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位读者提问:我跟朋友约好见面,她爽约放我鸽子,再次见面时,她一字不提;我发微信给男朋友,他不回复我,再次见面时,他只顾玩手机,也不看我。
有一位读者提问:我跟朋友约好见面,她爽约放我鸽子,再次见面时,她一字不提;我发微信给男朋友,他不回复我,再次见面时,他只顾玩手机,也不看我。
我不明白别人为什么这样对我,每次我都为别人找借口,觉得是不是别人忘记了?是不是别人的性格就是如此,我不应该计较?每次我总是忍了下来,但是心里却非常难过怎么办?
听了读者的话,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简直就是我呀,我也遇到过别人爽约却一句话也没有;我也遇到过别人只顾玩手机根本不看你,把你当空气。
通常这时候,我总是安慰自己说:算了,别人就是这样的性格,我就不要太小心眼了。但是,心里总是忍不住难过,真的感觉很累很内耗。
突然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去他的别人!我不要再为别人的行为找借口了,我只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这样一来,感觉心里舒服多了,力量也出来了。
1
你是不是也像我这样,习惯于为别人的行为找借口,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例如:发信息给别人,别人明明有空却不回复;邀请别人参加活动,别人爽约了却连一声招呼也不打;一起吃饭的时候,别人只顾玩手机,头也不抬一下,眼睛也不看你一眼…
通常这种情况,我都会自我安慰,习惯于为别人的行为找借口:他可能太忙了吧?忘记了吧?所以没回复我;他可能太累了吧,精力不够吧,所以注意不到我;他可能是能量不足吧,所以没办法看见我;可能这是别人的性格和习惯吧,别人也是无心的,我就不要太计较了…
你看,我们总是习惯于为别人找理由,把时间精力放在他人身上,为他人着想,想千万个理由。
但是,我们的心里舒服了吗?心里不舒服。因为,无论你如何为别人找借口,那都是你的揣测,不代表别人的真实想法。
别人怎么说,怎么做;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有别人的理由。你再怎么为他设想,都不能代替他自己。
突然有一天,我明白了:去他的别人!外面没有别人!别人不需要你为他找借口,别人不需要你为他找理由,别人不需要你的善解人意,别人不在乎你的看法和感受,别人压根不需要你的理解和包容!
因为,别人就是在做他自己,别人不需要你的理解,不需要你的体谅。如果别人需要你的理解和体谅,别人自然会向你解释和跟你道歉。
但是,为什么别人可以自说自话,自己做自己,丝毫不考虑你的感受呢?那是因为别人不在乎!
别人不在乎你是怎么想的,别人不在乎你的感受如何。别人只是在做他自己。别人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必要向你解释;别人压根就不需要你为他找借口,没必要,不需要,不重要。
所以,你为什么还要执着于为别人的行为找借口呢?别人压根就不在乎。别人不需要你为他找借口,如果别人需要你的理解,自然会向你解释。
如果别人不解释、不在乎,那么别人也是在做他自己,走在他自己的道路上。既然如此,别人都在做他自己了,那么,请你也做回你自己好吗?
