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惠民县孙武街道开展“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活动,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技艺引入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极具特色的非遗文化盛宴。
惠民融媒讯 ( 刘元元 袁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惠民县孙武街道开展“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活动,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技艺引入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极具特色的非遗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孙武街道中心小学教师俎庭斌化身非遗“传播使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篆刻的历史渊源、技艺特色与文化内涵。从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到不同时期的风格演变,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历史长河中篆刻艺术的璀璨光芒。
讲解过后,俎庭斌老师现场展示篆刻与雕刻技艺。他手持刻刀,在印石上从容运刀,精湛的刀法、利落的线条,引得同学们目不转睛,赞叹声此起彼伏。雕刻过程中,俎老师细致入微地分析刀法运用技巧,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每一个雕刻细节,感受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非遗要在传承中‘活’起来,少不了这些年轻的‘萌芽’。‘非遗活动进校园’能让同学们感受历史沉淀,领略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大家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俎庭斌说道。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与非遗文化“零距离”接触。非遗不再是书本上陌生的名词,而是以鲜活的姿态走进校园生活。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深刻领略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使命感,为非遗文化的代代相传注入青春活力 。
来源:惠民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