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正式启动。按照活动安排,各区(市)县地方志工作机构 、团( 工 )委 、少工委要在中小学校联合举办100场成都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普及成都历史文化知识。百场成都历史文化知识校园讲座正在全市范围内
注意!注意!
“童迎世运 志伴成长”
第三届寻找 “蓉城红领巾小史官” 暨
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
线上知识答题竞赛
初赛已结束,决赛已开启
初赛成绩前60%的少先队员
晋级决赛
初赛虽已结束
但线下讲座的热度还在持续攀升
每一场讲座都
汇聚都着满满的诚意与干货
孩子们于欢声笑语间触摸历史的脉搏
感受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
100场成都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
今天我们去……
4月15日,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正式启动。按照活动安排,各区(市)县地方志工作机构 、团( 工 )委 、少工委要在中小学校联合举办100场成都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普及成都历史文化知识。百场成都历史文化知识校园讲座正在全市范围内火热开展。
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少城小学
5月16日上午,由青羊区地方志编纂中心主编的《天府·少城》新书发布暨阅读分享会在少城小学举办。该活动系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历史文化知识讲座系列活动青羊区首场活动。
活动分为四个环节,首先进行新书发布。《天府·少城》以少城为切入点,串联起成都两千多年的历史。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多元的内容呈现形式和精心的编排设计,全方位展现了少城历史变迁、深厚文化积淀以及当下蓬勃发展态势。
该书于2023年启动编纂,今年5月出版发行,全书30万字,配有221张精美图片,为深入了解少城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在阅读分享环节,《天府·少城》副主编、执笔马兰按照章节顺序对《天府·少城》一书进行导读分享,“千年少城” 讲述少城历史变迁,“宽窄有度” 聚焦宽窄巷子独特风貌,“不止宽窄” 拓展至少城整体格局、建筑和名人故居,“少城名堂” 呈现少城当代创新发展。讲述内容贴合少城小学及周边地段实际,展示多幅古今对比照片,受到在场师生一致好评。
在地方志知识问答环节,青羊区地志中心围绕区情历史精心准备20道问答题,邀请学生参与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最终有20位同学回答正确,分别获赠一本《天府·少城》并合影留念。
随后,马兰代表青羊区地志中心向少城小学捐赠《天府·少城》《天府·皇城》《走马锦城西》《青羊年鉴》等书籍十余册,少城小学副校长陈燕接受赠书,并向青羊区地志中心回赠学校吉祥物。
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川大附中悦湖学校
5月16日,由武侯区地志办、武侯区教育局、武侯区少工委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系列活动——武侯区历史文化讲座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悦湖学校举行,100余名师生参加。
成都市地方志文化讲师团成员杨柳以“方志里的成都‘成长记’”为主题,带领同学们穿越千年时光,在方志典籍记载中,探寻成都的根与魂。
杨柳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为出发点,回溯这座2300余年古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为夯实课堂知识,杨柳老师用10个互动问答,回顾课程的关键要点。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相回答,现场氛围热烈。讲座最后,杨柳老师介绍了本届“小史官”活动的参赛要求、日程安排等,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活动期间,武侯区地志办还向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悦湖学校赠送了《武侯区志》《武侯街巷》等方志文化书籍。
成都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
5月16日,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系列活动——武侯区历史文化讲座走进成都市磨子桥小学。
成都市地方志文化讲师团成员、武侯区地志办一级主任科员彭淑平以“三国历史文化”为主题,带领同学们通过解读方志典籍,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探寻司马迁、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
历史分享环节,彭淑平老师介绍了史官司马迁及其《史记》,中国现存最早、体例较为完备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以及武侯区地方志相关成果,引发同学们对历史和史志典籍的兴趣。
讲座还通过有奖问答,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沉浸式体验与历史人物的对话。
活动期间,武侯区地志办还向成都市磨子桥小学赠送了《成都市武侯区志》《e阅武侯·三国篇》《武侯街巷》等地方志书籍。
下一步,武侯区地志办将以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系列活为契机,持续开展方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推进方志文化成果共享,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成都市蓉城小学
日前,成华区地志办、成华区团委、成华区少工委在成都市蓉城小学联合举办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系列活动之“成华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
成华区文史研究专家,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成华区作协副主席刘小葵以《芙蓉花开话古今》为主题——从校名到东站,探秘蓉城文化,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横跨千年历史、纵贯身边街巷的文化盛宴,让“家门口的方志”成为青少年触摸城市记忆的鲜活教材。
“为什么成都又叫‘蓉城’?这要从一朵花的传奇说起......”讲座中,刘老师以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在成都遍植芙蓉的典故为切入点,结合宋代《成都古今集记》中“蜀昶广政十三年(950年)九月,孟昶命城上尽种芙蓉,九月盛开,望之皆为锦绣”的文献记载,勾勒出成都“芙蓉城”的历史轮廓。
在“成都手帐制作体验”环节,150余名学生以“蓉城记忆手帐创作”活动,利用定制的成都元素特色美食、景点、非遗等贴纸加上彩色画笔创作个性化手帐作品。
从一朵花的雅称,到一条路的变迁,再到一座车站的演进,这场专属蓉城小学的方志课堂,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对城市情感的唤醒。
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香城小学木兰校区
5月16日,成都市新都区地志办走进香城小学木兰校区,为200余名小学生带来一场以“明代状元杨慎家风家训文化”为主题的本土历史文化讲座。
本次活动作为新都区地志办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的重要实践,通过生动讲述杨氏家族“四重家训”“四足家训”等文化精髓,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座现场,家风文化浸润童心,互动问答点燃热情。主讲人新都区政协办副主任乐惠蓉以“家风:一个家族的文化脊梁”为切入点,从新都明代状元杨慎的生平事迹延伸至其家族传承百年的精神内核,通过历史细节再现杨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
