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汁干杯,飞天酒下架,董事长:我赞成!但股东们手里说了实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9 23:41 2

摘要:股东大会那晚,茅台上演了一出“酒精出逃”的现实版黑色幽默:飞天茅台没了,全场蓝莓汁顶替,大家干杯像开学第一课。尴不尴尬?你问问那些白天抢购茅台、晚上被“果汁伺候”的股东,谁心里没憋着一肚子“???”

股东大会那晚,茅台上演了一出“酒精出逃”的现实版黑色幽默:飞天茅台没了,全场蓝莓汁顶替,大家干杯像开学第一课。尴不尴尬?你问问那些白天抢购茅台、晚上被“果汁伺候”的股东,谁心里没憋着一肚子“???”

据说政策刚落地,第二天茅台就反应过来了:公务接待不许上酒,那商业晚宴也“自觉”戒了。表面看是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但细品一下这操作,不少人心里那句“你这不是自我阉割吗?”已经在嘴边打转了。

话说回来,这真不能全怪茅台。咱们这老牌国企,向来有个老毛病——一听风吹草动,立马“手忙脚乱”摆姿态,场面是摆出来了,可就是逻辑有点飘。

股东大会本是展示品牌调性的大场面,茅台却端出了自家副牌蓝莓汁。不是说蓝莓汁不好,健康是挺健康的,可你这品牌调性跟“高端酱香”能搭上边吗?就这果汁,一桌210元,往年茅台一桌三万,你说这落差是不是够刺激?

更魔幻的是,白天股东拼命抢酒,公斤装、生肖酒被扫空,晚上却一滴酒没敢上桌。这节奏像不像在剧本里打了错行:该低调的时候高调成疯,该高调的场合结果羞答答地端上了“果汁公关”。

你说茅台这是节约吗?更像是自己打自己脸。不是公务接待,是股东活动,不归那条规管,可你非要给自己套个紧箍咒,怕是怕被盯上,那干脆以后股东大会也别叫了,直接线上直播兑点多多绿豆汤得了。

茅台不是头一回把自己绕进去。

还记得2021年那出“原箱禁售”大戏吗?想治黄牛,结果反让黄牛成了赢家——人家连茅台纸箱都炒到五百块一个,市面上看不到酒,全是炒纸壳的。到后来,这政策悄悄撤了,连个“对不起”都没打。

更早还有2017年那波1299元指导价限售令,嘴上说“平抑市场”,结果市场一片缺货,黄牛们在微信群里直乐:“国家指导价是指导我怎么赚钱的吗?”茅台这操作就跟给黄牛下红包似的,越限价越火爆。

现在这“公务禁酒”也能引申到商业场合,老茅又踩雷区。你说它不想表达诚意吧,好像也不是,但太想“站对队”就容易“自我缠绕”。咱就是说,真不是每一次政策动向都得冲第一,先观望一下不好吗?

“喝果汁也是一种态度”,这话没错,可要是真图节约,能不能别老往酒桌上打算盘?一次宴席省下三万,是挺多,但你让股东面子往哪搁?咱们别忘了,茅台是靠酒桌文化起家的,哪怕你现在想转生活场景,冰淇淋、蓝莓汁、茅台牙膏什么的铺再广,也替代不了“开瓶有惊喜”的快感。

不是说不能转型,但也不能“割腕式”操作。企业节约要讲策略,别一刀砍断自己饭碗。这就跟你本来是卖豪车的,现在说响应环保只推电瓶车,你说客户买不买账?

茅台董事长说“我发自内心支持”,听着挺感人,但市场不吃你这一套。19号一开盘,茅台股价立马下跌2.18%,白酒板块整个“躺枪”,资本市场可没那么多情绪价值。

别看咱们调侃果汁,背后是资本的大实话——高端白酒这几年刚从限制三公消费里缓过来一点,又来了波“新禁令”,投资人慌了。一边是“生活场景”,一边是“禁酒红线”,茅台你到底是想当饮品企业还是奢侈品符号?这个身份问题,自己都没想明白,资本市场能不发虚吗?

有人说,今天不一样了,大家都开始讲健康,不喝酒的人越来越多。没错,但你茅台不是刚转型这条路,冰淇淋卖得怎么样?蓝莓汁一年营收是多少?都得打个问号。真正的大品牌,不是靠迎合政策活着,而是靠坚持自身价值生存。

喝酒不只是喝,而是场合的文化认同。你可以慢慢变,但不能一夜清场,全上果汁。这就像婚宴上突然换成白开水,一下就没了那点仪式感。

说到底,茅台的事,其实不是一瓶酒的事,是咱们社会在转型中纠结的一个缩影:旧惯难改,新路难走,表态容易,落地艰难。

酒桌没了,仪式感去哪儿了?茅台要是彻底“脱酒”,你还买它干嘛?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正能量湖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