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生产 日销裤子3000条——社区小工厂带动大就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02:14 2

摘要:最近两个月,伍维春整整瘦了30斤。他不是生病,也不是减肥,而是太忙了——这位贵州佰斯乐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一步步做起,将服装厂做到日销3000条裤子,不仅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更带动67名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

最近两个月,伍维春整整瘦了30斤。他不是生病,也不是减肥,而是太忙了——这位贵州佰斯乐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一步步做起,将服装厂做到日销3000条裤子,不仅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更带动67名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

贵州佰斯乐服装有限公司位于安顺市普定县玉秀街道玉兔社区,这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记者走进车间内看到,机器轰鸣,工人们分布在拉腰、接边、整烫等工序线上,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条裤子从布匹裁剪到成品,总共需要25道工序,工人们正全神贯注操作。

伍维春正在和工人交流

“1、2、3……上链接!”热火朝天的还有千里之外的福建省——这里搭建了8个直播间,10余名主播依托抖音、淘宝、拼多多等网络平台,向广大网友介绍裤子性能、价格等,网友们纷纷下单购买。

贵州佰斯乐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伍维春介绍,现在正是销售旺季,每天销量可达3000条,而接下来的3个月,预计每日销量将达6000条。同时,该公司最近又额外接到一笔大订单,他自己忙得不可开交。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年前,伍维春才踏足服装行业,此前对该行业一无所知。今年42岁的伍维春进过工厂,干过装修,当过辅警,机缘来自他的表弟一直帮助服装企业直播带货,两人在商量后,决定自己开工厂并直播带货。2024年1月,公司正式挂牌。

创业初期,由于缺乏经验,他们生产的150万条裤子遭到退单。伍维春一度想要放弃,但最终选择咬牙坚持。他们一边学习衣服制作,一边开始对质量严格把控,同时晚上还要看着短视频学习修理机器,“累的时候就在裁板上睡一会儿。”

最终,该公司逐渐走上正轨,目前,已有4个车间、3条成型生产线,年产能力超过了60万条裤子。

与其他工厂不同,该公司采取“反季节”生产,即冬季生产夏装、夏季生产冬装。

“我们全年都闲不下来。”伍维春说,这种生产模式不仅能降低采购成本,还能避开高峰期竞争,提前布局市场,占得先机。

更重要的是,这让工厂全年不闲。没有“淡季”,就没有裁员和停工,员工们也因此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就业——该工厂员工大多都是搬迁群众,普遍为女性,年龄在30至60岁之间,她们现在不必再为季节性务工四处奔波,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

工人们正在工作

“这份工作太好了!”今年36岁的伍维倩告诉记者,以前她在浙江打工,一年中因为孩子的事情,要回老家三四次,所挣的钱完全用在了路费上。而现在,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天天都有活干,一个月能赚5000元。

38岁的陆菊也看中了该工作的稳定。“以前在工厂务工,有时很忙,有时却闲,但现在每天都有事情做,一个月收入超过4000元。”陆菊说。

据了解,下一步,贵州佰斯乐服装有限公司将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升裤子质量以及销量,带动更多搬迁群众就业。

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该公司入驻社区时,得到房租、政策优惠;招工时,政府部门又积极帮助扩大宣传。此外,普定县职能部门持续为该公司提供订单对接、员工技能培训等服务,还引入东西部协作资源,为企业争取资金补贴。

“我们根据企业需求设置‘按需培训’,提升员工技能适配度。”普定县就业局副局长董玉菊介绍,相关部门还常态化收集用工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帮扶策略,助力企业与群众“双赢”。

工厂内工人们工作

目前在安顺,一个个社区小厂正蓬勃发展,这些工厂虽小,却托起了就业大民生。记者走访发现,仅在普定一地,这样的社区小厂就超过了10个。

位于安顺市普定县玉秀街道玉兔社区的贵州玉成传祺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承接商务休闲西装、运动服、校服等多种类服装的定制业务,吸纳了上百名群众就业;位于西秀区杨武乡民族新村的安顺市富美达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塑料制品、日用品和百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长期固定用工50人,工人平均月收入4000元……

下一步,安顺市将引进更多这样的小型企业或微型企业入驻社区,提升社区就业率,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强 杨媛媛

编辑 杨媛媛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