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二次感染开始了?出现以下3大症状,八成是中招了,建议了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10:58 2

摘要:最近又开始有人咳嗽、发烧、嗓子像吞刀片一样疼,一问,好家伙,是第二次新冠了。上次刚扛过去没多久,这回又轮上了,症状还不轻。真不是“感冒后遗症”,而是病毒换了马甲卷土重来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最近又开始有人咳嗽、发烧、嗓子像吞刀片一样疼,一问,好家伙,是第二次新冠了。上次刚扛过去没多久,这回又轮上了,症状还不轻。真不是“感冒后遗症”,而是病毒换了马甲卷土重来了。

这波二次感染,不像第一次那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大规模爆发,但它就像一盆冷水泼下来,谁都可能被泼个措手不及。最让人头大的,是这次的症状有些变化,不再是之前那一套“发烧、干咳、失去嗅觉”老三样,而是出现了三种让人误以为是其他病的表现。

第一种就是持续性咽痛。别小看这个喉咙痛,这可不是“喝点水就好”的小毛病。有不少人形容像是喉咙扎了玻璃渣,吞口水都疼得龇牙咧嘴

而且持续时间长,三五天不见好,有的甚至一周都没缓过来。不只是痛,还伴随着明显的异物感,像有什么东西卡在那儿。

第二种是那种突如其来的极度疲劳。不是那种熬夜后的困倦,而是明明刚起床就感觉全身散了架,连穿个衣服都觉得累

有的人甚至中午睡了一觉,醒来还是像没睡一样,整个人跟断了电似的。这种疲惫感,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心脏或甲状腺出了问题,但实际上,是病毒在体内搞破坏,免疫系统正死磕它呢。

第三种比较隐蔽,就是肠胃不适。这波毒株对消化系统的攻击力明显增强,不少人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结果一测,是阳了

拉肚子、腹胀、食欲不振这些症状并不是单纯的消化问题,而是病毒通过肠道黏膜入侵,激起了全身的炎症反应。

这三种症状,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典型”,反而更像是伪装成其他病,让人防不胜防。有的人甚至全程没有发烧,也没有咳嗽,就靠一个喉咙痛+拉肚子,结果一查,是新冠二阳。这就是它狡猾的地方,症状分散但杀伤力不减。

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病毒确实在变异,而我们身体里的免疫记忆,并不总是打得赢“升级版”的它。特别是XBB系列变异株,已经在多个国家造成了二次感染潮。它一边变脸,一边绕过我们原本的抗体防线,就像老赖换了身份证继续骗钱一样。

别指望打过疫苗就“百毒不侵”。疫苗的作用是减轻重症风险,不是让你彻底不感染。

就像穿雨衣可以不被淋湿,但你要是跳进河里,照样得湿身。更何况,很多人打完最后一针已经是一年多以前了,抗体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我接诊的病人里,不少是第一次感染后症状轻微的,这次却被折腾得够呛。这不是说病毒变强了,而是你身体以为“老熟人”来了,结果发现是“披着老皮的新敌人”,反应就慢了半拍。

从一些研究来看,再感染的风险和第一次感染的间隔时间、疫苗状态、基础疾病等都有关系但没有谁能说自己绝对安全。尤其是那些长期失眠、焦虑、熬夜、饮食乱七八糟的人,免疫力就像一座没装修好的房子,病毒一推门就能进来。

有意思的是,这波二次感染,不少人是在旅游回来后中招的。飞机、高铁、景区、电梯这些密闭环境,简直是病毒的天堂。你以为自己戴着口罩就安全了,结果旁边那位刚打完喷嚏,气溶胶早就飘满整个空间。病毒不讲道理,也不讲卫生。

更麻烦的是,一些人感染后,还会出现“新冠后综合征”。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医学问题。

比如,一直咳嗽、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心率不齐、掉发严重……这些都可能是病毒留下的“后遗症”。它不像其他病毒那样“打完就走”,而是留下“尾巴”在你体内作妖。

我一个老病号,四十多岁,平时身体倍儿棒。二次感染后,整整一个月都觉得脑子像浆糊一样,记东西慢,说话卡顿,连开车都不敢了。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神经系统真的被影响了。国际上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病毒对中枢神经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

所以,不要小看这波感染。它虽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铺天盖地,但正因为隐蔽,才更容易被忽视。你以为是累了、感冒了、吃坏了,结果是病毒在你体内开了个“隐形战场”。

很多人问我,现在是不是要再接种疫苗?我说,如果你上一次接种已经是一年前,是时候考虑加强针了。特别是60岁以上、有慢病的,别等“阳”了才后悔

疫苗不是万能的,但它确实是目前最靠谱的“防火墙”。

除了疫苗,日常生活里的细节才是你最该注意的。比如,去人多的地方戴口罩不是“怕死”,而是“有脑子”;开窗通风不是“讲卫生”,而是“控风险”;吃饭前洗手不是“讲究”,而是“隔绝传播”。

不少人觉得“阳过一次就没事了”,这想法真得改改。病毒演化的速度比我们想象得快得多,它不断变异,不是为了更毒,而是为了更能逃过你的免疫系统。

还有一个细节,很多人忽略了——口腔健康也会影响感染风险。研究显示,口腔环境不好,特别是牙周炎,会加重病毒感染时的炎症反应。因为口腔黏膜是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门户”,如果你门口破了个洞,来者不拒,病毒当然就“堂而皇之”地进来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做一件简单但有效的事:每天认真刷牙两次,尤其是晚上那一次,别偷懒。别小看这点小事,它可能就是你和病毒之间的那条“生死线”。

总结一下,如果你最近出现了咽痛特别严重、疲劳得像没电、肠胃不舒服这些症状,真的要提高警惕。不是说一定是新冠二阳,但八成的可能性不能忽视。别总想着“扛一扛就过去”,病毒可不讲情面

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也是你唯一的“底牌”。别把这张牌打烂了再后悔

参考文献:
[1]张婧,王倩,李兆申.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XBB的特点与防控策略[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4,42(04):201-205.
[2]黄明,赵梦瑶,陈亮.新冠病毒感染后长期症状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4,18(02):124-128.
[3]刘芳,王建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口腔健康关系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25,41(01):56-60.

来源:医生一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