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2025百泉药交会盛大启幕,300余家国内外药企携全产业链成果集中亮相展示展销,首日成交额达18.5亿元。展销会现场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老字号焕新、新赛道崛起"的产业振兴画卷。
5月18日,2025百泉药交会盛大启幕,300余家国内外药企携全产业链成果集中亮相展示展销,首日成交额达18.5亿元。展销会现场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老字号焕新、新赛道崛起"的产业振兴画卷。
一、古韵今风交融: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机
步入药交会主会场,辉县展馆"共工故里 醉美辉县"以竹编格栅与水墨长卷为背景,1017种中药材标本在智能光影中舒展。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的"古法山楂丸制作"引得众人驻足——辉县道地山楂经竹板碾压、九蒸九晒后,被精准切割成9克重的药丸,其总黄酮含量较普通山楂高出30%,印证着"世界山楂看中国,中国山楂看辉县"的盛名 。
除了传统工艺生产的丸剂产品外,一款中药口服液产品,也引发了采购商关注。“这个配方是来源于本草纲目经典名方,我们是经过现代工艺的改良,制成了口服液剂型,在本次药交会上也是深受我们的合作客户的喜欢的。今天上午我们到场的客户有50-60位客户,有意向客户也有10余家。”佐今明制药销售部经理孟菲说。
中医药文化亦以年轻化姿态破圈。新茶乡品牌的"药食同源"茶饮摊位前,百泉茯语、太行润雪等饮品将茯苓、金银花与现磨茉莉花茶调配,单日订单近200单,10余家意向加盟商现场洽谈。市民魏伊带着孩子体验中药香囊制作:"原来艾草、紫苏还能做成驱蚊包,中医药真是‘活’在身边的智慧。"
二、硬核科技突破:创新药与"黑科技"重塑产业格局
展会不仅是传统中医药的舞台,更是科技创新的试验场。河南知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展台前,BTK抑制剂TM471的分子模型吸引众多目光。这款由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1.1类创新药,通过抑制BTK靶点精准阻断淋巴瘤细胞信号传导,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等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较好的药效,其在最小有效剂量和最大耐受剂量上,较已上市同类产品,均有明显优势。
企业首席科学家杨寅柯介绍,该药物上市后,患者一个疗程预计费用仅为5、6万元。“相较于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一个疗程的进口药,能够极大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其他企业合作,联手攻克难关,给老百姓带来‘用得起的抗癌新药’。”
以冰箱生产闻名全国的新飞则带来"硬核"医疗科技——全球首台空气制冷超低温冰箱。其采用逆布雷顿循环技术,以空气为工质实现-120℃超低温存储,相较传统复叠式制冷节能40%,破解了疫苗、脐带血存储的"卡脖子"难题。研发团队与西安交大联合攻关三年,终将"中国智造"推向深冷领域。
三、细分赛道崛起:健康生态链多点开花
中医药正深度融入大健康生态。邦尼生物的"智能矫形鞋垫"引发家长热捧。通过三维足部扫描获取60项数据,结合3D打印技术构建动态支撑系统,其前掌缓冲区采用ETPU发泡材料,可分散足底压力达3倍体重,为8万青少年建立足踝健康档案。
俊杰食品秉承"药食同源"的中医药理念,深度挖掘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的红花苗食养价值,将传统养生智慧融入现代健康食品研发。公司建立红花苗生态种植基地,遵循自然生长规律,全程零添加培育,采收后直达车间锁鲜。通过红花苗手工水饺、黑猪肉大馄饨等系列食养产品,构建"种植-加工-食养"中医药全产业链生态,实现"药食同源"从典籍到餐桌的现代转化。
获嘉县中医院推出的五行膳食馒头为市民献上了一场“可看、可学、可体验、可带走”的中医药文化盛宴,通过五色食材对应五脏,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凤泉绿丹丸以古法九转炼丹工艺结合现代超微粉碎技术,使西洋参、灵芝有效成分溶出率提升50%,成为养生零食新宠。
博凯生物的葛根枳椇子酵素饮瞄准"解酒护肝"赛道,经SGS检测乙醇代谢速度提升25%,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达70%。
四、产研深度融合:创新生态圈加速成型
展会背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关键词。河南师范大学平原实验室从芹菜中提取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治疗脑卒中的1类创新药物布罗佐喷钠,已获得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专利授权,以4500万元转让给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全国30多家医院进行临床试验。
豫北医学院与邦尼生物联合建立河南省数字化假肢矫形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而推动科学创新落地,培养更多的行业高精尖人才。
13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146亿元:修正药业集团与新乡高新区管委会合作建设修正药业集团中原生产基地;东济堂(北京)生物科技与卫辉市政府合作建设中草药液萃取项目;河南修善堂药业与获嘉县政府合作建设保健食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生产项目。
“这次参加药交会,除了推广我们的产品,还希望通过药交会平台,与新乡本地药企在中药材种植、深加工领域展开合作,从而降低药品生产成本。”修正药业总裁修远表示,公司计划在新乡成立一家药品生产企业,挖掘新乡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将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以前觉得中药就是苦汤药,现在连鞋垫都能定制调理!"市民李女士体验完足矫形器后感慨。来自郑州的采购商王先生则表示:"从-120℃超低温存储到抗癌新药,新乡的产业链条越来越完整。"
从600多年药交会的历史烟云中走来,新乡正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姿态,推动中医药产业向科技化、年轻化、全域化跃升。当千年药香邂逅数字浪潮,当"治未病"理念融入现代生活,这场盛会不仅是产业的盛会,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正如新乡市长魏建平所言:"我们将以‘四最’营商环境为土壤,让中医药这棵千年古树绽放新芽,为健康中原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记者手记:行走在百泉药交会展区,"科技范儿"与"烟火气"交织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一位老药农感慨:"以前卖药材靠扁担挑,现在咱的葛根酵素饮能卖到北上广!"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脉动。从三维扫描定制鞋垫到空气制冷超低温冰箱,从"药食同源"茶饮到抗癌新药,新乡正以创新之笔,书写着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时代答卷。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