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课堂开进农家院!中传学子走进通州区科技小院,用镜头为“小院儿”打call!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21:53 2

摘要:为深化校地协同发展机制,创新乡村振兴宣传模式,青小媒(北青社区传媒副中心版:BQSQfuzhongxin)了解到:日前,在通州区委统战部统筹协调下,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团队走进通州区于家务乡富各庄村科技小院、马驹桥镇科技小院集群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将与中国传媒大

为深化校地协同发展机制,创新乡村振兴宣传模式,青小媒北青社区传媒副中心版:BQSQfuzhongxin)了解到:日前,在通州区委统战部统筹协调下,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团队走进通州区于家务乡富各庄村科技小院、马驹桥镇科技小院集群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将与中国传媒大学选修课程相结合,旨在通过传媒学子的实践课程,以多元形式助力科技小院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据了解,此次调研是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作品语言创作指导”课程的重要一环,学生们将深入了解科技小院的内涵、运行模式和实践经验,最终将以现场直播、深度探访、人物专访、视频创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科技小院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

在于家务乡富各庄村科技小院,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小院在菌菇种植方面的创新实践。该科技小院通过引入优质菌菇品种,结合现代化种植技术,提升菌菇的产量,改善菌菇的品质,同时,通过开发多种高附加值的蘑菇深加工产品,发展庭院经济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调研中,学生们还走进农户的庭院,仔细观察菌菇的生长环境,详细询问菌菇的种植周期和管理要点。据介绍,富各庄村“庭院种植”特色经济项目以党支部领导为核心,充分利用农林科学院的技术支持,为村民搭建温室拱棚,免费提供菌棒,推广庭院菌菇养殖。

为起到更好的带头作用,从党员户开始推行,鼓励党员积极报名,率先尝试种植灵芝、白木耳、圆蘑等新品种。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让村民尝到甜头、看到盼头。"专家帮我们设计的层架式栽培,让庭院空间利用率提升3倍,现在每年增收2万多元。"农户赵克华说。

在马驹桥镇科技小院集群,学生们在农业大学驻站学生的带领下走进智能温室大棚,重点考察了西兰苔、皱叶菜等新品种的种植情况,详细了解农作物种植、品种培育、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实地察看了科技小院及配套设施,详细了解驻村学生工作、生活及阶段性科研成果。

据了解,马驹桥镇结合镇域优势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建设覆盖研产供销全链条、农文商旅体全业态的科技小院集群,包括智慧农业、马匹种质、数字渔业、花卉苗木、果树果品、艺术赋能等六大产业。2024年,马驹桥镇科技小院依托邻里农场正式落户,通过引入蔬菜瓜果等新品种、新技术,打造科技服务、农技推广、技术创新、农业人才的培训平台。目前,马驹桥镇科技小院特色蔬菜菊苣已实现量产,并已成功供应北京市两会、通州区两会,皱叶菜、西兰苔、番茄、辣椒等科技转化蔬菜均已试验种植成功。

调研过程中,师生团队详细记录了科技小院的实践成果,为后续宣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与专家、村干部、农民深入交流,团队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这些素材将被用于助农直播、制作短视频、纪录片和撰写新闻报道等。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赵俐教授介绍,“融媒体作品语言创作指导”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双一流”专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项目,是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面向专业硕士研究生新增的实践课程。课程对标国家对传媒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融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以融媒体作品的实践创作为主要内容,以教学实践活动和参与性实践活动指导为主要形式,深入到作品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夯实语言创作表达能力,全面提升融媒体作品创作能力,为主流媒体培养高端专业实践人才。

调研结束后,通州区委网信办、区委统战部、区融媒体中心、各科技小院等相关单位与中国传媒大学开展了座谈。

座谈会上,各方围绕科技小院宣传工作进行深入探讨,明确将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供在直播带货、产品代言、活动策划、共建科技小院、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合作机会,利用传媒大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宣传科技小院成果,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助力其以多样化形式完成课程任务,深化双方在农业科技传播和融媒体作品创作上的合作,全方位展现科技小院的实践成果与故事,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和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据了解,通州区自2019年开始建设科技小院,至今已建立14家,覆盖多个领域,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入和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农业产值。

北青社区传媒副中心版组

文、图/刘睿韬

视频/韩凤兰

责编/张欣

来源:走近各大社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