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群嘲到要上市!这个车企养的网约车凭啥3年干到行业第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11:19 2

摘要:最近网约车江湖可太热闹了!特斯拉刚被点名门把手设计,小米车主集体维权闹得沸沸扬扬,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竟然要上市了!

最近网约车江湖可太热闹了!特斯拉刚被点名门把手设计,小米车主集体维权闹得沸沸扬扬,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竟然要上市了!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这消息时差点把咖啡喷屏幕上。毕竟在大家印象里,网约车不是滴滴一家独大吗?这个常年被网友戏称"千年老三"的平台,怎么突然就闷声发大财了?更魔幻的是,人家过去三年狂亏50亿,愣是烧出了全国第二的江湖地位。

要说曹操出行绝对算得上"车圈王思聪"。2015年含着金汤匙出生,亲爹吉利直接砸钱搞定制车队,清一色新能源车配上西装革履的专职司机。这排场搁当时绝对是降维打击——别人家司机开卡罗拉,他家司机开的是专门设计的网约车;别家司机穿大裤衩接单,他家司机得考礼仪证上岗。

但现实很快啪啪打脸。当年网约车大战正酣,滴滴疯狂撒钱搞补贴,乘客叫个车比坐公交还便宜。曹操出行却端着架子玩"高端服务",结果就是用户根本不买账。最惨的时候,苏州总部楼下停着几百辆崭新电动车,司机比乘客还多。

转机出现在2019年改名"曹操出行",这可不是简单改个马甲。平台彻底放下身段搞起"农村包围城市":

​抢政务单成隐形冠军​

各地政府机关突然发现,用曹操接领导特别有面子。统一车型不怕被质疑公车私用,专职司机不会乱说话,后排还能自动播放红歌。靠着这招,曹操硬是从B端市场撕开缺口。

​造车狂魔的另类玩法​

当其他平台还在纠结抽成比例时,曹操直接玩起了定制车。最新款的曹操60,后排能塞下轮椅,车顶装急救包,连空调出风口都做了防直吹设计。司机老张跟我说:"这车充电1小时能跑400公里,每个月能多挣2000块。"

​聚合平台里的"接单王"​​

现在年轻人打车都爱用高德地图一键呼叫,曹操就蹲守在这些流量入口疯狂接单。2023年73%订单来自外部平台,相当于在别人院子里种出了摇钱树。

看着招股书里三年亏50亿的数据,很多人觉得这是在烧钱续命。但仔细看门道:

46万司机里有31万是开定制车的"嫡系部队"

每辆定制车比采购普通车便宜28%

换电站2分钟满血复活,每天多接5单

说白了这就是场豪赌——用短期亏损换行业话语权。就像当年京东自建物流被群嘲,现在回头看,重资产模式反而成了护城河。

我在杭州特意打了10次曹操专车,发现些有意思的细节:

上车必问"要不要连车载WiFi"

后排有Type-C快充和隐形垃圾桶

遇到孕妇司机会默默调低空调温度

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上周我同事带煎饼上车,司机提醒"车内禁止饮食"差点吵起来。后来才知道,他们车上有气味检测系统,食物味道太重会被扣分。

现在曹操出行估值冲到170亿,但摆在面前的坎儿也不少:

滴滴仍然握着60%市场份额

如祺、T3等车企系平台穷追不舍

自动驾驶可能颠覆整个行业

创始人龚昕有句话很实在:"我们不一定最快最便宜,但要做服务最好的。"这话听着耳熟?像极了海底捞当年的突围路线。

看着曹操出行的逆袭,我突然想起罗永浩的名言:"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值得实现。"在这个补贴大战玩腻了的年代,或许真有人愿意为多等3分钟、多花5块钱买个体面。下次您要是看见穿白衬衫戴白手套的网约车司机,没准就是曹操出行的"正规军"。

来源:老杨侃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