不要再为别人的行为找借口,而是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
2
世上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爷的事。
别人如何说如何做,你根本管不着,收回你的注意力,不要向外抓取,因为你抓不住,你也管不着。
我们的时间、精力、能量都是有限的,你今天为这个人找借口,明天为那个人找理由,别人总有别人的原因,理由千千万万,你再怎么为别人设想,也不代表别人就是那样。
别人压根不需要你的理由,别人压根不需要你为他找借口,别人不需要你的理解,别人根本就不在乎。别人就是在做他自己,走在他自己的道路上。
那么,请你也做回你自己,走回你自己的道路上。不要为别人的行为找借口,而是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
我们可以借由外在的事件,去看见自己的内在渴望,创造条件满足自己的需求,好好地爱自己、疗愈自己。
别人发信息不回复,别人答应的事情没有做,别人爽约了没有解释,别人忽略了你…这是别人的事。
把别人的事交还给别人,不为别人找借口,不为别人解释,别人不需要,你也没必要。
你要做的是,回到自己身上,看见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你可以为自己做的是,带着一种善意的自我觉察,看见自己的渴望和需求,创造条件满足自己的渴望和需求。这就是事件背后的礼物。
没有无缘无故的发生,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作为一个在内在成长路上的人,可以借助一切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来修炼我们自己,看见我自己的需求,满足我自己的渴望,照顾好我自己的感受,好好爱我自己。
多连接自己,问问自己:别人不回信息,别人爽约,别人忽略我,别人不解释、不在乎我…那么,我的感受是什么呢?我的感受是不舒服。
那么,请对我的感受说:“欢迎,欢迎”。
欢迎我这个不舒服,跟我的不舒服对话:“嘿,我看见你了,宝贝,欢迎,欢迎,我相信你的到来是有理由的,请坐,喝杯茶吧,我们聊聊天吧。你远道而来找我,你是不是有什么要对我说呢?我倾听你,我陪伴你,请告诉我,我听你说,我在,我在…”
这是在跟我们的潜意识连接的方式(收藏起来练习),通过这样跟自己的感受进行对话,我们就知道了,原来,我们的内在渴望是期待别人的尊重、重视,期待别人的看见和在乎。
那么,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你的需求和渴望,别人是没有义务给到你的,没有人一定要为我们做些什么,没有人要为我们负责任。
但是,我们必须要为自己做点什么,我们必须为自己负责任。我们所期待的和渴望的,就不要向外抓取了,放手吧,放开别人,回归自由。
3
向内探索吧,回归自己,不要寻找爱人之人,而是寻找爱人之爱。
佛陀说:“若你在这世上寻找爱人之爱,而非寻找爱人之人。你会发现,这世上唯一值得你爱和原谅的人,那个人就是你自己。”
你就是自己的爱人之爱,不执着于他人,反求诸己吧。问问自己:与人相处的时候,我想要的尊重、重视、看见和在乎,我给自己了吗?
如果我没有给自己,那么,现在我要为自己做点什么,让我感觉到被尊重、被重视、被看见、被在乎呢?花点时间,为自己好好地想一想:
为自己买一束鲜花,做一顿美食,亲近大自然的树木、花花草草,让自己放松下来,好好休息;跟自己的潜意识连接,跟自己的感受连接,好好与自己对话,夸夸自己:哇…我的自我觉察能力越来越强了,我越来越照顾到自己的感受了,我的内心越来越有力量了…
所有的这些,如果能够让你感觉到受尊重的,重视的,被看见和在乎的,全都可以为自己去做。如果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因为你值得!
当你可以为自己这样去做的时候,同样的,你也可以为别人这样做。这时候,你会发现这句话说得非常对:“你的渴望就是你给这个世界的贡献。”
我们有渴望是正常的,允许接纳自己,但是不要把渴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不需要为你负责,你必须为你自己负责。
看见自己的渴望,创造条件满足自己的渴望,然后把你的渴望传递出去,给予别人尊重、重视、看见别人和关怀别人。
这个就是我们从一个看似伤害性的故事中获得的礼物:别人如何对我是别人的事,尊重别人、允许别人做他自己。不批判、不分析、不下定义,不在乎、不解释、不为别人找借口。
好好珍惜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能量,把看向别人的眼光收回来,回归自己。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连接自己的潜意识,与潜意识对话,照顾好自己的感受,看见自己的内在渴望,创造条件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渴望。
通过这个事件好好地爱自己,看见自己,连接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渴望,爱满自溢,再把爱和关怀传递出去,给到需要的人,为这个世界增加更多的爱和温暖。
这就是你当下的使命,这就是你存在的意义。--我是这样做的,你呢?欢迎留下你的感受和想法哦。
来源:希希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