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消费”开启消费新时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10:34 3

摘要:五一假期期间,泰山景区迎来客流新高峰,在游客中,有一些特殊的身影:年过八旬的白发老人身着“外骨骼装甲”在山路上如履平地,仿佛双腿被无形力量托举,膝盖和腰部的机械装置随着步伐规律地摆动。这是泰山文旅集团准备的500台登山助力机器人,游客花80元就能体验3小时的“

五一假期期间,泰山景区迎来客流新高峰,在游客中,有一些特殊的身影:年过八旬的白发老人身着“外骨骼装甲”在山路上如履平地,仿佛双腿被无形力量托举,膝盖和腰部的机械装置随着步伐规律地摆动。这是泰山文旅集团准备的500台登山助力机器人,游客花80元就能体验3小时的“租腿登山”。人工智能不会改变人们攀登的意义,但是却改变了攀登的方式。

2025年开年,国务院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但“人工智能+消费”的优势在哪?企业该如何实施?这需要进一步思考。

“人工智能+消费”的优势

传统市场中,由于生产体系缺乏弹性,难以及时响应消费者快速变化的个性化需求,导致供给与需求长期脱节,往往会造成供需错配、体验单一、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人工智能+消费”对比传统消费模式的核心优势则是,通过对海量消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能够深入洞察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消费偏好等,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更高效的产品推荐和服务。

在需求洞察方面,AI通过多维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实现需求预测的精准化。以银泰百货为例,通过数字化和AI技术预测畅销商品,将畅销品缺货率从11%降至1.7%,并将柜上畅销品的比例从59%提升至72%,由AI技术带来的销售占比从7%提升到15%。这种“需求牵引供给”的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消费中“生产盲目、库存积压”的难题。

在改善消费体验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消费场景带来了更多创新和可能性,打破了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界限,促成虚实融合的消费体验。在零售领域,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让虚拟试衣、虚拟家居场景模拟等成为现实。消费者通过虚拟试衣间3D建模实现“指尖换装”,这种沉浸式体验既降低了消费决策成本,也激发了潜在的消费需求。

在提高消费效率方面,AI大幅提升了消费服务效率与精准度,实现从“人力密集”到“智能集约”。例如,在电商领域,AI客服可24小时响应需求,物流企业通过AI调度系统降低30%配送成本;在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系统将影像分析效率提升5倍以上。AI技术让消费从单向交易升级为双向互动,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形成“需求-供给-再创新”良性循环。

“人工智能+消费”实施路径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国正以多条路径推动“人工智能+消费”迈向纵深,从人才培养到企业实践,从技术突破到场景创新,要实现AI+消费的规模化发展,需构建“新人才-新技术-新场景”三位一体推进体系。

第一,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支撑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企业和高校应加强合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了解消费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华为联合沈阳工学院,将企业真实环境引入教学场景,开设了包括5G网络规划及优化、鸿蒙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前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接触行业尖端技术的实践平台。除加强校企合作外,企业还需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使其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需求。

第二,推动技术突破,夯实智能消费底座。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是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应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抢占技术制高点。例如,在AWE2025展会上,华为展示了基于AI大模型的小艺管家交互系统,用户可通过语音控制家电、查询信息,甚至联动汽车实现“离家即启动”的智能场景。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能释放多领域消费潜力,为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应用提供更强大技术支撑。同时也须注意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例如,电商平台通过收集用户浏览记录提供个性化推荐,要做好数据隐私保护,不得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以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或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第三,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人工智能+消费”的价值在于场景化落地。从需求侧的角度,智能化服务需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例如,在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一款名为“裴裴”的机器人成为了老人们的团宠。“裴裴”结合了AI心理学,创新多模态情感大模型,能通过面部识别、情绪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及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点,提供陪聊和心理疏导,精准满足老年人在情感化人机交互方面的需求,做到像“真人”一样陪伴左右。

从供给侧角度,AI驱动的柔性供应链可缩短需求响应周期。以家电为例,通过AI技术实现家电与家居深度融合定制,以用户需求直接驱动设计与生产。用户上传房间平面图,整合建筑CAD数据、家电参数与家居美学数据库,通过深度学习生成适配方案,形成“需求-设计-制造”闭环。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消费归根结底还是消费者和企业“双向奔赴”。企业蓬勃发展的创新动能,催生出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受到消费者喜爱和市场充分认可,消费升级进一步引领产业升级,就能形成消费市场良性循环。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