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容但增速放缓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11:10 2

摘要: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我国工业传感器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同时,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驱动下,其应用领域和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应用领域拓展和政策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5年突破600亿元。此外,我国工业传

前言: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我国工业传感器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同时,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驱动下,其应用领域和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应用领域拓展和政策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5年突破600亿元。此外,我国工业传感器市场竞争格局由基恩士、欧姆龙等外资企业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1.工业传感器产品种类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工业传感器是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的传感器,通过测量或感知特定物体的状态和变化,并转化为可传输、可处理、可存储的电子信号或其他形式信息,以指导后续工作环节,是工业控制中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我国工业传感器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目前主要包括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编码器、接近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视觉/图像传感器、磁力传感器、安全传感器等众多品类。同时,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驱动下,工业传感器应用领域和场景不断拓展。目前,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且相对分散,受单一行业变动影响较小,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制造、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食品饮料、包装、光伏、半导体、家电、电池制造、建材等多个领域。其中,电子制造是我国工业传感器下游最大的应用领域。据睿工业统计,2024年其占比约为15%左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环境利好,为工业传感器国产化和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我国工业传感器行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技术储备相对薄弱,经验积累也存在不足。近年来,为了推动工业传感器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我国相继发布《中国制造2025》《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为工业传感器国产化和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未来市场增长空间仍然较大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应用领域拓展和政策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6年的267.5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455.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22%。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成本增加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需求也将随之上升,进而拉动工业传感器需求增长。再加上利好政策推动,预计我国工业传感器市场增长空间仍然较大,发展潜力十足。根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2021-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18%。

数据来源:Statista等、观研天下整理

4.工业传感器市场竞争格局由外资厂商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目前,我国工业传感器行业集中度较高,2024年CR4和CR8分别为54.6%和66.3%,市场呈现寡占型竞争格局。基恩士(日本)、欧姆龙(日本)、松下电器(日本)、西克(德国)、倍加福(德国)等外资企业布局较早,凭借着技术积累、品牌影响力、人才储备等方面优势,在我国工业传感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不过,随着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以宜科、索迪龙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正在奋力追赶。其中,2024年宜科、索迪龙的工业传感器市场份额进入TOP10行列,分别排名第八、第九。

来源:观研天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