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上升,建议大家:少用、少吃、要躲、要做,别大意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17:32 2

摘要:近期,全国多地新冠感染病例呈现上升趋势,中疾控数据显示,4月以来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已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达6.3%。专家预测,这一波感染高峰可能持续6-8周,5月下旬达到顶点。面对疫情抬头,我们该如何科学防护?记住这四点建议——“1少用,

近期,全国多地新冠感染病例呈现上升趋势,中疾控数据显示,4月以来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已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达6.3%。专家预测,这一波感染高峰可能持续6-8周,5月下旬达到顶点。面对疫情抬头,我们该如何科学防护?记住这四点建议——“1少用,2少吃,3要躲,4要做”,关键时刻别大意!

1少用:减少公共物品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新冠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尤其是门把手、电梯按钮、公共交通工具扶手等高频接触物品。专家建议:

- 少用手触摸面部,尤其是眼、鼻、口,避免病毒通过黏膜感染。

- 随身携带酒精消毒液,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清洁双手。

- 减少现金支付,尽量使用无接触支付方式,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2少吃:避免高风险饮食,增强免疫力

饮食不当可能削弱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近期应特别注意:

- 少吃生冷食物,如刺身、未煮熟的肉类,避免肠胃不适影响免疫力。

- 减少高糖、高盐、高脂食品,这类饮食可能加剧炎症反应,不利于康复。

- 多吃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鸡蛋、鱼肉,帮助增强免疫屏障。

3要躲:避开高风险场所和人群

当前新冠病毒传播力仍较强,尤其要警惕人群密集场所:

- 躲开密闭、通风差的场,如KTV、网吧、拥挤的商场。

- 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者密切接触,如咳嗽、发热人群。

- 减少非必要聚会,尤其是端午假期临近,家庭聚餐、旅游景点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4要做:主动防护,科学应对

除了“少用、少吃、要躲”,还要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 要戴口罩,尤其在公共交通、医院等高风险环境。

- 要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降低病毒浓度。

- 要接种疫苗,含XBB抗原的疫苗仍对当前流行株(如NB.1.8.1)有一定防护作用。

- 要备好药物,如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先诺欣、阿兹夫定),缩短病程。

别大意!高风险人群尤其要警惕

虽然当前毒株致病力较弱,但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免疫力低下人群仍可能发展为重症。如果出现持续高热(>3天)、呼吸困难、血氧低于93%,务必及时就医。

新冠从未消失,防护永不过时!面对新一轮感染高峰,做好“1少用、2少吃、3要躲、4要做”,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来源:百年传承健康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