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河之畔,津沽大地,当晨光掠过古文化街的飞檐,当暮霭浸染五大道的砖墙,天津正在用独特的城市气质,书写着新时代文明的生动画卷。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镌刻在青砖灰瓦里的礼仪传承,也是流淌在街巷烟火中的善意共鸣,更是奔涌在创新潮头的文明理念,终
海河之畔,津沽大地,当晨光掠过古文化街的飞檐,当暮霭浸染五大道的砖墙,天津正在用独特的城市气质,书写着新时代文明的生动画卷。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镌刻在青砖灰瓦里的礼仪传承,也是流淌在街巷烟火中的善意共鸣,更是奔涌在创新潮头的文明理念,终将化作春风万里,吹遍海河两岸的每一寸土地,拂过每一张幸福的脸庞。
在青砖灰瓦间传承老城厢里的文明基因。“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漫步鼓楼街巷,雕粱画栋间流淌着天津六百年的礼仪脉络,在古文化街的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里,匠人们以“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的技法塑造世间百态,更将“童叟无欺”的商道文明嵌入泥纹。当天后宫的檐角铜铃轻响,“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早已化作志愿者们扶老携幼过斑马线的温暖身影。走进杨柳青古镇,那些“德善为本”的箴规、“忠孝传家”的古训,正与《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现代文明标尺交相辉映。青砖缝里长出的,是“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文化根脉;灰瓦檐下传承的,是《条例》落地生根的文明新枝。从估衣街的“诚信经营户”挂牌,到鼓楼商户的“文明服务公约”上墙,老城厢的一砖一瓦皆在诉说,文明是流淌在津门血脉里的精神力量,在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传承中生生不息。
在街巷烟火中感受现代都市的文明温度。“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考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在于大厦的高度,而在于市井街巷里的民生温度。一直以来,天津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在《条例》的贯彻执行中,天津更是将这份理念细化于行,让规则与温情并行不悖。社区治理精细入微,公共服务高效便捷,《条例》如暖流般,渗透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位市民的心灵。文明不是对街巷烟火的改造,而是赋予烟火气以人文温度。劝业场的售货员以“您”字开启服务,将商业文明与礼仪文化无缝衔接;天津博物馆的志愿者用手语为听障游客讲解,让历史文化之美与人文关怀同频共振。煎饼果子的香气里,飘着“谢谢师傅”的暖语,相声茶馆的笑声中,含着“以礼待人”的共识,这人间烟火中的文明,正是《条例》在生活中的鲜活印照,绘就着一幅幸福和谐的都市画卷。
在潮头逐浪处扬起创新发展的文明风帆。“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恰似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动着天津这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机房内,“天河”系列计算机昼夜运转,科研团队以“十年磨一剑”的专注,将“崇尚科学”的文明导向,熔铸为每秒千万亿次计算的“中国速度”。在空客A320总装线的厂房内,中外工程师们以“工匠精神”为纽带,在飞机零部件的精密组装中践行“开放包容”,让文明理念融入每一道焊接工序、每一次安全检测,成就“天津制造”的全球口碑。从科技前沿到高端制造、从实验研究到落地投产,一项项成果都是拼搏的见证,一次次突破都是奋进的勋章,天津的创新发展之路在文明的引领下越走越宽。未来,天津将继续以创新为楫、文明为帆,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从鼓楼晨光到海滨暮色,从相声快板到智能科技,文明始终是天津最厚重的底色。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是对历史的致敬,对当下的承诺,对未来的奔赴。愿每一个津沽儿女都能成为文明的种子,在街巷烟火中播撒温暖,在科技浪潮中坚守本真,在时代风云中胸怀天下。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津韵新风在海河两岸永不停息,吹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天津市宁河区大北涧沽镇 张瑶)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