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大学生用户获客?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00:20 2

摘要:很多品牌都知道大学生市场很重要,但真正能在校园搞出“势能”,持续拉新并留存的,其实不多。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你的获客思路和执行方法上。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校园地推做了不少,扫码的人却没留下来;

小红书投放了预算,评论和私信却寥寥无几;

找了学生会合作,但结果不温不火;

办了个活动,看起来很热闹,实际没有转化。

很多品牌都知道大学生市场很重要,但真正能在校园搞出“势能”,持续拉新并留存的,其实不多。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你的获客思路执行方法上。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聊聊:到底怎么才能把大学生用户真正吸引过来,并留下来?

一、为什么大学生用户这么“难搞”?

大学生,是一群既“便宜”又“贵”的用户:

他们对价格敏感,但对内容和体验挑剔;

他们乐于尝鲜,但反感强推和忽悠;

他们时间充裕,但注意力极度分散;

他们不是不愿意买,而是不愿意“被卖”。

很多品牌在校园“栽了跟头”,本质上是没搞懂这群人的行为习惯社交语境,还在用线下商超、拼多多那一套去对大学生讲故事,当然没人理你。

真正有效的校园获客,得基于一个原则: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二、想要做好大学生用户获客,三步走就够了

我们把大学生获客路径拆解成“三步走”策略,每一步都很关键:

第一步:占住场景,用对钩子

想吸引大学生,先得回答一个问题:你出现在哪?学生为什么点进来看?

你在哪个场景下出现:自习室?宿舍?地铁?小红书?微信社群?不同场景对内容形式、传播节奏的要求完全不一样。

你用什么钩子吸引他:是打折券?是兴趣话题?是一个跟他痛点有关的活动?或者干脆是一个好玩的梗?

比如:

推理APP在大学图书馆厕所贴“你敢点开它,就敢破这案”,扫码直接进推理挑战页,参与率爆高。

健身课机构,在晚饭时间投小红书短视频“晚上吃撑了,不如来个15分钟无器械燃脂训练”,完美占住吃撑→内疚→运动的心理场景。

脱单APP直接在大学生表白墙上投“他/她不回你消息,可能在这儿和别人聊天”,刺激情绪破防引导注册。

钩子,不是强推卖点,而是精准击中学生当下的状态和感受。

第二步:借力传播,搞定中间人

大学生群体有个很特别的特点:不信广告,只信熟人

你发10条官方公众号推文,不如他舍友说一句“这个我试过,真的有用”。

所以,大学生获客最重要的加速器,是那些**“中间人”**:

社团骨干(有组织)

学生KOL(有影响力)

学霸/舍长/班长(有信任度)

学校生活号博主(有传播力)

想办法搞定这些人,比你花1万块投放更划算。怎么搞定?

用利益:佣金、免费试用、带货分成、线下资源置换;

用人情:合作机会、实习内推、共创项目名额;

用归属:打造“校内合伙人计划”,让他们有身份认同。

让这些中间人去传播、去带动、去转化,学生就不觉得是被“广告”,而是“这是我学长推荐的”“我社团自己搞的”“这个在我们学校超火”。

第三步:沉淀私域,放大复购和口碑

很多品牌拉到学生之后就停了,但真正厉害的团队,都会马上干一件事:建群、拉私域、搞运营

大学生用户的生命周期很短,需求变化快,如果你不能及时触达、互动、转化,很容易就被其他品牌抢走了。

所以,拿到用户之后,要迅速做这几件事:

分层建群:按学校/年级/兴趣分群,别让所有人都在一个大群里聊天气;

种草互动:每周发真实体验帖、优惠券、挑战活动等,让人有参与感;

设定成长体系:谁拉人最多、谁打卡最勤快、谁带货最厉害,通通有奖励;

挖掘KOC再反哺:在群里找到特别活跃的用户,反过来让他们当下一个“中间人”。

就算最开始只是参加了你的活动,只要沉淀得好,1个用户能变成10个转介绍,能带来2次复购。

三、大学生用户,不只是“消费群”,更是“共创者”

最后想说一句:大学生不是一群等着你来营销的“潜在客户”,而是一群可以和你一起共创、传播、升级的“共谋伙伴”。

他们热情、有创意、敢表达,如果你把他们当做真正的“合伙人”去对待,而不是只想“从他们口袋掏钱”,你会发现:

获客不再难,反而会被倒推着跑;

品牌不再孤独,而是有一整个校园为你发声;

转化不再靠补贴,而是靠口碑和信任自然发生。

所以,与其天天想着“怎么搞定大学生”,不如换个思路:怎么把学生拉进来,一起玩,一起赢?

想把校园市场真正做起来,靠的不是花钱砸量,而是方法 + 细节 + 真诚。

如果你也是校园营销一线操盘手,或者品牌方的市场人,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更多实操案例、方法拆解,帮你把学生用户越做越扎实!

来源:牛人科技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