蛋壳不破者为胜,寓意健康平安。尝新:江南地区吃樱桃、青梅、新麦等时令食物,称为“立夏见三新”。养心护阳:顺应昼长夜短,晚睡早起,适当午休;保持心情舒畅,忌大怒。饮食清淡:增酸减苦,多吃新鲜蔬果(如樱桃、枇杷、黄瓜)、豆类、鱼类,少食油腻。适度运动:选择散步、太极等舒缓活动,避免烈日下剧烈运动,注意补水。防暑祛湿:南方需防湿热,可饮绿豆汤、薏米水;北方注意防晒补水。范成大《村居即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陆游《立夏》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立夏不仅是自然节律的转折点,也承载着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与对生活的热爱。从农耕到养生,这一节气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之中。

太阳的黄经刻度刺破四十五度的茧,
春天最后一次振翅,抖落满城杨絮。
蝼蝈的鸣叫从地底涌出,
蚯蚓以弓形的身躯丈量土壤的呼吸——
大地裂开一道缝隙,
时间在此处投下夏的倒影。

南风穿过晾衣绳上的白衬衫,
将布谷鸟的啼鸣缝进麦浪。
老农弯腰,掌心摩挲青穗的锋芒,
像抚摸一页未完的家书。
“春争日,夏争时”,
谚语在汗水中结晶,折射出盐的光。

槐荫以墨色泼染街巷,
榴花点燃废弃的砖墙。
蜻蜓悬停于荷尖,
将整个夏天的重量
压在一滴未落的露珠上。

黄梅与青李在竹篮里私语,
樱桃的伤口渗出胭脂,
为春的退场写下最后一则讣告。
而新蚕咀嚼桑叶的沙沙声,
正将暮春的遗骸织成透明的茧。

蝼蝈的腹腔震颤,奏响铜管乐,
蚯蚓翻动的泥土下,王瓜的藤蔓
正以螺旋的野心攀援竹架——
这些被《月令》注解的生命,
用根茎与触须重写时间的语法。

祖母从陶罐中舀出五色豆,
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
像打翻的星群坠入白瓷碗。
立夏饭蒸腾的热气里,
灶神的面容模糊成一片水雾。

三鲜宴席上,苋菜的血脉浸透瓷盘,
蚕豆的裂荚声清脆如童谣。
河豚鼓胀的腹部藏着一片海,
而樱桃的核被孩子们含在舌尖,
成为对抗酷暑的第一枚弹药。

斗蛋的彩绳网兜晃荡着童年,
蛋壳撞击的裂纹里,
跌出蝉蜕与纸鸢的残骸。
胜负揭晓时,败者被吞食,
胜者在窗台风干成琥珀。

稻秧以绿色的箭矢刺破水田,
拖拉机轰鸣着撕开大地的襁褓。
农药瓶上的骷髅标志与麦芒对峙,
而无人机掠过云端,
将算法的祷词播撒成精确的雨。

北方的小麦在灌浆中沉默,
南方的茶园摘下最后一茬春梢。
蚜虫在叶背构筑帝国,
红蜘蛛的丝网悬挂露珠的权杖——
这场微型战争从未写入农历,
却让整个夏天绷紧神经。

老农用草帽接住烈日,
指纹与麦穗的沟壑彼此拓印。
他说:“庄稼人的日历长在骨头里,
节气不是名词,是动词——
是弯腰的弧度,镰刀挥动的频率,
和夜里膝盖疼醒时的月光。”

空调外机吞吐热浪,
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折射出
一千个虚拟的太阳。
外卖员头盔下的汗水,
将立夏的刻度滴成送餐地图上的虚线。

地铁隧道里,穿堂风裹挟槐花香,
西装革履的男女低头刷屏,
指尖划过“樱桃预售”的链接。
而公园长椅上,退休教授摊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用红笔圈出“王瓜生”三个字,
仿佛圈住一片正在消失的荒野。

便利店冰柜中,立夏限定汽水
标注着“青梅茉莉味”,
易拉罐的拉环扯开时,
气泡的爆裂声像一声微弱的蛙鸣。

立夏的边界是一张揉皱的宣纸,
墨迹从《逸周书》漫漶至电子日历。
我们站在季节的断层带上,
左手握着智能手机推送的暴雨预警,
右手攥紧祖父传下的铜秤——
称人仪式里,
文明的砝码在摇晃。

有人把落花夹进诗集,
有人将麦穗代码写入云端。
而蚯蚓仍在挖掘,
蝼蝈仍在鸣叫,
王瓜的藤蔓爬上高压电线塔,
在钢铁与电流的缝隙里,
长成一篇未被注释的寓言。

此刻,且饮尽这杯樱笋饯春的酒,
让薰风撕去日历的最后一页。
当蝉蜕悬挂于槐枝,
所有关于生长的命题,
终将在秋的方程式中
求得一个带根的答案。

物候意象: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源自《逸周书》立夏三候;槐荫、榴花、麦浪等场景融合了陆游、赵友直等古诗意象。民俗元素:五色饭、斗蛋、尝三鲜等习俗引自苏州、常熟等地传统。城乡对照:农田无人机、外卖员、便利店汽水等现代符号与古籍、铜秤形成张力,呼应舒岳祥诗中“家国与时代”的隐痛。结构隐喻:以“十二种方式”暗合节气轮回,章节标题如“绿焰焚城”“钢铁丛林叙事”等,将自然之力与文明进程并置。

此诗试图在古典节气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中,探寻生命生长的本质与时间的多重维度。

来源:一轮明月皎洁如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