她还结合杨慎在江安题诗、传播家风的故事,讲述其“清廉为民、以文化人”的实践,让学生们了解到杨慎对家风家训的躬身实践和其高尚的精神风骨。
为增强互动性,讲座设置趣味问答环节,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踊跃举手、积极讨论,交流中深化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从杨慎家风到艾芜文学,从宝光禅韵到川西林盘,新都正通过“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路径,让青少年在历史滋养中树立文化自信。
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简阳市石桥小学
成都市青少年宫简阳校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把方志历史故事讲生动广传播、促进青少年学史明志,传承文化基因,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厚植爱国爱乡情怀,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由简阳市地志中心、共青团简阳市委、简阳市少工委协办的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在简阳市石桥小学、成都市青少年宫简阳校区开展,简阳全市180名少先队员参加活动。
在简阳市石桥小学,简阳市红领巾校外辅导员何泽嘉围绕历史沿革、地名溯源与文化价值为少先队员们讲述石桥古镇的悠久历史文化。
现场少先队员们踊跃参与历史问答、手绘“我和古镇的未来”创意图环节,化身“小小守护者”,用文字和画笔传承古镇文化,传播家乡魅力。
在成都市青少年宫简阳校区,简阳中学党委副书记、全国优秀教师苏俊清以“传承天府雄州文化基因 弘扬大道至简精神”为主题开展讲座,带领少先队员们感知家乡历史文脉。
互动环节,少先队员们踊跃提问,在问答碰撞中深化对家乡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理解,纷纷表达要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承者与代言人。
下一步,简阳市地志中心、共青团简阳市委、简阳市少工委将持续鼓励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系列活动。期待更多少先队员加入“蓉城红领巾小史官”队伍,以童声讲好历史故事,用行动守护家乡文脉,争当城市小主人、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友爱学校
5月16日,都江堰市第四期成都历史文化讲座活动在友爱学校举办。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级阅读规划师、都江堰悠贝亲子图书馆负责人张人月老师以《都江堰的“花”与“水”——生态智慧小课堂》为题,带领友爱学校三年级的100余名学生领略了都江堰“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的山水美景,体会了生态环保的重要作用。
张老师从都江堰清溪园切入,和同学们分享了该园都江堰紫薇屏风、川派盆景等花卉苗木,并在互动过程中带领同学们饱览了水街樱花、问花村梅花、中国牡丹园高山杜鹃等花开四季的都江堰特色风景。
“菁菁校园,太平花开”,都江堰友爱学校的校歌以太平花作为起始,这也是本次讲座的重点之一。从青城山,到汴京开封,再到北京故宫,2017年最终返乡,张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回溯了太平花的千年旅程。
张老师以常见的污染类型为例,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同学们以质朴的话语,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家乡,做环境的小卫士。
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彭州市实验小学
为做好地方文化传承,把地方历史故事讲生动广传播、促进青少年学史明志,5月16日,彭州市地志办向彭州市实验小学赠送40余本《彭州古蜀文化·探源》并举办“实小娃,探方韵”历史文化知识讲座,近百名学生参与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特邀彭州市资深地方文化研究学者张宛老师为少先队员们进行一场深入浅出的彭州古蜀文化知识讲座。
张宛老师以彭州市地志办编纂出版的《彭州古蜀文化·探源》一书为基础,与同学们一同探寻三星堆文明与彭州古蜀文化的种种关联。并通过丰富的视频资料,与同学们一齐穿越时空,细致观摩从彭州市竹瓦街出土的西周象首耳兽面纹铜罍、西周蟠龙盖饕餮纹铜罍等国家一级文物,从中了解古蜀及秦汉时期成都地区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与文化魅力。
下一步,彭州市地志办将持续挖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以文化人,不断激发学生探索家乡人文历史的兴趣,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深植于心。
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金堂实验中学、金堂外国语学校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
近日,由金堂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县教育局、县少工委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系列活动——金堂历史文化集萃专题讲座在金堂实验中学、金堂外国语学校、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三校开讲。
活动特邀金堂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专家肖岗担任主讲人,为近300名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历史文化盛宴。
讲座以“志说天府・聆听成都史话”为开篇,肖岗老师从地方志的编纂意义切入,强调历史是城市的精神根脉,并号召青少年“知来处,明去处”,激发师生探索本土文化的热情。以时间轴为脉络,系统梳理金堂从古至今的金堂建制沿革。
通过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讲述,师生们沉浸于金堂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深切感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积淀。
整场讲座深入浅出、史料翔实,主讲人以扎实的史学功底与生动的语言风格,将晦涩的方志文献转化为鲜活的历史故事,带动学生们踊跃探讨。
接下来,金堂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将持续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动员少先队员参与“小史官”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历史传承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
蒲江县西来九年制学校
近日,由蒲江县史志办公室、蒲江县教育局、蒲江县少工委协办的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之历史文化知识系列讲座走进蒲江县西来九年制学校。
成都市地志办方志文化宣讲团成员王兴华以“成都战役之决胜蒲江”为题,为现场100余名五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蒲江红色历史文化知识讲座。
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历史文化知识讲座使自己真切感受到发生在自己家乡的红色历史,由衷敬佩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讲座听完了
预备“小史官”们千万记得
查询初赛成绩哦!
来源:成都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