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岁的小美(化名)是一位新手妈妈,剖宫产术后半年,她发现下腹切口处悄然隆起一个硬结。起初只是轻微压痛,但此后每逢月经期,这个包块就像“苏醒”般剧烈胀痛,疼痛甚至蔓延至整个下腹和腰部,严重时需卧床服用止痛药。这不仅影响她的育儿生活,更让她对每月经期充满恐惧。
有类“流浪达人”
本应乖乖待在子宫,却总爱“离家出走”
有的跑到卵巢“安营扎寨”
有的在盆腔“占山为王”
它不仅每月准时“闹事”
还会用疼痛向主人宣告
“这片地儿,是我的了!”
它就是——子宫内膜
22岁的小美(化名)是一位新手妈妈,剖宫产术后半年,她发现下腹切口处悄然隆起一个硬结。起初只是轻微压痛,但此后每逢月经期,这个包块就像“苏醒”般剧烈胀痛,疼痛甚至蔓延至整个下腹和腰部,严重时需卧床服用止痛药。这不仅影响她的育儿生活,更让她对每月经期充满恐惧。
小美来到深圳恒生医院妇科就诊,经超声检查,被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小美听从妇科韩芳主任建议,接受了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术后次日疼痛明显缓解,三天后顺利出院,随访痛经未再复发。
剖宫产切口包块:警惕“迷路”的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病,但发生在剖宫产切口处的腹壁内异症却常被忽视。手术中,子宫内膜细胞可能随器械“意外播种”至腹壁切口,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疼痛性包块。
典型症状:
剖宫产术后数月~数年切口处出现逐渐增大的硬结;经期包块红肿、触痛,疼痛向腰骶或下肢放射,严重者可影响日常活动。1传统治疗困境:创伤大、易复发
过去,腹壁内异症主要依靠手术切除病灶。但传统开放手术面临两大难题:
病灶边界难界定:肉眼难以分辨微小浸润,易残留导致复发(文献报道复发率约10-20%);创伤与美观矛盾:为彻底切除需扩大切口,可能损伤腹直肌甚至腹膜,遗留明显疤痕。2精准微创治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精准破坏异位内膜组织。结合超声实时导航,实现了“看得清、打得准、创伤小”三重突破:
精确定位:高频超声多切面扫描,清晰显示病灶范围、深度及与周围血管/脏器的关系,绘制“三维作战地图”。精准消融: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针穿刺至病灶中心,通过温度反馈系统将局部加热至60-100℃,使异位内膜细胞凝固坏死,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快速恢复:仅留下1-2mm针眼,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3天出院恢复正常生活。哪些人群适合射频消融
01剖宫产/妇科手术后腹壁疼痛性包块;
02超声/MRI确诊为腹壁内异症,病灶直径≤5cm;
03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激素副作用;
04有生育需求或注重美观的年轻女性。
术后管理:防复发“三重奏”
01药物巩固:GnRH-a或地诺孕素短期应用,抑制残余病灶活性;
02动态监测:术后1、3、6个月超声复查,搭配疼痛评分量表评估;
03长期管理:建议母乳喂养、合理运动,降低内异症全身复发风险。
给剖宫产妈妈的重要提醒
若发现切口周围出现周期性疼痛的包块,请及时到妇科或超声介入科就诊!腹壁内异症如同“定时炸弹”,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病灶浸润加深、手术难度增加。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以“针尖上的艺术”,为年轻女性提供更微创、更精准的治疗选择。但需由经验丰富的超声介入团队操作,建议选择具备妇科介入超声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爱护120一点号