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山市三水区妇联通过强化组织覆盖、创新服务模式、整合资源平台等举措,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新”领域妇联组织网络。目前已累计建成“三新”领域妇联、妇工委、女职工委员会、妇女小组等妇女组织共228个,其中,“妇女之家”48个,“妇女微家”104个,妇联组织覆
佛山市三水区妇联通过强化组织覆盖、创新服务模式、整合资源平台等举措,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新”领域妇联组织网络。目前已累计建成“三新”领域妇联、妇工委、女职工委员会、妇女小组等妇女组织共228个,其中,“妇女之家”48个,“妇女微家”104个,妇联组织覆盖的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数量300多个,累计服务妇女群众超5万人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巾帼动能。
1
党建引领强根基
织密组织覆盖网
一是机制联动,构建工作新格局。将“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建设纳入妇联重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及时掌握各类组织建设情况,以及“三新”领域女性分布情况。区妇联班子联动镇街常态化深入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产业园区、行业协会走访调研,对党建基础好、有组建意愿的对象“量身定制”工作方案,落实“部门协同、区镇联动、走访基层”工作机制。
二是分类施策,拓展组织覆盖面。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以“行业联建+区域共建”的模式,开展下沉式点对点服务,面对面、全流程参与指导建设。2022年,全市首个网约车行业“妇女之家”在三水区成立,为网约车女司机提供休憩、心理团辅等服务,目前已累计服务女司机上千人次。为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三水区妇联指导网约车协会同步成立了30个流动“妇女微家”,在车内放置女性应急卫生用品、防疫用品、针线包等“爱心包”,让司机和乘客都可以享受服务,让流动的“家”持续传递温暖。区域联建方面,重点在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区域组建妇联组织。如在大塘成立全市首个农业园区“妇女之家”,让资源与信息缺乏的女农户实现由松散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拼多多龙地仓成立“妇女之家”,拓展联系服务物流园区女性从业人员新渠道。
佛山市首个网约车行业“妇女之家”在三水揭牌成立
在大塘农业园区成立佛山市首个农业园区“妇女之家”
三是延伸触角,打造服务新阵地。在建设妇联组织的同时,同步推进“佛山融爱·暖‘新’驿站”建设,织密服务女性群体的“暖心网”。目前全区建有“佛山融爱·暖‘新’驿站”7个,打造“15分钟妇女服务圈”。
推进“妇联”建设
推进“妇女之家”建设
1
推进“妇女微家”建设
2
建好“佛山融爱 暖‘新’驿站”
2
精准服务暖人心
激活发展新动能
一是开展“她学习”宣讲行动。通过“淼姐姐”宣讲团等开展大宣讲、大学习,把党的方针政策、先进政策理念送到“三新”领域的妇女群众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近年来,已累计开展相关宣讲活动50多场,覆盖5000余名“三新”领域女性。
宣讲在“三新”
送课到“三新”
二是开展“她成长”赋能计划。通过开设电商直播、家政服务等培训班66场,培育“淼城月嫂”等就业岗位,助力500多名女性“家门口就业”。
在广东力工集团“妇女之家”设立巾帼家政示范点为女性就业者服务
在大塘镇农业园区“妇女之家”成立巾帼就业创业联盟
三是开展“她权益”保障工程。建立“妇联+司法+工会”维权联动机制,重点解决薪酬纠纷、家庭矛盾、心理疏导等。近年来,累计服务“三新”领域女性200多人。
“娘家相伴 暖心过大年” 2025年三水区妇联迎新春 送温暖系列活动
3
资源整合聚合力
构建共治新生态
一是多元化平台联动。开展三水区巾帼致富领头雁学习交流活动,赋能强“新”促提升;组织“三八”好物节和“淼城三月 遇见美好”探企活动,激发消费活力,助推企业发展。培育市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就业实习基地、“佛山融爱”妇女创业创新基地、市“巾帼巧手计划”基地7个,为“三新”领域搭建女性创业创新平台。
二是标杆化品牌引领。培育“三新”领域先进典型,形成“树一个、带一片”的示范效应。如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妇联主席张雯雯,带头成立妇联执委工作室,为“妇字号”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妇女提供政策宣导、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管理方式方法,带动女农户增收致富。
三是协同化资源联建。加强与区总工会紧密合作,共享共建,灵活设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妇女服务站点,“佛山融爱·暖‘新’驿站”覆盖每个镇街,服务效应持续扩大化。
从“全覆盖”到“深融合”
下阶段,三水区妇联将深化“组织建设+服务提质”双轮驱动,进一步用好“平台+服务”赋能,创新形式和内容,链接更多社会资源,为妇女提供更多可感可及服务,让妇女组织成为妇女群众学习培训的课堂、创业就业的平台、维权服务的驿站、排忧解困的窗口。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