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我们说智能机器替代了劳动,剥削论就成了理论碎片,这完全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是常识,但是,会有很多人反驳说:戈多你太无知了,难道智能机器人不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吗?
文化需要启蒙,一些非常简单的道理,却总是会成为问题。
比如,我们说智能机器替代了劳动,剥削论就成了理论碎片,这完全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是常识,但是,会有很多人反驳说:戈多你太无知了,难道智能机器人不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吗?
不错,智能机器人的确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但这跟剥削有什么关系?衣服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问题是你花钱,你剥削了谁?
王二麻子在集市上等价买了一头驴,让它不停地拉磨,他剥削了驴吗?
驴也是人类饲养大的,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但购买者已经在交换市场上做了等价交换,这本质是劳动与劳动的交换,过去是以物易物,现在货币化了,于是有了资本的概念,而资本不过是劳动的积累。要说到赚钱,大概率也是驴的主人赚了王二麻子的钱。
机器人是一头可以无何止拉磨的“驴”。
作为一头可以无休止拉磨的“驴”,在马克思剩余价值公式中定义为“不变资本”,而雇佣工资定义为“可变资本”,剥削仅仅来自对“可变资本”的不等价交换。
什么是可变资本?是人,不是驴,当然也不是智能机器人。
按马克思的理论,只有人才能创造出超出自己劳动报酬的剩余价值,所以,谈剥削,不能把作为可变资本的雇佣劳动混同于作为不变资本的驴。
又比如,王二麻子买了一个智能管家,他剥削了谁?他一兴奋又买了一件衣服,这衣服当然也是人类劳动创造的,那么,请问王二麻子又剥削了谁?他是消费者,是在花钱。剥削只存在于生产领域,不存在于消费领域,否则就无法实现那个消灭剥削的伟大社会理想了,因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
一定要追究到底,那也只能说,是制造商、商家及税收单位一起组团剥削了生产衣服的工人,王二麻子只是上述剥削的最终承担者,他不但花了钱,还支付给了国家了一笔不小的消费税。
无人工厂的道理是一样的,马克思从没说过不变资本也有剥削率,也不能说,因为那等于自毁公式,等于承认了价值是由资本与劳动共同创造的,这很不马克思主义。
剩余价值公式W-(c+v)清晰界定了剥削的发生场域——雇佣劳动(即可变资本v)。
这个公式即剩余价值为W-(c+v)其中V就是雇佣劳动的工资,无人工厂没有V,当然不存在剥削的问题,王二麻子花钱等价购买了机器人,开了一个无人商店或者工艺品作坊,自己干,太太当会计,他剥削了谁?
其实,马克思在论证剥削时,有意无意地做过一个预见:"劳动过程的一切职能都由机器来完成时,资本就会自动消灭自身"(《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真的是一个对资本发展具有前瞻性的诠释,完美的智能时代,意味着全社会不再需要资本家,那时需要接受另一位姓马的马斯克先生的建议,通过累进制征税,且无限接近100%的税率,建立起全民共享的“全社会基础收入”;于是,资本家不再是剥削者,而是财富自增长的组织者,资本主义制度也就解体了,大家定期去“全社会基础收入”领取生活费用,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贪婪的资本家自己去和机器人叫板吧。
总之。讨论剥削请注意两个要点:
第一,不要离开马克思的原始定义,对剥削一词的语义做无限放大,成了别人比你有钱,都是剥削你的情绪逻辑,请接受马克思的"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唯一定理,否则只能是鸡与鸭的对白。
第二,不要把作为“不变资本的“驴”与作为”可变资本“的人混为一谈,购买智能机器人与购买衣服是同样的交换行为,只要没有雇工,使用智能机器人和使用衣服一样,不存在剥削,否则就请你脱下衣服再来谈剥削。
来源:生命可以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