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前端感知、全域视联 通信铁塔变身防灾减灾救灾的“数字哨兵”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00:59 2

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通信铁塔随处可见,被不少人称为手机信号塔。在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通信铁塔变成了数字塔,有了更多功能。“高质量发展看铁塔”专题调研采访重庆站19日启动,在当地,通信铁塔成了防灾减灾救灾的“数字哨兵”。

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通信铁塔随处可见,被不少人称为手机信号塔。在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通信铁塔变成了数字塔,有了更多功能。“高质量发展看铁塔”专题调研采访重庆站19日启动,在当地,通信铁塔成了防灾减灾救灾的“数字哨兵”。

数字铁塔上的摄像头(记者吕红桥 摄)

在重庆市潼南区丰产村,30米高的通信铁塔上挂载着运营商的基站天线。走到近处,可以看到上面还有一个设备。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合川分公司行业拓展部/能源经营部部门经理宾峰说,这是一个高空摄像头,也是附近区域的“数字哨兵”,它能自动巡航拍摄,水平旋转360度,上下旋转270度,把半径3公里内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宾峰说:“第一是水位安全监测,为应急提供预警。第二是烟火识别,来监测周边空气质量和用火安全。第三是违规捕捞监测,助力生态保护。第四是防溺水监控,实时预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这种利用铁塔的高点资源搭建的AI监控点位在潼南有95处,其中整合利用已有监控资源27处,利用现有通信铁塔新建监控68处。一塔多用,以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并不是加装一个智能摄像头就行,在后台还有整套系统的“智慧大脑”——“潼南新时代数字生命工程驾驶舱”。在重庆市潼南区应急管理局,记者见到了这个“驾驶舱”,它以一块大屏幕为载体,实时显示各种信息。

潼南新时代数字生命工程驾驶舱(记者吕红桥 摄)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合川分公司副总经理易柯介绍:“驾驶舱采用‘116’架构,即一图一库六场景,一图是指中间的地图:数据一张图。结合各板块数据,整合到一张地图上,实现数据可视化,在地图上直观展示位置分布,便于掌握全区风险态势。一库是指构建应急资源库,涵盖救援队伍、避难场所、物资仓库、救援专家、应急预案等,六场景包括防汛救灾、森林防火、地灾防治、安全生产、河湖监管、防溺水六个板块。”

前端视频监控信息能在大屏幕上调出,实时显示,一旁还有各类告警信息。这些告警信息都是由人工智能依托各种算法自主发现、定位和上报的。一线人员收到告警信息后,可以通过PC端或APP端研判处置。

易柯说:“工作人员通过二次研判,将预警信息下发至相关处置人员,点击选择相关人员进行派发,并输入‘请调度队伍前往处置’。后续现场人员可通过APP端对处置情况进行反馈,整套流程形成闭环。通过早发现、早派遣、早执行,确保及时有效处置。”

重庆市潼南区丰产村的数字铁塔(记者吕红桥 摄)

前端感知,全域视联。目前,这套系统的风险识别率超过95%。系统运行后,当地防灾减灾救灾效率大幅提升,实现各类风险1分钟内发现、3分钟内核实、5分钟内处置。得益于早发现、早处置,潼南区灾害、安全事故数量下降明显,以火灾为例,降幅超过50%。

目前,潼南区还在进一步推进铁塔数字化,利用站址资源进行无人机组网。

潼南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张长国表示:“潼南区全域1583平方公里,分成了若干个小块,每个小块布置1架无人机,大约要布置20架无人机。如果同时升空,可以实现全区全域全覆盖监控。”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