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以来,三明市沙县区工商联聚焦“两个健康”主题,在强化政治引领中凝聚共识、在增强服务实效中破解难题、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彰显担当,助推沙县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三明市沙县区工商联聚焦“两个健康”主题,在强化政治引领中凝聚共识、在增强服务实效中破解难题、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彰显担当,助推沙县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把稳政治航向,淬炼内功展新貌。一是举旗帜助企夯基。深入企业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6场次,夯实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根基。持续深化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民营企业家赴沙县小吃第一村—夏茂镇俞邦村开展“忆初心、担使命、促发展”等主题活动4场次,在感悟精神、实地观摩中赓续红色血脉。二是练内功壮企蓄势。坚持培育赋能,联合统战部举办《DeepSeek知识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等专题讲座,协助举办数字化转型对接会,提升民营企业家数字化能力;举办消防知识专题讲座,筑牢民营经济人士消防安全意识;选送民营企业家参加沙县区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提升民营企业家能力素质。三是讲故事扬企美名。讲好虬商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荐颜发辉等三位企业家创新创业故事在三明日报、市级“明商风采”栏目刊登展播;陈世荣、张万和等两位企业家创业事迹入选《明商故事》。开展“致敬企业家 建功新时代”主题系列活动,庆祝第四个“三明市企业家日”,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优化服务效能,助企发展创新绩。一是精准施策,送上政策“及时雨”。推动落实优秀干部帮扶重点民营企业机制,选派43名优秀干部帮扶43家重点民营企业,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开展以“学先进、增信心”为主题的主席(会长)交流活动3场次,邀请区工信、科技、生态环境等部门就惠企、环保等相关政策为企业家答疑解惑。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形式及时宣传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会员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二是调研问需,打造服务“连心桥”。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等调研活动,了解企业融资等需求。组织政银企专场对接会2场次,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双向赋能。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运行状况调查等线上调研16次,提交问卷300余份,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区工商联获评全国工商联2024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监测调研工作先进基层单位。三是纾困解难,当好企业“暖心人”。依托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集聚权益维护、智力支持等服务功能,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诉求20余件。设立民营企业职工专项救助基金,对因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职工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目前受助民营企业职工24人,救助金额29.8万元。
三、发挥优势赋能,服务大局建新功。一是内引外联,招商引资有助力。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依托沙县异地商会,协助招商工作组赴上海、广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5场次。借助北京、福州等异地商会年会活动,宣传推介沙县,拓宽招商触角。把握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异地乡贤返乡契机,联合举办“情系桑梓 共谋发展”乡贤座谈会等活动,对接招商信息,签约18个项目。组织上海市沙县商会、福州市沙县商会回乡考察洽谈,深化区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二是抢抓机遇,区域协作有张力。充分把握沪明对口合作机遇,与上海市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商会签订缔结友好商会协议书,开展“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的互访交流活动2场次,促进沪明两地企业家对接交流,探索组织机制、产业项目、公益慈善等方面共建,实现双向奔赴。抢抓新时代山海协作机遇,依托石狮市三明商会成立活动,赴泉州走访考察,寻求发展项目和商机。三是整合资源,商会建设有效力。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为厦门市沙县商会、上海市沙县商会、福州市沙县商会等3个异地商会无偿提供办公场所410平方米,为商会发展提供场地保障。依托沙县异地商会,建立人才驿站,打造异地乡贤人才服务窗口,推动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的精准对接。
来源:闽商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